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凡不能打倒我的,可使我更强大”丨如何获得压力后成长

2022-07-04 07: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凡不能打倒我的,可使我更强大”

——破茧成蝶,压力后成长!

如果你遭遇困境,你会出现较多负性体验,甚至会发现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各方面出现挑战。

随着时间推移,压力和困难会催化事情发生变化。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处理心理压力,这个治愈之旅对于有的人来说不仅仅是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在某个时候,部分人可能会发现一些更为积极的变化,在未来的关系相处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在世界观或其他个人领域也可能会有更为良好的适应。这被称为压力后成长(也被称为应激相关成长或创伤后成长)。

压力后成长

压力后成长并非新鲜的概念,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适应能力,这是人从困难中学习的自然能力的一部分;从古至今,宗教典籍、诗歌、戏剧、各类艺术作品中莫不反复描述着困境所具有的潜在的转变性的力量。理解以及发现人类的困境背后的意义甚至就是哲学思考的中心主题之一。

心理学家在1995年正式提出了压力后成长的概念;被视为某种形式的“积极心理学”;或称之为“积极分裂/良性解体”,个体从导致自己不良适应的那部分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好的自我。压力和成长并存,令人鼓舞的是,虽然压力后成长并非困境带来的必然结果,压力事件过后报告积极改变者远多于出现明显精神/心理问题的人数。

总体来说,压力后成长的迹象包括精神心理、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向的改变,如:

压力后成长

1.更好地欣赏生活

2.更好的人际关系

3.新的可能性,如新的兴趣,新的人生道路,积极主动的其他改变

4.自我成长,相信自己可以处理困难的事情,获得新的应对方式

5.生活哲学的改变,对信仰有更深的理解

脑影像学的研究也发现,压力后成长的人其大脑也发生了积极的适应性改变。如果用创伤后成长指数来衡量,那么该指数与前额叶背侧区域的改变有显著的正相关,大脑的这种变化有助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康复。

如何获得压力后成长呢?

压力后成长的发生,与个人的复原力有关。而复原力基于生物学、神经心理和社会环境中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如,个体内在精神本身的力量(如信念、情绪调控、应对技能)以及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都会促进压力后成长。研究发现,更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带来积极的神经生理的适应过程,如:缓和精神压力带来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发生的病理过程。

接纳式应对(acceptance coping)是能够促进压力后成长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应对压力时,平静地接受已经发生的压力性事件,积极调整并接受不能改变的部分;虽然愤怒和不满等情绪是可理解并需要正视的,一味的否认和愤怒则于个体不利。

对于个人来说,首先需要知道压力带来的影响是复杂的,包括大脑和身体,包括情绪和行为等等多个方面。愿意承认自己确实遭遇着较大的压力,知道自己有选择权和处置权;知道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获得创伤后成长的最大因素之一在于能够处理和压力事件有关的负性情绪和想法。负性的想法会使得你怨天尤人甚至责怪自己,对人生和世界永远带着灰色的信念,从而一蹶不振。困境并非“咎由自取”,不是个人的错误。深陷困境,每个人都不必独自经历这些,你可以寻求亲友的支持和帮助,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危机中善求社会支持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技能,近期一项关于应对新冠疫情的调查发现:社会支持、个性特质和应对策略与创伤后成长有正向的关联。

但是改变负性的情绪和想法需要一些时间,所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没有所谓的处理压力的“正确”时间表。秉持积极的信念,“心有所依,未来可期”。

压力后成长,就如哲学家所说:“凡不能打倒我的,可使我更强大”。虽然到目前为止,压力后成长仍较难客观地数量化地进行研究;但对助人者来说,压力后成长切实发生,是他们采取行动帮助其他人的一大动力。

压力后成长自测

压力后成长自测(共21条目,对每一项目可给予0-5的六级评分;总分0-105分,分值越高预示压力后成长越多)

1、我的生命目标有了转变。

2、我更加能够珍惜生命的价值。

3、我发展出新的爱好。

4、我拥有了更多的自信。

5、我对于精神层面的事物有了更好的理解。

6、我知道当我有困难时,我可以更多地依靠他人。

7、我为自己的人生之路确立了新的方向。

8、我觉得与别人更亲近了。

9、我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了。

10、我知道我现在能够把问题处理得更好。

11、我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12、我更加能够接受事物的最终结果。

13、我能够更加珍惜每一天。

14、我有了一些新的机遇,这些机遇是以前不可能有的。

15、我对人们有更多的关爱。

16、我尝试与他人发展出更好的关系。

17、我会更努力地去改变那些需要改变的事物。

18、我更加信神或者信佛。

19、我发现我比过去自己所认为的要更加坚强。

20、我强烈地意识到,人是那么的美好。

21、我比以前更能接受,自己也是需要他人的。

参考文献:

Nakagawa S, Sugiura M, Sekiguchi A, et al: Effect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on 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after a disaster. Sci Rep 2016;6:34364–34364

Chu-Si Xie,Yunwan Kim. Post-Traumatic Growth during COVID-19: The Ro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Personality, and Coping Strategies. Healthcare 2022, 10, 224

Koloroutis M, Pole M. Trauma-informed leadership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Nurs Manage. 2021 Dec 1;52(12):28-34.

Peters J, Bellet BW, Jones PJ, Wu GWY, Wang L, McNally RJ. Posttraumatic stress or posttraumatic growth? Using network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ping styles and trauma outcomes. J Anxiety Disord. 2021 Mar;78:102359.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