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于文人赏石:从一块石头,观照自然,体味生命

修远
2017-11-11 07:23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就赏石而言,在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几乎可以说是这一收藏领域的垄断群体。在中国人眼中,石头身上体现了自然的秩序,自然反映了天心,它讲求的是无为和顺应。

11月11日起,一个名为“石有隽言”的修远山房藏石展在上海安簃艺术空间对外展出,在收藏者看来,自然的秩序则是无拘无束,水到渠成,对石头的欣赏,就是以顺应为美,以无为为上,摆脱知识的束缚,拾趣于理性之外。中国人喜爱石头,不是寄情于一个外在的物,而是要通过一块石头,观照自然,体味生命。

赏石

以赏石为例,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是这一收藏领域的垄断群体。赏石行为在古代,属于精英的文化范畴,只有文人士大夫阶层,才会赏玩石头,才会把赏石艺术作为可讨论的话题,这种文化为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所专有,普通民众是不会介入这个话题的。并不像今天,是全民赏石的时代,换句话说,古代赏石的标准要符合精英文化的标准,要符合文人的审美趣味。拿色彩来说,在这个领域里,几乎全都是黑白灰三色,也就是色彩学里的消色,按照色彩学的理论,消色和任何色彩搭配在一起,都显得和谐协调。形状和纹理也是同样的道理,形状,以自然拙朴为上;纹理,则是以朴素无文为美。这些都是“前问题”,即话题开始之前就已解决,不须再谈,已成定论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赏石行为的“文人属性”更在于文人士大夫在各自的具体历史处境中借助赏石实践来平衡自身内部、调适个人与社会、乡野与庙堂的关系,他们或外放或内省,但也不乏过度迷恋赏石引发的焦虑以至失衡,此中复杂纠结的历史值得探究,归根到底,赏石从不单是个人审美而已,它凝结着一个社会普遍的态度与取向,处于一个时代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的共同作用之下。古代文人由于奇石收藏成癖而产生的道德焦虑,特别是在那些位高权重的士大夫那里,其收藏行为中大规模的采石、运输、造园必然引起一些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同好者固然知其所好乃至羡其所为,但落笔到那些关于石头的诗歌之中,道德的不安仍隐隐可见。因而,强调以道德感约束此类收藏活动,以“适意”处理人与石之间的关系成为大部分精英文人的共识。

蒹葭 青石

所谓“赏石观气”,乍一听很悬。气韵,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气韵通常是指文学或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或韵味,有时也指人的神采和风度,统称气韵。南朝大画家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居第一位的即是“气韵”。艺术作品神形兼备,即具“气韵”。它隐身于作品的背后,无法用感官感知,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灵魂性的东西。 对于一块所谓的好石头而言,我们希望它呈现出的气韵是,“生、拙、老、辣”。而与之相对的概念,则是“熟、巧、嫩、甜”。生熟相对。在传统艺术门类中,如绘画书法等,也都讲求生涩,避免烂熟。著名的禅宗大法师惟信禅师,有禅物三阶段之说: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即是熟外之生,熟后再生。 同样道理,拙巧相对,老嫰相对,辣甜相对。老子所谓大巧若拙,最高境界的巧,是不巧,也就是拙。我们中国人认为,拙的境界是一种天趣的境界,冲淡而自由。嫩是美,是漂亮,但在漂亮之外,还有更高的层次,老可以超越和克服它。傅青主提出:“宁拙勿巧,宁丑勿媚”,而对于甜,中国人则是最反对的,反对那种过于甜腻,媚俗的品味,追求在老辣中能见出的淳朴自然。

邀月 文石

重山 泰山石

鉴定的首要任务是区分真伪,辨别新老。然而,在古代赏石领域,真与伪,新与老,却有着更复杂的状况。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关于赏石的年代学问题,并非是去研究赏石的物理年代。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每一块石头,差不多都有亿万年的年纪,肯定都是“老”的。从这个角度去谈论问题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一块亿万年的石头,如果是昨天刚刚开采的,从收藏与赏玩的角度而言,也只是“新”的。我们谈论的鉴定与断代,是指赏石的人文年代,也就是赏石的开采、与收藏年代,由于人类的开采和收藏行为,在赏石上留下了许多特征,这种不同于地质地貌所赋予赏石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人文特征。根据赏石的人文特征,我们可以对赏石的人文年代进行推断。 其次,真与伪的概念。在赏石界,我们说一块石头是真的而不是假的,通常是指这块石头没有经过修治,纯由天然形成,所谓“石贵天然”;而当我们说一块石头是假的的时候,则是指这块石头是由人工雕琢打磨而成,不是纯由天然形成。但是,对于古代赏石而言,情况就要复杂的多,一块石头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动过手这个因素,并不能构成真伪的绝对判断。根据现有资料,自宋代以来,赏石大多经过人为修治,愈晚近修治程度愈严重。如果说宋代只是为了使赏石臻于完美才略加修治,明清两代则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修治方法和套路,而且对修治的痕迹也多不加掩饰,反观宋代的赏石则由于漫长的时间因素而将修治痕迹风化殆尽。因此,我们对于修治因素非但不可轻言否定,而且需要仔细甄别,将其作为断代的重要依据。

冶山 文石

一块石头,无论像山峰不像山峰,或者压根什么都不像,也须以其自身的大小,高低,长短,曲直,来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状,给人以虚实、隐显、聚散、起伏、纵横、顿挫等不同的内心感受与审美认知。从而引发情绪上的触动,最终达到心理上的审美愉悦。 在具体每块不同的石头中,线条、色彩、纹理及其自身空间存在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组合关系,此时石头的各部分、各素质之间的这种特定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那么它便主宰着这块石头的“作品属性”,并最终唤起面对这块石头时的受众的内心审美情感。 中国人对石头的欣赏,暗含着一种轻视人工秩序的哲学趣味和美学判断。在这种判断下,自然无为,是为高;人工机巧,则等而下之。这里的人工,不是指人为的去加工,而是指一种貌似人工的外在形态,太过酷肖的石头,则机巧太重,有违天心。在中国人眼中,石头身上体现了自然的秩序,自然反映了天心,它讲求的是无为和顺应。而人的秩序依赖知识与经验,对理性孜孜以求,自然的秩序则是无拘无束,水到渠成。对石头的欣赏,就是以顺应为美,以无为为上,摆脱知识的束缚,拾趣于理性之外。中国人喜爱石头,不是寄情于一个外在的物,而是要通过一块石头,观照自然,体味生命。

宕心 青州石

御如钩 太湖石

就太湖石而言,太湖石作为赏石,最为有名的文字记载的是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此外,这篇文献也同时反映出,早在唐代,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就已经开始搜集,收藏和鉴赏太湖石。而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便开始有人玩赏太湖石,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 太湖石属石灰岩类,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因产于苏州太湖地区而得名,是中国最早被发现的赏石之一。多见灰色,少见白色、黑色。一般而言,石灰岩容易受到外来力量的侵蚀,如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软松的石质容易风化,比较坚硬的地方保存下来,这样在漫长岁月里,太湖石逐步在大自然条件下精雕细琢,逐渐形成了曲折圆润的形态。中国碳酸盐岩分布区很广,在适宜的构造、岩石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均可寻找和开发得用类似苏州地区的太湖石。如北京房山,山东费县,广西柳州等。 唐代吴融的《太湖石歌》 中描述了太湖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到了明代,计成在《园治》中,已发出了:“自古至今,采之已久,今尚鲜矣”的感慨。 因此,为弥补天然原生太湖石的不足,自古以来,除开采天然形成的以外,也有匠人参与加工太湖石。据明代林有麟著《素园石谱》记载:“平江太湖工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于急水中舂撞之,久之如天成,或以熏烟,或染之色”。以此满足对太湖石的需求。

舞云 太湖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