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此吸引年轻人的传统妖怪文化,藏着多少情感温度与想象力|此刻夜读

2022-06-13 13: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学报 · 此刻夜读

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中国游客在日本旅游时,常常发现对方的城市吉祥物设计十分有趣,它们往往取材于妖怪文化。2020年一个名为Amabie的小精灵走红网络,带着驱疫祈福的含义产生了许多二次创作的漫画作品与文创产品。

以Amabie为形象的漫画创作

左下图为日本最早的Amabie画像

在19世纪的日本民间故事中,Amabie为半人半鱼的海中妖怪,具有预言驱散瘟疫的功能。而再往前追溯,则是源自奈良时代传入日本的中国古籍《山海经》了,《山海经》中记载的氐人国启发了日本民间关于人鱼的种种传说,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氐人国的居民为人面鱼身,只有鳍没有脚,氐人国国民的形象传到日本后,成为人鱼最原始的样子。

正如日本妖怪研究学者水木茂称:“要考证日本的妖怪起源,我相信70%的原型来自中国,除此之外的 20%来自印度,剩下10%才是本土的妖怪。”你可能听说过海坊主,但未必知道他的原型是中国的海和尚,你可能听说过玉藻前,却不知道她可能受到了妲己的影响。

▲ 海和尚(中国妖怪)海坊主(日本演变后)

中国的妖怪文化历史悠久,有足够的考古证据表明,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对妖怪有了认知和创造。从先秦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将妖怪和妖怪故事记录在各种典籍里,此后历代产生了《白泽图》《山海经》《搜神记》《夷坚志》《子不语》《聊斋志异》等无数的经典作品,使得很多妖怪家喻户晓。

但是,长久以来中国妖怪的故事虽然丰富,但妖怪的图像留存较少,甚为可惜。出于这样的想法,作者张云创作了一本《讲了很久很久的中国妖怪故事》,精心选取了100个妖怪故事,加以润色加工,插画师喵九则依据原典描述继承宋代简约风俗画传统,以符合现代审美为这些妖怪画像。

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捉”出1080种妖怪,再精选100个妖怪故事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与“妖怪总是作恶”的印象相反,“几乎90%的中国妖怪都是与人为善的”,他们带着千百年来大众的想象和情感温度呈现出丰富的个性形象——体贴的鲛人、善良的提灯小童、好学的书神、可怜的瓦垄子等等。

相信这些故事,在唤醒我们童年时代听爷爷奶奶口述故事记忆的同时,更会重新思考妖怪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价值,或是像漫画师那样尝试创造新的妖怪形象与故事,让这些中国传统妖怪形象更丰富有趣地与现代生活结合在一起。

今天推荐的两篇故事妖怪主角分别是獭和鲛人,前者光看这个字或许并不能想起什么传说,但有个词语“獭祭”却是有些耳熟的,节气雨水三候中有“獭祭鱼”,日本清酒“獭祭”名也源自于相关民间故事。而鲛人形象如今出现在许多电视剧里,从《镜·双城》《斛珠夫人》到《与君初相识》《玉骨遥》,在古籍中鲛人与人鱼并不能画上等号,鲛人形象更为复杂,故事多为泣珠报恩、经营海市,《红楼梦》中湘云联诗时便联过一句“海市失鲛绡”。

出处: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八、晋代戴祚《甄异传》、南北朝刘敬叔《异苑》卷八

獭这种妖怪,最擅长变化为美丽的女子或者俊俏的男子与人交往。

晋代,河南有个人叫杨丑奴,他住在湖边,常常到湖边拔蒲草。有一天,天快黑了,他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子晃晃悠悠地划着一条装满莼菜的小船靠了过来。女子的穿着虽然不很光鲜亮丽,容貌却异常美丽。她说自己的家在湖的另一侧,天黑了一时回不了家,想在杨丑奴家里借住一宿。杨丑奴答应了,将她请到家里,做饭招待她。二人有说有笑,相处得很融洽。杨丑奴不小心摸到女子的手,发现她的手指非常短,根本不像是人的手。“这女子,肯定是个妖精吧!”杨丑奴怀疑起来。女子很快察觉了杨丑奴的心思,伤心地说:“我虽然是妖精,可也只不过想和你做个朋友罢了,并没有什么坏心思。”说完,她变成一只水獭,跳入水中不见了。

另一个故事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八年(公元 441 年),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有个叫道香的女子,送丈夫往北方去。送走丈夫后,道香独自回家,见天色晚了,就在一座庙里休息。

晚上,丈夫突然出现在她面前。道香觉得奇怪,就问丈夫:“你不是去北方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丈夫回答说:“我很挂念你,不想离开你身边,所以就回来了。”夫妻两人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当时有个海陵(属今江苏省泰州市)人叫王纂,擅长降妖除魔,他怀疑那个人不是道香的丈夫,而是妖怪变的,道香被妖怪迷住了双眼。所以,王纂来到道香的家中,开始念咒施法。果然,道香的丈夫露出原形,变成一只水獭跳到水巷里跑掉了。道香也恢复了意识。

▲ 清 张若蔼 画墨妙珠林(卯)册“雨水”

鲛人

出处: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南海鲛人》、清代沈起凤《谐铎》卷七《鲛奴》

据说中国的南海之中,生活着一种名为“鲛人”的妖怪,它们生活在水里面,长得像鱼,善于织布。它们流泪的时候,落下来的泪水会成为珍珠。

清代,有个叫景生的人,喜欢航海。有一天晚上,他发现有个人躺在沙滩上,碧眼蜷须,身体漆黑,如同鬼魅,就问对方的身份。这个人说:“我是鲛人,为水晶宫琼华三公主织造嫁衣,没想到失手弄坏了织布机上面的九龙双脊梭,被流放了。我现在流浪四方,无依无靠,你如果能收留我,你的恩情我定会没齿不忘!”

景生身边正好没有服侍的仆人,就收留了鲛人。这个人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平时也不说不笑,景生觉得它可怜,也不忍心使唤它。

有一天,景生去寺院游玩,看到一个老婆婆带着一个漂亮的女孩拜佛。那女孩有倾国倾城之貌,景生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四下打听,得知女孩姓陶,小名万珠, 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景生觉得对方是贫困之家,就上门提亲,并且允诺会给很多钱。老婆婆看到景生一副土豪模样,十分生气,说:“我女儿名叫万珠,如果想娶她,你就用一万颗珍珠做聘礼吧。”

景生哪里拿得出一万颗珍珠,只得垂头丧气地回来,想着一万颗珍珠,就是自己倾家荡产,也办不到。自此害了单相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满脑子都是万珠的身影,很快卧床不起。家人找了很多医生,医生都说:“一般的疑难杂症可以医治,相思病可没有治疗的良药呀。”时间长了,景生日渐憔悴,躺在床上,瘦骨嶙峋,奄奄一息,眼见就要活不成了。

一天,鲛人走进房间查看景生的病情。景生将那相思之苦一一道来,鲛人听了,扶床大哭,眼泪落在地上,化为珍珠,在地上跳跃,每一颗都硕大浑圆,发出璀璨光芒。景生看了,大喜过望,一骨碌爬起来:“我的病好了!”

鲛人很惊讶,景生将事情的原委告诉它,并求它再多哭几场,这样一来,就有足够的珍珠去迎娶万珠了。鲛人说:“寻常的哭,只能得到少量的珠子,为了主人你能够娶回意中人,你就稍等一下,让我尽情哭一场吧。”

▲ 电视剧《斛珠夫人》中的鲛人形象

按照鲛人的交代,景生第二天带着它登楼望海。鲛人一边喝酒,一边跳舞,看着大海,想起以前的生活,想起自己被流放无法回故乡,痛哭流涕,落下的珍珠不计其数。景生得到了足够的珍珠,就带着鲛人回来。

鲛人忽然指着东海笑着说:“你看,天边出现了红色的云霞,升起了十二座海市蜃楼,那一定是琼华三公主出嫁了。这样一来,我的流放期限已满,可以回家了!”说完,鲛人与景生告别,纵身一跃,跳入海中。景生站在岸边,望着海面,十分失落,很久才独自回家。

过了几天,景生带着一万颗珍珠来到老婆婆家,诚恳地提亲。老婆婆笑着说:“看来你对我的女儿是真心的,其实我并不是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你,只是想试探你一下。我又不是要卖女儿,要那么多珍珠干吗?”老婆婆把珍珠退给了景生,并把女儿许配给了他。

景生和万珠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久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梦鲛”,以此来纪念那个成全他们姻缘的鲛人。

选自

《讲了很久很久的中国妖怪故事》

张云 / 著

喵九 / 绘

记号Mark|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原标题:《如此吸引年轻人的传统妖怪文化,藏着多少情感温度与想象力|此刻夜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