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渝北家教讲师团支招⑨

2022-06-14 18: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讲师介绍

渝北区家庭教育流动学校讲师团成员祝小玲

小玲老师的故事分享

早上七点半,我习惯性地拎着包走出家门,正在这时,一个小女孩在楼梯间的飘窗上站着,一言不发,两眼注视着窗外。这不是楼上的那个小女孩吗?每天下午七八点钟,我经常会在电梯里遇到她,背着书包,满脸疲惫。出于职业特点,我总会习惯性地和她攀谈几句:“小妹妹,才回家啊?”小姑娘总是会用她那好听的声音说:“我去培训班上课去了。”

一大清早,孩子怎么会站在窗台上?顿时,我的脑海里冒出了各种词语:抑郁、跳楼、自杀.....我关切地问:“小朋友,怎么啦?干嘛在窗台上站着?”小女孩从窗台上跳下来,脚上穿着拖鞋。显然是刚从家里出来。“没,没什么!”说着,往楼下跑去。

我不放心,跑到楼上,敲开了他们家的门。开门的是小女孩的爸爸,我说:“你们家女儿怎么啦?一个人呆呆地站在窗台上?发生什么事了?好吓人!”他爸爸略带生气地说:“没事,她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要跳,就让她跳!”“天呀!怎么能这么说自己的孩子呢?好好跟孩子说话吧!”快上班了,我匆匆地下楼走了。一整天,我都在为这个孩子担心。

下午,当我下班走到车库电梯的时候,恰好女孩的妈妈下楼扔垃圾,于是,我主动找她妈妈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原来,孩子在附近的小学上六年级,昨天的日记作业没有完成,老师给家长反应了情况,家长严肃地批评孩子,孩子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家长赌气跑出门。爸爸妈妈平时和孩子的交流比较简单,这个六年级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开始慢慢封闭自己,不和家长交流,导致家里亲子关系日渐紧张。

和妈妈交流的时候,妈妈很困惑。自己家的女儿从小就乖巧懂事,学习主动性也很强,从不让人操心,怎么会出现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家长教育她,她居然也不听,反而和家长对着干,甚至上演早上“离家出走”的一幕。

作为青春期初期的孩子

他们不再是爸爸妈妈心中那个乖乖女

他们开始变得独立

有自己的思想

总想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控制

有的女孩还悄悄买口红、喷香水、试穿妈妈的高跟鞋

喜欢把心事锁在日记里

......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

01

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和孩子交朋友,把孩子当成大人,说话的时候要多用,你认为怎么样?你觉得呢?而不是,你必须如何,你一定要怎么样。和她聊聊自己青春期干的傻事,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孩子才能信任你,才能把心中的困惑说给你听。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甚至恶语相加,那样做的后果就是让孩子对家长越来越反感,越来越不信任,甚至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

02

学会理解和宽容孩子,孩子产生不良行为时,应在耐心批评教育后给予安慰,鼓励他振作起来改正错误,在他有好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孩子一次没有完成作业,一定是有原因的,耐心地听孩子解释,然后告诉她,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下一次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还是好孩子。

03

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允许并积极邀请他们参与家庭的管理。比如,让孩子利用周末尝试做家长,由他们安排各个成员的活动,这不仅展示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同时使他们做到了换位思考,加强了与父母的情感。

04

教育措施一致,家庭教育孩子切忌一个管、一个护;一个严、一个宽。那样会被孩子钻空子,使家长失去威信,以致根本无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意见统一,配合默契,有不同看法可过后再说。

05

满足归属需要,孩子需要被人们所接纳,归属他所在的社会、家庭、班级和同伴群。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参与日常议事、制订计划及集体活动等,使孩子充分感到自己是社会、家庭、群体中的一分子,并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从而严格要求自己,改正不良行为。

06

发挥表率作用,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好榜样,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任何人都是环境的产物,父母的潜移默化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

07

用书面沟通代替口头语交流,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开始封闭自己,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与父母的隔阂往往也是从这一阶段开始。我们都知道有时候书面语更利于人们之间的情感表达和沟通,有些口头表达说不出口的话,其实很容易在书信中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之间用书信交流的互动,我们会发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END

文章由渝北妇联整理编辑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标题:《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渝北家教讲师团支招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