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请给我一支铅笔

2022-06-14 13: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看展的 YOU成都

“给我一支铅笔。”

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在弥留时这样喃呢。

一支铅笔罢了,可以被折断,可以被丢弃。但是,这支不惹眼的铅笔落到另一群人手里,将会绘就现实世界外另一个超乎想象的世界。

这个世界或天马行空,或异彩斑斓,而这世界不是谁都能随意进入,需要一张特殊的入场券才能解锁进入,并穿过前方一条幽深幽深的时空隧道,最后坠入一场大型的眩晕,腾空,起飞,飞向一片无垠广袤的乐园。

如何能购得这张入场券?无需购买,只需一颗童心。

你可能都忘记了还曾拥有它,去成都博物馆《一支铅笔诞生的世界:动漫原画特展》,在来自中、美、日三国的248件动漫原画与珍稀赛璐璐作品里,或许,你能再次寻找到,感知到,你的那颗童心。

在这里,小都想带领大家通过回溯中、美、日三国动漫史影响至的几个重要或渐被遗忘的名字,浅浅窥视这场深受大朋友、小朋友喜爱的动漫原画特展。

01#

华特·迪士尼

近百年前,华特·迪士尼都想不到自己会创造一只享誉全球的老鼠。小时候,我们听过很多版本,比如:他在穷困的时候,家里来了只小老鼠便依照它为原型创作了“米老鼠”。

这是简化版本的故事。

·左为华特·迪士尼,右为乌布·伊沃克斯,图源/网络

华特·迪士尼从小喜欢绘画,成年后一直想进军动画行业。经过哥哥的引荐,他来到Pesmen-Rubin艺术工作室制作广告。

几次尝试进军动画行业均失败,他遇到了乌布·伊沃克斯Ubbe Iwerks,两人决定一起开创动画事业。

·米奇手稿,原画,1941年,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

乌布·伊沃克斯也是米老鼠最早的创作者之一,后来,跟迪士尼兄弟俩创立了迪士尼公司。

迪士尼做动画学员的时候,与乌布·伊沃克斯开办过几家公司都倒闭了。1922年,他们去到洛杉矶开始制作爱丽丝系列卡通The Alice Comedies,又制作出了“幸运兔子奥斯华”,后又被收购。

为了重新绘制一个替代“幸运兔子”的动画人物,迪士尼与乌布·伊沃克斯商议后,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搭档。乌布·伊沃克斯在原来兔子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米老鼠的形象雏形。

·《米老鼠与唐老鸭》手绘稿,原画,1941年,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

·《米老鼠与唐老鸭》手绘稿,原画,1941年,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

1928年,《威利号汽船》上映,它是第一部公映的有声动画片,上映就引起了轰动。可爱的形象,滑稽的动作,米老鼠受到美国人的喜爱。

华特·迪士尼的事业算步入正轨,陆续开始聘请动画师来进行基础的画面架构,核心创意、技术等依然交由重要的动画师来掌管。

·晚年的杨左匋,图源/网络

在这里不得不提另一个人,杨左匋。杨左匋,名杨锡冶,字左匋,是中国第一位动画专家。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费孝通暮年自述》里回忆说:“我还有一个杨左匋舅舅也留学美国,后来在好莱坞画动画,参与有名的动画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创作。”

·电影版《白雪公主》赛璐珞,1938年,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

1924年,杨左匋赴美留学,本打算待上两三年回国,却一去不返,他性格安静敏感,不喜欢张扬,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画风上。

1931年,他与美国第一位女动画师莉莲·费里德曼完成了《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在美国引起了行业内的瞩目,包括迪士尼公司。

于是,他受聘于迪士尼公司担任特效动画部第一任主管兼首席动画师,与意大利人乌戈·德奥西搭档,基本上掌管了20世纪30年代迪士尼动画效果。

·《门德尔松的春之歌》片段节选

他不光参与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还在《幻想曲》《小飞象》《小鹿斑比》等影片里担任动画设计。

迪士尼旷世巨制的《幻想曲》,灵感很大部分是来源于杨左匋的《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尤其是开篇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两个小节也都由杨左匋担任动画师。

·《幻想曲》

花儿飘然,坠落水面,泛起圈圈涟漪;花儿又生发出花蕊,花瓣旋转宛如裙裳;小精灵如蜻蜓,跃然枝头,手握魔法棒挥洒出满天的星子……

·《小鹿斑比》片段节选

包括《小鹿斑比》里的森林、草地的视觉……无论是落花流水,还是蜻蜓点水,这一系列场景经由杨左匋之手,都带着极强的中国水墨画浪漫写意的特点。

杨左匋的英文名为:Cyrus Young,缩写为:CY YOUNG,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总说找不到他名字的原因。不过,他的人生经历坎坷,毕生所作的手稿被不懂动画的房东扔掉了。

话说回来,《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后,迪士尼可以说开启了创作的黄金时代,陆续推出佳作,题材进行拓展突破了地域限制。

·《木偶奇遇记》手绘概念艺术制作,原画,1939年,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

·《小熊维尼》,赛璐璐,1955年,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

·《风中奇缘》,赛璐璐,1994年,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

米老鼠也经过近百年的演变,变成了现在圆鼓鼓的样子,甚至直接被提取作为时尚符号。而迪士尼旗下的电影发行品牌包含了:二十世纪电影公司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漫威影业等。

从动画、电影到乐园,华特·迪士尼一步步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版图,为全世界的大人、孩子们创造一个个奇幻的梦境。

02#

万氏兄弟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究竟是哪一部呢?

杨左匋赴美后,万氏其他三个兄弟在万籁鸣后一前一后来到了上海谋生。四兄弟齐聚,又都对绘画情有独钟,并学习过美术,于是,开了他们的动画探索之旅。

·万氏兄弟,图源/网络

在上海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最新鲜的事物,在看了美国进口的动画片后,四人受到极大震撼,便写信请教在上海的美国动画制作人。

无奈无果,他们便决定开始试制动画片。虽然学习绘画,他们却并不了解动画制作流程,一切全部从零开始。

没有经验,也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万氏兄弟制作动画的过程十分磕绊,最后他们的第一步动画《舒振东华文打字机》诞生,但是影像资料已经遗失。

万籁鸣评说这部作品,“极其拙劣,甚至可笑”。

·《铁扇公主》海报,图源/豆瓣

虽然这部片子不成熟,却引起了梅雪俦的注意,邀请其进入长城画片公司。梅雪俦曾留学美国,学习过正统的动画制作技术,这对万氏兄弟来说是无法拒绝的。

1926年,万氏兄弟和长城画片公司一起制作出《大闹画室》第一国产真人与动画结合的动画故事片。随后又相继制作出了《一封书信寄回来》《纸人捣乱记》。

抗日战争爆发,万超尘转移去了重庆,其他三兄弟继续在上海租界进行动画创作。1937年,《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上映了,观影后的万氏兄弟久久不能平复情绪。万籁鸣则在心里酝酿一部希望能与“白雪公主”媲美的宏大作品。

·《铁扇公主》动画截图

1941年,万氏兄弟在战火纷飞、技术窘迫的环境中研制出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故事取自于《西游记》中的《三借芭蕉扇》,为了对标美国的“白雪公主”,这部动画长片被叫做《铁扇公主》,而不是原本更贴合故事的《三借芭蕉扇》,或者《火焰山》。

两年后在日本上映,也影响了“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及一批日本动漫大师。

《铁扇公主》后,万氏兄弟本来打算推出另一部动画作品,剧本等都已经准备好了,因为战争动乱不得不延期,万氏兄弟或去往香港,或去往美国逃避战乱。这部酝酿于心的作品,就是《大闹天宫》。

1950年代,万氏兄弟先后归国加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这时候的中国动画片推陈出新,日渐注重将民族特色的元素融入进动画中,推出了充满了京剧色彩的《骄傲的将军》,人物妆面、服装设计,包括背景音乐都能展现出其考究。

·《骄傲的将军》海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1961年,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而辗转、延期几十年的中国动画的巅峰作《大闹天宫》诞生了。

·《大闹天宫》剧照,影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万氏兄弟、张光宇等人的绘制下,叛逆、无畏的美猴王破天而出,成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成为后世西游题材不断汲取的灵感源泉。

·《大闹天宫》剧照,影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大闹天宫》场景图,影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士尼艺术所做不到的,即是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叛逆的孙悟空。”

同年,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推出,展现的东方美学令人咋舌。

·《小蝌蚪找妈妈》剧照,影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直到1980年代,中国开始制作TV动画,《黑猫警长》《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记》《魔方大厦》《阿凡提》等经典动画一部接一部上映。

·《宝莲灯》背景画和赛璐璐,1995-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而万氏兄弟带来的影响至今未灭,抛开题材限制、人物设置、服化审美,孙悟空身上具有的“与天斗,与地斗”的不服输与叛逆,渗透进诸多国产动漫主角的血脉中

03#

手冢治虫

“拖稿王”手冢治虫,又称为“日本漫画之神”。原名手冢治的他,因为喜欢采集昆虫标本,看了《原色千种昆虫图谱》里有一种昆虫叫“治虫”,便给自己改了这样的笔名。

·手冢治虫,图源/网络

14岁看了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并深深着了魔,后来大学开始重拾漫画创作,并连载了四格漫画《小马的日记》。作为电影迷他在创作漫画时,创造性的采用了电影分镜、蒙太奇的方法。

后世的日漫也基本延续了这种创作思路。

·日本漫画之神与其创造的IP,图源/网络

1963年1月1日,其作品《铁臂阿童木》在电视上播出了,根据它的规模、体量,评论界普遍认为它标志着日本电视动画的诞生。

这部日本电视动画开山作,带动了日本动漫的兴起,也创造了全新的“有限动画”模式。

为了使得《铁臂阿童木》在电视上连载播出,在有限的人力和精力的情况下,手冢治虫采用了减少作画帧数的省力化模式,来确保完成连续每周需要完成30分钟一集的工作量。

·《阿童木》手绘彩稿原画,赛璐璐,1997年,手冢治虫绘

30分钟一集的动画片,总共需要2万张画面。那时候,手冢治虫成立的“虫制作公司”,20名职员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为了保障画面的流畅度、动感度,“完全动画”基本坚持一帧二十四张图片的标准,这种标准是以胶片电影的帧数为参考制定的。

而手冢治虫将其减量为一帧八张,通过故事情节、角色的心理刻画来一定程度弥补画面质量的缺失。

·《鲁邦三世》手稿彩绘原画,赛璐璐,1967-1971年,加藤一彦绘

·《明日之丈》手稿彩绘原画,赛璐璐,1968-1973年,高森朝雄原作,千叶弥彻绘

“就算画面不太动,只要故事精彩、有趣,孩子们还是愿意看的。”

故事情节大于画面的“动”,这种理念可以说,是日本动画创作的革新。

创作不再是模仿美国迪士尼那种写实的画面,必须追求画面的动效,而是故事、角色的深层开掘。手冢治虫,在之后的《怪医黑杰克》《火鸟》等作品都贯穿了该理念。

·《火鸟》,2018年,后浪出品的精装函套

同时,手冢治虫还建立了动画制作的银行机制BankSystem,又被称为“保存备用法”,也就是把使用过的画稿,进行分类、编号保存。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反复使用,比如:常用的动作、背景等。

高效、快速的制作模式,动画片的制作成本压得极低,动画质量也显得过于粗糙。

·《龙珠》手稿彩绘原画,赛璐璐,1986年,鸟山明绘

·《龙珠》手稿彩绘原画,赛璐珞,日本,45cm*45cm,1986年,鸟山明绘

这一点对追求“完美动画”的宫崎骏来说,是不可以被接受的。这一点对追求“完美动画”的宫崎骏来说,是不可以被接受的。在手冢治虫去世后,他也曾表示,不喜欢不动的动画。

·《龙珠》原作手稿,日本,45cm*45cm,1986年,鸟山明绘

·《龙珠》手稿彩绘原画,赛璐珞,日本,45cm*45cm,1986年,鸟山明绘

但是,随着《铁臂阿童木》收视率的成功,及风靡海外,手冢治虫开创的“有限动画”引起了争相模仿,也影响着日本动画、漫画的风格走向,在美国动画鼎盛时期,走出了一条属于日本动画的路。

·《海贼王》手稿彩绘原画,赛璐璐,1997年,尾田荣一郎

手冢治虫之所以被称为“神”,也在风格类型上进行了开拓,西游题材、少女恋爱题材……

漫画家鸟山明开始想模仿手冢治虫的一部西游题材漫画《我的孙悟空》,最后出于意料的创作出了《龙珠》。而作为《龙珠》的动漫王者接班人《航海王》(又译《海贼王》),起初也是尾田荣一郎想画出《龙珠》那样的漫画。

·《名侦探柯南》手稿彩绘原画,赛璐璐,1997年,青山刚昌绘

实际上,手冢治虫《我的孙悟空》在火焰山章节照搬了《铁扇公主》的剧情。

“在创作火焰山一章的时候,因为脑子里都是《铁扇公主》的情节,不知不觉就画了出来。”

一代接一代,一代影响一代,在日本动漫史上,着迷于万氏兄弟作品的手冢治虫始终是绕不过去的“神”。

论及动漫史上的经典动漫作品,难免绕不过去那些伟大的名字。

它们可能蜚声遐迩,像一枚枚璀璨闪耀的珍珠,使得这片狂暴又静谧的汪洋熠熠夺目;它们也可能泯然众人,沉于洋底,划过一丝丝涟漪,留下不多的蛛丝马迹等待后人来考。

展览资讯

编辑丨欢歌

未标注图源丨成都博物馆官方提供、欢歌

参考资料丨

周焱,《论手塚治虫有限动画的创新价值》

殷福军,《中国动画艺术史溯源:中国首位动画专家杨左匋生平及其创作考略》

原标题:《请给我一支铅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