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扫黑除恶专项考试《反有组织犯罪法》喊你来答题!

2022-06-15 10: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反有组织犯罪法》共9章77条,包括总则、预防和治理、案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国际合作。《反有组织犯罪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法律,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标志性成果,是常态化扫黑除恶的法治保障。

这样一部扫黑除恶的法律利器,它有哪些重点?你get了吗?那么,跟随孝法君,来挑战一下吧!

1.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自()起正式施行。

A.2022年1月1日

B.2022年5月1日

C.2021年12月31日

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点击查看答案

2.有组织犯罪是指()。

A.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B.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

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

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有组织犯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3.恶势力组织是指()。

A.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犯罪组织: (一)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二)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三)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四)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B.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群众,扰乱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组织。

C.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组织。

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恶势力组织,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群众,扰乱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组织。

点击查看答案

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

A.义务

B.责任

C.权利

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义务。

点击查看答案

5.国家()单位和个人举报有组织犯罪。对举报有组织犯罪或者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

A.鼓励 表彰、奖励

B.鼓励 奖励

C.鼓励 表彰

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有组织犯罪。对举报有组织犯罪或者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点击查看答案

6.学校发现有组织犯罪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妨害校园及周边秩序的,有组织犯罪组织在学生中发展成员的,或者学生参加有组织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采取(),并向公安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

A.制止 防范措施 报告

B.教育 防范措施 报告

C.处理 防范措施 报备

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十一条规定:学校发现有组织犯罪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妨害校园及周边秩序的,有组织犯罪组织在学生中发展成员的,或者学生参加有组织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制止,采取防范措施,并向公安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7.对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被判处刑罚的人员,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报告个人财产及日常活动。报告期限不超过()。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对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被判处刑罚的人员,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报告个人财产及日常活动。报告期限不超过五年。

点击查看答案

8.软暴力是指()。

A.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形成非法影响,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

B.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形成非法影响,有组织地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

C.有组织地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

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形成非法影响,有组织地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可以认定为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

点击查看答案

9.(多选)依法查办有组织犯罪案件或者依照职责支持、协助查办有组织犯罪案件的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A.接到报案、控告、举报不受理,发现犯罪信息、线索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或者未经批准、授权擅自处置、不移送犯罪线索、涉案材料;

B.向违法犯罪人员通风报信,阻碍案件查处;

C.违背事实和法律处理案件;

D.违反规定查封、扣押、冻结、处置涉案财物;

E.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答案:ABCDE;《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依法查办有组织犯罪案件或者依照职责支持、协助查办有组织犯罪案件的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接到报案、控告、举报不受理,发现犯罪信息、线索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或者未经批准、授权擅自处置、不移送犯罪线索、涉案材料;(二)向违法犯罪人员通风报信,阻碍案件查处;(三)违背事实和法律处理案件;(四)违反规定查封、扣押、冻结、处置涉案财物;(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10.(多选)因举报、控告和制止有组织犯罪活动,在有组织犯罪案件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A.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B.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C.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

D.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E.变更被保护人员的身份,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单位;

F.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答案:ABCDEF;《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因举报、控告和制止有组织犯罪活动,在有组织犯罪案件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三)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五)变更被保护人员的身份,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单位;(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你通过挑战了吗?

让我们不断增强运用法律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和能力

依法严惩涉黑涉恶违法犯罪

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

实现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原标题:《扫黑除恶专项考试《反有组织犯罪法》喊你来答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