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BEING回顾|舞动疗愈,让觉察和连接都成为当下的力量

2022-06-20 11: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云上交响」身体疗愈工作坊

舞动在你的身体里

每个人都能创造它

5月,碧云美术馆携手身身不息联合发起了“云上交响”身体疗愈工作坊。在4次系列课程中,我们和数百位参与者用身心的联结的方式消除屏幕两端的距离,用每周2小时的线上陪伴,以艺术和舞动的方式让参与者重新获取能量,通过身心连接来识别和确认真实的感受,释放情绪并为自己充电。

01 内容回顾

什么是创意舞动?

通过舞蹈、动作,来连接人类本能与深层意识的能量,不仅仅是以理性和目的为导向的动作,不是为了完成头脑的“该做什么”和“要做什么”的想法,通过身体游戏、即兴舞动等方式,去探索内在的自我,用微小的动作连成的状态、对动作的自我觉察,促成我们与自己连接的时刻,就是舞动的创意表达。

线 上 工 作 坊

“云上交响”身体疗愈工作坊由三个环节组成,参与者自我介绍,舞动导师带领身体舞动,调息、分享感受。开放性的主题和温柔缓慢的引导语,营造了课堂内轻松和开放的氛围,伴随着音乐疗愈师飞宇用手碟抚出的优美旋律,学员在家中跟随舞动,身心得到了舒展与放松。

每节课程都设置了不同的主题(第一节“边界”、第二节“回归”、第三节“塑造”、第四节“交响”),开放式主题的设定,鼓励参与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毫无束缚地打开身体,让舞动导师杨莹和参与者充分建立了信任和默契。每节课后,舞动导师杨莹会分享推荐乐单,以便参与者可以在家继续延续对身心觉察的舞动,希望参与者们可以在这段经历中获得对身心的新的关注与认识。

以上两组画面均来自第三回“塑造”主题工作坊

02 学员问答

“云上交响”身体疗愈工作坊学员

葛慧超

葛慧超

身身不息创始人

表演艺术制作人、策划人

在您看来什么是“艺术疗愈”?

身身不息在做的就是艺术疗愈吗?

艺术疗愈一般来说更偏向于视觉,但在一些语境下也可以包含所有艺术类型。身身不息在做的一些项目可以说是疗愈性艺术(therapeutic arts)。我们通常把带有一定疗愈效果的艺术形式称为疗愈性的艺术。身身不息去年在中国做了认知症的舞蹈疗愈项目,当时没有用舞蹈治疗“Dance Therapy”去描述,因为我们的方向不完全是学科的therapy,我们更多的是植根于包容性艺术这个系统,目的是让参与者和受众们体会到自我认同,艺术共情和身心疗愈的感受,我们比较多通过舞蹈、声音在physical(身体)的层面去做探索与实践,达到身心合一。

这次我们用了创意舞动的方式来做了“云上交响”身体疗愈工作坊,可以和我们介绍下什么是舞动治疗呢?

舞动治疗Dance Movement Therapy(DMT),全称是舞蹈/动作治疗,是以身心关系为核心,通过身体动作这种独一无二的载体,从身体感受和象征意义两方面表达内心,从而使人不仅可以对自己的意识过程做出全新的解读,更能在情绪、认知和身体感受三方面的体验上实现整合,从而改善心理问题。

舞动治疗的发展非常得益于玛丽安·雀丝, 玛丽·怀特豪斯等为代表的先驱在20世纪40-60年代通过和精神医疗界的合作开始将舞蹈引入西方医学, 并将舞蹈治疗作为一个学科在美国建立起来。1966年美国舞蹈治疗协会 (ADTA) 的成立标志着舞蹈治疗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的地位得以建立。

当然舞动治疗是不断在发展的,而身身不息所认知的舞蹈的疗愈性,不仅在舞蹈治疗的体系中,也在其他舞蹈形式中,比如接触即兴。所以学科内讨论,大家认知的常常就是Dance Movement Therapy;但是去探寻本质,舞动治疗的基石之一是心理学,而身身不息在尝试融合中国的道家生命系统。

如何成为一名专业的舞蹈/舞动治疗师?

如果你对舞蹈疗愈与治疗的未来抱有充足的热情,那我建议第一步是把我们的“身心”系统了解的更清晰。当你了解了我们的心念、我们的意识、我们的生命是怎么运作的,当你把这个非常大的基础性的体系工作做扎实后,有了很多亲身实践体悟之后,再去选择做舞蹈/舞动疗愈师,或者其他疗愈师,会更容易抵达疗愈的本质,而非陷入知识和技术里。所以首要还是要回归基础,认清方向。而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目前的学习体系、认证体系。

03 阅读推荐

《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

《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彼得·莱文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艾克哈特·托尔

当孩童仍是孩童

作品征集计划

持续中

征集通道:

长按识别进入征集界面

向上滑动阅览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8月

照片主题:记忆中的童年

关键词(仅供参考):六一儿童节、庆祝生日、与父母的一次出游、过年等······

内容:投稿者5-12岁期间所被拍摄的单人或多人照

张数:1-3张

照片规格:jpg格式、3M以上、300dpi

*特别提示:「作品描述」一栏中请写下上传照片的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当时的年龄,并留下照片背后的精彩故事。

征集福利:

1、由专业人员筛选照片,并由参展艺术家屏幕间团队制作成装置艺术作品,在“当孩童仍是孩童”展览中展出。

2、被选中的投稿者,我们将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并将有机会亲临开幕式现场,参加六一特别活动,领取限量版礼物一份。

3、有机会上镜哈哈炫动卫视

征集须知:

1、投稿者承诺投稿照片,须为本人照片,或本人创作并拥有完整著作权,不存在抄袭、拷贝、仿冒等问题。

2、投稿照片不得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有涉及肖像权、名誉权、著作权等纠纷引发的法律问题及责任,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担。由此而给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利益损害,上述各方有权向侵权者追偿。

3、投稿照片一旦投稿即视为授权,活动主办方、承办方拥有对所有参与活动的照片进行公开展示、官方宣传及第三方媒体报道和宣传的权利。

关于我们

BEING ART MUSEUM

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是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立项兴建的第一所集收藏、研究展览、审美教育、文化交流、公众服务于一体的公立美术馆。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碧云国际社区的黄金位置,总建筑面积约为5100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约1900平方米、三楼两个露台花园,并包含一个近400平方米的恒温恒湿地下作品仓储空间,致力于打造以「新海派」文化为核心的「新美术馆」空间。

艺术图书馆

BEING ART LIBRARY

由浦东图书馆与浦东碧云美术馆共同创立的浦东图书馆艺术分馆及当代艺术图书文献馆,汇集了双方精挑细选的专业艺术类书籍6000余册,其中包括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具有图书文献志趣的30位当代艺术家与艺术批评家捐赠个人的代表图书文献600余本,部分珍藏书籍目前市面上已很难见到,2020年10月18日起,该艺术图书馆免费对公众开放。

BEING 播客

BEING播客是由浦东碧云美术馆出品,携手知名艺评家、策展人沈奇岚博士和音乐媒体人顾超共同策划的文化类音频节目。以知识分享、智慧输出、精神愉悦为使命,希望带给听众艺术、文学、音乐等文化领域的共情与陪伴。

上海市浦东新区红枫路135号

No.135,Hongfeng Road,Shanghai

联系电话(Tel):021-58878879

咖啡服务(Coffee):COFFEE-C-U-B-E(1F)

周二至周日10:00-17:00

16:30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

Tuesday to Sunday10am-5pm

Last entry at 4:30pm

Closed on Monday

碧云 BAM

微信公众号

王白云

人工客服号

原标题:《BEING回顾|舞动疗愈,让觉察和连接都成为当下的力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