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灭绝”22年后,八只小蓝金刚鹦鹉重归野外

2022-06-23 10: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新闻记者 钱成熙

还记得《里约大冒险》里的鹦鹉“布鲁”吗?这只人工饲养的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俗称小蓝金刚鹦鹉)不远千里,前往巴西去和这个世界上该种群最后一只鹦鹉“珠儿”相亲的故事,打动了观众的心。许多人不禁问,这种鹦鹉真的快要灭绝了吗?答案令人遗憾:是的。

《里约大冒险》剧照

现实世界中,这种美丽而小巧的生灵长期面临灭绝危机。从2000年起,人们就再也没有在野外见到过这种鹦鹉。2018年,由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首席科学家斯图尔特· 布查特(Stuart Butchart)领导的一项对51种极度濒危的鸟类的研究表明,有三种鸟类被归为“灭绝”,其中就包括小蓝金刚鹦鹉。该研究建议将其列为野外灭绝物种,当时,世界上仅存约60-80只圈养小蓝金刚鹦鹉。

为了挽救它们,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开始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圈养小蓝金刚鹦鹉收集起来,并尝试人工繁育扩大“小蓝”的种群,野化它们,最终让它们重回自然。

多年努力终于见到了效果。就在6月11日这天,八只小蓝金刚鹦鹉在巴西库拉萨被软放归,另外12只个体正准备于2022年12月放归。而这只是在未来20年内圈养繁殖和放归的第一波行动。

放归小蓝,人类在行动

美丽生灵,怀璧其罪

小蓝金刚鹦鹉学名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这个名字来自德国生物学家约翰·冯·斯皮克斯。最初,德国博物学家乔治·马克格雷夫于1638年在如今巴西的伯南布哥州发现了小蓝金刚鹦鹉。1819年,约翰·冯·斯皮克斯详细考察了该地区,此行中他打下了一只小蓝鹦鹉,并制作了第一个标本。

虽然不是绚丽多彩的鹦鹉,但小蓝金刚鹦鹉一直是备受青睐的宠物鹦鹉。它们有细长的深蓝色尾巴,比它们的身体还长,有明亮的深蓝色翅膀和上半身、碧蓝的下半身、浅灰蓝色的头和脖子,以及黑色的弯喙。正是因为浑身蓝色,它才被昵称为“小蓝”。

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外形十分美丽

它一直是一种珍贵的小鸟。1824年,在一篇报告中,斯皮克斯就已经提到,与他在该地区看到的其他鹦鹉物种相比,该物种是“非常罕见的”。有人认为,它的稀有源于它有限的分布范围。它的分布区域在巴西圣法兰西斯科河流域中被称为卡廷加(caatinga)的区域,这是片干燥的热带灌木丛和荆棘林,只占巴西约10%的土地。

“大约三百年前,此地开始发展农业,牲畜数量大量增加。”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保护和野放项目的实地项目协调员克伦威尔·帕斯特(Cromwell Purchase)说,“山羊和绵羊是那里的主要牲畜,山羊什么都吃,这给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的栖息地造成了重大问题,因为它们十分挑剔。”

干旱的卡廷加地区

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巴西更是大规模砍伐森林、建造水坝,对栖息地的破坏更加严重。卡廷加有一种树,名叫金风铃树(Caraiba),这是一种季节性落叶树,对小蓝金刚鹦鹉至关重要,它们在其中筑巢,也依靠它的种子生存。然而,这种树生长非常缓慢,大多数树龄在200-300年。由于山羊的破坏和人类的开荒,在过去的50年中,金风铃树的数量没有任何增加。

除此之外,小蓝金刚鹦鹉最重要的敌人,是非法的野生动物贸易。它们漂亮可爱的外表,使人们热衷于饲养它作为宠物,价格也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捕捉为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由于野生个体在受到刺激后很容易死亡,运输途中不精细的饲养,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根据IUCN红色名录引用的数据显示,捕捉个体中有90%会死去。也就是说饲养一只野生个体,背后就有九具它们同类的尸体。

美丽是它们的“原罪”

1967年,巴西政府规定诱捕或圈养小蓝金刚鹦鹉为非法,但这依然没有阻止它们数量的急剧减少。1986年,整个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的野生种群只剩下三只鸟,不久后偷猎者又捕获了其中两只。到了1990年,只有一只野生老龄雄鸟存活于野外。2000年,它的死去意味着整个斯皮克斯金刚鹦鹉野生种群的灭绝。只是由于难以彻底调查其栖息地,IUCN红色名录并未宣告其野外灭绝(EW)。

2016年,有一只小蓝金刚鹦鹉在巴西巴伊亚州的库拉萨被拍到,那里是小蓝的传统栖息地。大家欢呼雀跃“小蓝又回来了”,但自那之后,它没再出现过,这应该是一只逃亡的圈养鸟。

一切为了放归

十年前,“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行动”成立,目的是增加该物种的圈养数量并恢复其自然栖息地,最终促进其在野外的重新引入。位于柏林的珍稀鹦鹉抚育机构(ACTP)负责繁育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圈养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它们占全球圈养斯皮克斯金刚鹦鹉数量的89%。

要繁育圈养种群,科学家们要面对两大敌人:疾病和近亲繁殖。

由于圈养动物都生活在一起,很容易传染疾病。斯皮克斯小蓝鹦鹉之间,便流行着一种致命的病毒,这种病毒在1978年首次被确认,被称为金刚鹦鹉消瘦综合症。鹦鹉可能在出生时就携带着这种病毒,会感染胃肠道神经,使感染者渐渐消瘦,最终死于饥饿。

幸运的是,科学家发现了携带这种病毒的DNA。所有小蓝都接受了测试,从中分离出了拥有该基因的鹦鹉。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个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繁育的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从2000年的55只,增加到了2020年的261只健康鹦鹉。

科学家在研究小蓝

但对于繁育来说,这些数量依然太少,尤其是小蓝金刚鹦鹉是一夫一妻制,更容易产生基因退化。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ACTP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成功引入人工授精技术。这项技术让之前没有成功繁殖的雄鸟获得了额外的机会,有助于增加下一代鸟儿的遗传多样性。甚至在雌雄比例不均衡的种群中,让一些雌鸟通过基因配对生产出受精的蛋。

最后,为了确保这些鹦鹉有家能回,2018年,时任巴西总统米歇尔·特梅尔签署了一项法令,在巴伊亚州华泽罗和库拉萨市范围内建立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保护区和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环境保护区,面积约有12平方公顷,耗费140万美元。软放归的年轻鹦鹉们,就将在这里学习在野外生活:哪里是觅食和找水的最佳地点、怎么呼朋唤友,以及最重要的——如何躲避捕猎者。

小蓝雏鸟

2020年3月,52只小蓝从柏林抵达巴西。在那之前,它们已经在群居的笼子里居住了几个月,以练习飞行,以及社交。它们都经过精挑细选,飞行能力、社交能力、身体素质都是最棒的,而且,它们也都更会识别捕猎者。

科学家还捕捉了八只野生蓝翅金刚鹦鹉,以帮助小蓝复归自然。这是一种目前仍广泛分布在该地区的小型金刚鹦鹉,与小蓝习性相似。它们也与这八只小蓝金刚鹦鹉一同生活,充当着“老师”的角色。科学家期待,在放归之后,它们依然能与小蓝们组队,继续教导。

对于野化而言,八只鹦鹉太少了。对此,帕斯特解释道,其他所有的野生动物放归项目中,都有放归动物的野生种群整合,但小蓝没有,“选择八只,是因为好统计,也因为万一失败了,损失不会太大”。

软放归的鹦鹉们的鸟舍

放归的八只鹦鹉中有五只雌性和三只雄性,都戴有脚环,科学家将通过无线电发射器跟踪它们至少三个月,观察它们每天去哪里、吃什么。由于是软放归,鸟儿们可以随时回到鸟舍中去。晚上,笼门将关闭,以保护在笼中过夜的鹦鹉。鸟舍外还有喂食处,“旱季即将到来,食物将会匮乏。这些喂食处可以在鸟儿还没学会找食物前,确保自己不被饿死”,帕斯特说。

人工喂食将持续一年,这样可以让小蓝金刚鹦鹉经常回到鸟舍,并停留在该区域,而不是越飞越远。科学家希望鸟儿可以留在这片保护区,建立领地,生儿育女。

鹦鹉们在鸟舍中

在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在巴西生活的两年里,又有三只小鹦鹉出生,使得目前在巴西的小蓝数量增加到55只。它们中的一部分将继续被圈养在巴西,以保证种群的存活,以及弥补放飞鹦鹉中可能产生的损失。

如果小蓝真的能从此回归野外,那将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因为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已经野外灭绝的鹦鹉被重新放归过,也许,小蓝将成为第一个。愿它们永远翱翔在家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