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和贾布看展丨“展览,是世界给我的春药”——关于看展方法论

贾布
2017-11-23 08:20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艺术展览越来越多,怎么选择?怎么看?怎么评?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推出的系列评展专栏,力求以独立态度多角度深层次看展评展。“和贾布看展”专栏由策展人与特展研究者贾布主持。

上个周末,我接连受邀参加了两次与看展览相关的分享活动,一次是在一家金融机构的读书会,和看展爱好者聊聊“怎么看展览”。另一次是讲座+直播活动,主题是“看展是门技术活”。我高兴地发现,在这两场活动中收集到的看展困惑,和我自己遇到的困惑几乎一模一样,这真叫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

我以看展览为业,不只是看,还找相关专家一起直播看展,看完还要撰写展评,在分析和研究这些具体的展览案例之余,我也一直在试图总结分析看展的方法论。以下就结合这两场活动中大家关心的问题,分享一些自己的看展心得。

先框个范围,现在展览的类型分很多种,我大概将之分为6类:艺术相关、历史文化相关、电影相关、音乐娱乐相关、时尚相关,和动漫卡通相关。后面4类比较娱乐化,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观众有问题的,基本都是围绕艺术相关和历史文化相关这两类知识性比较强的展览。

1、如何跨越“看不懂”的困扰?

2、看展之前要做什么准备?

3、看展时选哪种导览比较好?

4、如何增加看展的收获感?

5、欣赏艺术作品要放空自我吗?

6、当代艺术真的看不懂,怎么办?

7、如何事先判断展览值不值得看?

8、如何控制看展的节奏?

1、如何跨越“看不懂”的困扰?

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作品,很难说清楚,你是否“看懂”了这件作品。

问:看不懂,怎么破?

答:围绕展览,超过是80%的问题都与“看不懂!”相关。那我们先来说说:1,为什么我们会纠结“懂”的问题?2,什么是“懂”?

为什么会纠结“懂”?在我们所做的“观众行为与态度研究”中有一个很明确的结论:求知是看展观众的一个非常明确的诉求。这很容易理解,对比一下其它的文娱活动,比如电影、戏剧、音乐会等,很少有观众是为了学习目的而走进电影院或剧场的。哪怕是一场古典音乐会,那些缺少相关音乐修养的观众一般也会说“我欣赏不来”,却很少会说“我听不懂”。

所以,“懂”和知识量、信息量,以及承载在知识与信息之上的理解力、感知力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没有适当的讲解和引导,“看不懂”就是一个必然现象。

那么,怎么才算懂呢?或者说,什么是“懂”?2011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多懂算懂》,我在此直接引用其中的观点:

“懂”的问题绝对复杂,它并不是一个在“懂”和“不懂”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题。如果非要给“懂”分出层级的话,我估计得是,一千层。好在这个千层饼上任何一个层面上的人都会谦虚地承认一点:“懂”是个无底洞,无论你如何穷经皓首也不可能达其根源。

懂不懂看是在哪个层面、哪个角度上讨论。对同一件事情,在某种状况中我懂了,可是换个角度我又不懂了。一个人认为自己懂了,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你还是根本不懂,这种状况经常发生。

所以,我们会纠结“懂”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在看展时怀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求知欲。“懂”的问题肯定存在,而且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不懂”。既然如此,那你也不用在上面纠结,不要因为“不懂”就把自己关在门外。

2、看展之前要做什么准备?

“和贾布看展”直播现场

问:我在去看展览之前总会看一些资料,但到了展览现场,就总是觉得准备不足。有哪些方式可以让我准备的更充分?

答:准备充分这件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如果你到了展览现场觉得自己啥都知道,那你就不需要看展览了。我自己的经验,有时展的东西可能恰好还是我自认为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的领域,到了现场,还是会觉得“准备不足”。

看展的准备,除了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之外,事先了解这个展览具体展些什么东西比较重要。通过展览主办方的公众号可以对内容了解更多,一些音频导览的APP也提供离线音频导览,不用现场扫码也可以提前听,这是一个挺好的“预习”方法。

在展览这个垂直领域做直播是最近新出现的,看直播或者回放是也是一个好方法。做展览直播的人不少,入我眼的,只有我自己。“和贾布看展”的做法是:

每个星期四下午3点在“在艺”直播一个展览,现场除了我,还会邀请一位在内容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为嘉宾,以及公开招募的普通观众,一起看展。

主办方会在直播开始之前介绍展览情况,但不参与直播过程。同时,为确保“想说啥就说啥”的权力,我的团队和我邀请的专业嘉宾的票是我买的,现场观众的票是观众自己买的,总之就是没有福利,不拿主办方一针一线(必须承认,有时候信号不好迫不得已要蹭人家内部wifi)。

直播之后,我会写展评,次周的周三发布。展评肯定不是直播的文字记录版本,写作是我的思考工具,直播现场没反应过来的东西,会在写展评的过程中慢慢琢磨出来。

“和贾布看展”的直播更偏向展览内容介绍的本身,而展评是更专业、更深入的分析。

3、看展时选哪种导览比较好?

“传播教育”金字塔

问:现在展览会提供多种导览,我经常拿不定主意,哪一种方式最能帮助我理解展览的内容?

答:在做展览研究时,我把这些都归为展览的传播教育系统,这个金字塔结构的图表能很清晰的说明不同方式所提供的信息密度。

我个人会优先选择人工导览,哪怕多花点钱,这是值得的。活人和活人之间的互动不可替代,你可以提问,可以参与控制节奏。

找不到活人的时候,机器语音导览我也会用,但用户体验总是不大好。一段导览语音通常是2-3分钟,新闻联播腔。不知何故,站在作品听语音导览的过程很容易让我产生烦燥不安和疲惫感。

现在有一些展览里会有录像间,播放与展览内容相关的背景故事。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强烈建议大家看完这个录像。我自己的做法是,先看展,再看录像,然后再二刷展览,这个过程中就会不断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对展览内容的理解会完全上一个台阶。

4、如何增加看展的收获感?

上海博物馆“大英百物展”海报

问:我前一段去看了那个“大英百物展”,但是觉得收获不是特别大,好象也没学到什么东西,感觉就是去凑了个热闹。

答:我们先来想一下:到底什么是展览?

我认为,展览就是的一堆碎片,被整理在一起,这串碎片试图给你讲故事。而真正的故事在碎片的背后、在碎片和碎片之间,全靠你脑补。

“大英百物展”是个非常极端的例子:100件展品,代表200万年的人类发展史。老天,那是得多么高度抽象的“被代表”呀!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怎么可能通过100个碎片去还原出人类的发展历程?

之所以说“大英百物展”极端,是因为绝少展览会有如此宏大的叙事野心。一般的展览会盯着更为聚焦的话题来展开,比如不久前同样在上海博物馆的“茜茜公主与匈牙利”,议题就具体多了。

我个人喜欢“茜茜公主”远远超过“大英百物展”。“大英百物展”的诉求是撸大面儿,家底殷实啥都有,蜻蜓点水,不痛不痒。而“茜茜公主”则是非常具体地打开了我“已知”和“未知”之间的那扇窗。看完展之后,我好几天一直在看奥匈帝国、哈布茨堡王朝乃至巴尔干半岛的历史。

这就是展览于我而言的价值,它是世界给我的春药,激发着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我持续处在想要求取新知的美好状态里。

然后再来说说“收获”的问题。你的收获和你的储备相关,也和你的期待相关。知识储备决定了你的信息接收能力,知识量越丰富的人,就更容易触类旁通,就能更快地把新知识和信息消化整合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但知识储备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如果不能快速升级储备,那就可以通过调整期待来改变观展感受。看一个展览,2个小时,不要期待太多。把关注点从“没看明白什么”转移到“看明白了什么”,从捕捉负面信息变成捕捉正面信息,你也许会发现,你的收获,可不象你以为的那么少。

5、欣赏艺术作品要放空自我吗?

很多时候放空不解决问题

问:在看艺术展的时候一直有个困扰,是应该做很多知识准备工作之后再去看呢,还是说可以抛开书本,凭借直觉去感受艺术的魅力?

答:毕加索有一句传播很广的名言:“你为什么一定要弄懂我的艺术,你为什么不试着去听懂鸟儿的歌唱?”

这是毕加索说过的最扯淡、最害人的歪理邪说之一(这个人一辈子说了很多不负责任、不过脑子的话,还偏偏一直被后人当至理成名言引用)。

欣赏艺术怎么可能和欣赏自然相提并论?欣赏鸟儿的歌唱、欣赏花朵的绽放、欣赏碧海蓝天,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无需训练,发自本能。而欣赏艺术之美的能力,则一定与你拥有的审美经验、经历的审美训练密切相关。你对艺术的理解力、感知力,与你的知识储备密切相关。

很明显,印象派之前的西方艺术主要还是追求“美”与“像”,所以人们在面对这些艺术作品时就不太会有“看不懂”、“欣赏不来”的问题。但印象派之后这一百多年的现当代西方艺术乃至世界艺术,不再是以模仿自然之美为追求,它的审美门槛就明显地提高了。尤其当代艺术,它是建构在一整套真真假假的理论系统之上的,你靠放空来看展览,基本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那么,所谓“放空”这种方法,在欣赏艺术时是否存在?

我认为,存在。

放空是什么?是交给直觉、交给本能。当你的积累够多,内心拥有了能够和艺术作品平等交流的接受能力和感受能力时,你就拥有了放空的权力,感受的自由。

6、当代艺术真的看不懂,怎么办?

今年的卡塞尔文献展,当代艺术很多时候就是猜谜游戏

问:在看当代艺术展览的时候,我经常觉得找不到自己和作品之间的连接,整个展览上我都找不到连接!

答:能用到“连接”这个词,说明你看展览的级别已经很高级了。我自己在看当代艺术展时,大部分的时候也是找不到连接的,偶尔有一两个,我就特别开心,像捡到宝一样。

想要看明白当代艺术,当然不是件容易事。像前面讲到的,当代艺术是建构在一套理论系统之上的,所以有时候当代艺术作品是被计算和推导出来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形式和它背后要说的东西通常都不一样,你得知道它背后的算法是什么,就像一个猜谜游戏。

除了当代艺术本身的特点之外,作为观众,我们还面对着两个困境。第一,必须承认,艺术是有光环的,社会赋予它的光环,根深蒂固。因为这种光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就很容易被我们崇高化、完美化,艺术家也很喜欢讲一些你不太听得懂的东西来给光环加持。

第二,当代艺术的创作者都是当下的活人,创造力和创造量简直无限。你想像一下网络小说,每天几十万字的网络小说,最后能留下几部作品、几个作家。如果网络小说的现状不困扰你的话,那你就类比一下好了。

所以,不用太苛责自己,找不到连接,换个角度再找找,还找不到,就算了。也许不是你对艺术的理解力有问题,而是作品本身有问题。作品背后的艺术家也不比你更聪明、更深刻,给他时间成长吧。

7、如何事先判断展览值不值得看?

“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海报

问:现在展览实在太多了,作为普通观众,我怎么能够通过展览预告判断这个展览是不是值得看?

答:展览的类型不一样,判断的依据也会不一样。

如果是历史文化和艺术类的展览,一般都会涉及高价值的、稀有的展品,所以展品的来源和在本地的展览场所所就特别重要。

作品来源,最可靠是的国立博物馆,第二可靠的是基金会,最后是私人藏家。

举办场地,国立博物馆、美术馆依拖强大的政策资源和馆藏资源,最有能力拿到优质展览,而且还经常免费对公众开放。此外,现在上海拥有非常高质量的民营博物馆群,从过去做的展览来看,它们品控基本都做的比较好。

历史文化和艺术类的展览出现在商业空间里的机率并不高,曾经在K11举办的“莫奈特展”是一个特例。

以上说的这些都是展览开幕之前的判断,如果展览开幕,就容易了,像豆瓣、在艺、iMuseum,以及相关售票平台上都会有来自观众的评价。

8、如何控制看展的节奏?

我标记的大英博物馆地图

问:时间老是把握不好,经常展览才看一半,人家关门了。

答:这是在看展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急着一头扎进展厅,先拿张展厅布局图,花几分钟,搞清展览的规模和地形,预估“工作量”,决定自己想看什么、最想看什么、可看可不看的是什么。随身带笔,把重点圈出来,否则你转头就会忘记。

这步工作,除了让你更有效的安排看展节奏,还有一个功能,是情绪调频。

无论是什么内容、什么主题,展览就是一个被刻意营建出来的“平行世界”。走进一个展览,就是一次穿越。就算是我这种以看展为业的人,每次进展厅时也仍会感到紧张和迷茫。所以,在“平行世界”的入口阅读它的说明书,把你的情绪、期待调整到展览的频道上来。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会更愿意到展览配套的咖啡馆去完成这项调频工作,因为当肉身舒适,精神会更放松,调频也更彻底。

还有要注意的是,我们看展的体能和精力的极限通常是2个小时,其中前半个小时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同时也是看的最慢最仔细的时候)。超过两个小时,很容易就变成扫雷了(我是经常把看展览看成扫雷的人)。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