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博士到“青椒”,聊聊“求诸自身”的问题

2022-06-16 11: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来源:SCI发表辅导,作者:科研人员忠实伙伴

这些年来,有一个特别感慨的点,那就是——人的每次身份转变,其实都是人生一个巨大的转折。

之前读书的时候的实验室很多同门师兄弟们纷纷投入青年教师的行列,俗称“青椒”。几年下来,有的人在“青椒”路上如鱼得水,已经进了副高甚至正高,转身变成老板,有的还在摸爬滚打,苦苦挣扎。大家偶尔闲聊纷纷感慨万千。当年博士都做得很不错,工作也很漂亮,为什么工作以后,差距会越来越大?

其实,影响青年教师成长进步的因素太多,非要归纳起来只能用“天时地利人和”这种古老的智慧一言以蔽之。但是这里,咱们只聊聊“求诸自身”的问题。

从博士到“青椒”,最大的转变在于身份的转变。由身份转变,带来一些列连带反应。这些连带反应往往让新入职的博士措手不及,心态和行为都调整不到位。

身份的转变,意味着很多事情你要开始亲历亲为

从博士到高校教师的身份转变确实会改变很多事情。哪怕学生和老师都是在做科研工作,但一个身份的差异,就会让事情变得有很大不同。

从入职高校的那天开始,你就不再是一个学生,而是高校的一名工作人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科研,而工作人员就要面临一大堆琐事和俗物,不像学生阶段,想要什么跟老板打个招呼就好。

作为一名老师,你首先面对的就是以前从没关注过的“柴米油盐”。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学校里的办事流程,学校的环境、院系机关的人,都需要自己去慢慢熟悉。

很多小伙伴说,学生阶段就帮老板处理过很多俗物,什么报账,请领,交材料。但是说实话,学生阶段做这些事情,对接的工作人员看的都是老板的面子,学生其实就是个跑腿的。但是工作人员不同,你处理所有的事情本质上都是你在和学校里相关工作人员打交道。

学生可以只关心学习,一切以学习为重,但工作之后就不同了。同时,亲历亲为意味着繁琐和细碎的杂事都需要占据自己的时间,这个时候很多一心想着在新的“青椒”岗位上大展宏图的小伙伴就不适应了。

所以,转变身份,首先你要意识到新的身份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这些事实既然无法改变,那就想办法尽快适应。

快速转变身份,要有一种“成人”心态

读完博士的小伙伴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此前的整个人生,基本都在读书当中度过了。而“书生气”,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批评,看事情简单,评价标准“一元”,不懂得变通,不懂得合作……绝大多数小伙伴,身份转变面临的最大关卡,就是如何快速褪去这种不够成熟的“书生气”。

褪去书生气的关键,其实就是“成人”心态。博士毕业往往也小三十岁了,但不得不说,绝大多数博士也许还不具备“成人”心态。一个成年人,自己要为自己的所做所说负责,甚至要为身边的人负责。

成人意味着责任,自己的责任,家庭的责任,身边人的责任。这些责任会自然而然约束自己谨言慎行,自然而然让自己考虑长远。

从成为青年教师的那一天起,未来几十年人生的路径基本就定下来了,所以应该仔细思考如何走好未来的职业道路。

那么,接下来说说如何走好“青椒”的路。

1. 尽早开始自己的职业规划

青年教师是一个特别需要也特别适合早做职业规划的群体。高校教师的工作相对非常稳定,因此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尽可能考虑长远,这种特点是很多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

所以,在成为青年教师的那一刻,你就要开始筹划自己的职业路径了。

而青椒的职业路径相对很单一,主要就是职称的晋升,从讲师到教授这座独木桥。这条路怎么走更顺更快,需要提前有所规划。

2. “量化”你的产出

高校里评价一个老师往往都是采用“量化”的方式。

你课上的怎么样很难说,但如果你有教改课题,讲课竞赛拿拿奖,那么在评价体系当中,你的上课水平就“很高”。

所以看出来了吧,课堂上你再幽默风趣,谈笑风生,深入浅出也比不上论文课题和竞赛得奖。所以,从功利的角度来说,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就是尽量去做可以“量化”的事情。

3. 快速转变科研心态

一定要转变科研的心态。读书期间,课题是老板给的,经费是老板拿的,自己只要一心一意做研究就好。但是当你成为了一名“青椒”,你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出文章,拿课题,拿经费。

没有这三者,青椒的路将寸步难行。这种转变特别像之前在父母羽翼庇护下成长,突然有一天父母放开手让自己单飞。那种无助感和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感觉确实会让人不适应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如果有前辈或者大佬能给自己一点提携自然会好很多。

4. 度过关键的起步阶段

“青椒”的职业起步相对比较困难。刚入校的青年教师往往科研启动比较慢。最基本的问题,就是青年教师可能没有属于自己的“科研资源”。这种科研资源不仅包括基金,学术人脉,还包括是否有足够的实验仪器,办公空间,学生资源等等。

一般青年教师刚入职,仪器设备是要“蹭”的(没有属于自己的仪器设备,用公用仪器设备往往需要排队),研究生是没有的(也没有导师资质),科研启动资金是“按阶段支付”的。这些因素导致青年教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科研正轨。

这里说一点不一定值得学习的方法,也许“水文章”有时候是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

之前我读书的时候就遇到一位老板,拿课题拿到手软,早已经过了追求文章数量的初级阶段。不过随着跟这位老板深入接触,我才知道他一路从青年教授走来也不容易。堪称一个逆风翻盘的典型。

他入职那年恰逢非典,做生物信息学的他被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了实验室,但是刚引进没多久,非典结束了,可以说相关的课题研究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

当时实验室的大老板方向和生信毫不沾边,也就没有什么工作让他做。他只好自己守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研究起了网上的公开数据库。

随后,写了两个数据分析类的网站发了几篇文章。这种文章其实技术难度不高,在很多同行眼里是“水文”无疑了,但是正是有了文章,才逐渐申请下来课题,然后一步步开展起了自己的研究工作。

所以,从某种角度看来,是“水文章”帮助了这位老板走好了开局的几步。

5. 学会多线程工作

青年教师不仅要兼顾科研和上课。还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备课,在教学上就要投入大量精力。如何协调好科研和教学是每个青年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

另外,如何协调好工作和家庭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大多数青年教师的收入不高,而博士毕业年纪也到了结婚生子的时候,所以家庭的问题确实也要提到关注列表当中。

虽然大学教师看起来是个相对清闲的工作,自由安排的时间很多。但事实上,想要快速做出“东西”,周末甚至节假日加班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青椒“卷”的越来越厉害,你不加班别人去加班,回头别人先发了文章申请了课题,晋升职称评硕导都先你一步,这也就导致大家不得不越来越“卷”。

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的收入相对而言不算很高,如果学校处于一线城市,那么收入覆盖生活成本都成了一件不算容易的事情。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青椒们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

6. 不得不说的“社会工程学”

高校虽说是象牙塔,但也不能免俗各种关系和圈子。想要走得快,那么必须快速融入进去。大牛、领导、同行、同事、学生都可能是你未来职业发展的助力和帮手。

最显然的例子,在各种评审时,如果大家认识你,熟悉你的工作,显然是会加分的。你看到各种评审,各种推荐的候选人,往往都和一些学术圈的大佬有千丝万缕的练习。所以,该“抱大腿”的时候别含糊。

同时,在学术圈里建立广泛的联系,或许就能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比如我就参与过几次饭局,聊着聊着某个大佬就看好了某个青椒的工作,定下了未来合作的框架。

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分享,侵权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