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花学”到“坞学”:为什么我不“骂”宋丹丹

曾于里
2022-06-28 11:08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时隔5年,《花儿与少年露营季》(下文简称《花儿与少年4》)重新归来,不少观众期待的是“花学”复活,可以拯救近年来愈发无聊的内娱综艺,不料节目正片播出后,#花儿与少年 无聊#就上了热搜。继续看了第二期,节目倒也谈不上无聊,只不过观众如果是抱着《花儿与少年2》的预期观看这一季,那么期待就会落空。

《花儿与少年4》的常驻嘉宾

“花学”关张,“坞学”开业。同期播出的《五十公里桃花坞-海边》(下文简称《五十公里桃花坞2》),反倒热搜屠榜。尤其是首期节目里,宋丹丹与几个明星的那一场争执,不少观众拿出“花学”的劲头,逐帧分析每个嘉宾在这场冲突中的反应和表情,“坞学”应运而生。

《五十公里桃花坞2》海报

一个平平淡淡,一个话题不断,一冷一热之间倒不禁让人想问:观众真的更爱综艺里的“撕”吗?

先把结论说在前头:事实上,并非观众爱“撕”,而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慢综艺叙事模式,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与其说观众爱“撕”,毋宁说观众渴望在真人秀里看到真实的人与真实的互动。宋丹丹的确是老一代做派,但她提供真人秀里难得的“真”,即便这份“真”并不讨喜。

模板化的“相亲相爱一家人”

疫情影响下,《花儿与少年4》已经不能像前三季那样,让嘉宾组团到国外旅行。节目赶上最近很热的露营风口。

几个嘉宾都是露营小白,注定这场露营之旅的开端波折不断(张凯丽戏称他们是去了“变形记”),这成了节目里几乎所有戏剧冲突的来源。

节目的几个常驻嘉宾,张凯丽、刘敏涛、杨幂、李斯丹妮、赵今麦、韩东君、丁程鑫,观众缘大抵都挺不错,相处得也挺和谐。作为团长的杨幂,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照顾到每个成员的感受。当然,在演艺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她也相当了解真人秀的套路,在行为举止方面没什么会让观众有机会“骂”的地方。

杨幂作为团长还挺靠谱

刘敏涛与她饰演的角色差异是最大的,私底下的她很细腻、也较敏感。节目开端她因为身体不舒服、也担心给大家拖后腿,情绪崩了好几回。虽然节目的下期预告会“搞事情”,以为要“撕”起来了,但这只是剪辑的伎俩,大家相处得都很和谐。

刘敏涛在节目中因身体不舒服而落泪

《花儿与少年4》其实就是这几年慢综艺的普遍风格——嘉宾们都很好,相处很和谐,节目的调性很温暖;与电视台上跟在它后面播出的《向往的生活6》完全可以无缝对接。

是都挺温暖的,可为什么热搜是“无聊”?

节目与观众所预期的“花学”气质截然不同,观众有落差。观众觉得“无聊”,更多指向的是慢综艺叙事的模板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亲相爱一家人”;每个嘉宾都非常“懂事”、非常“谨慎”——他们吃苦耐劳(担心不做事会被观众骂)、他们会相互包容(哪怕内心在忍耐)、他们脱口而出各种正能量的话(知道节目需要拔高)……不排除一些明星的本性就是如此,可慢综艺里的明星都如此的话,观众便兴致索然。

大家的确都很“懂事”

《花儿与少年4》让人觉得很突兀的一刻是,大家第一天见面,简单做了饭一起坐下来吃,韩东君即兴唱起“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后来大家还一起唱了。画外音是嘉宾们温暖的发言,韩东君说“突然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家里的感觉,一家人出来露营,挺幸运、挺幸福的感觉”;赵今麦说,“我觉得吃上第一口的感觉,有点像家里做饭的那个味道”;李斯丹妮说,“突然之间就觉得我想跟大家待在一起,感觉还挺奇妙的”……这感情进展简直是光速,嘉宾们感情升华了,观众想必都心如止水。

真的很“温暖”呢

但退回节目或明星的立场,也并非不能理解他们的做法。对于节目组来说,导向很重要,“相爱相爱”的路线肯定是保险的,不会踩到政策“红线”。对于明星来说,他们知道综艺节目的剪辑有时很爱“搞事情”、观众也会拿着放大镜审视他们的表现,他们自然会有“反侦查”意识,时刻提醒自己有些雷区千万不要踩,哪怕装好人也得在节目里装到底。

久而久之,慢综艺都正能量得很相似,明星也都严严实实地捂住真实的自己。

“撕”的背后可能意味着“真”

再来看《五十公里桃花坞2》,这是一档社交观察真人秀,让15个年龄不同、演艺圈地位不同、性格不同的明星在一个社区里共同生活21天,关注他们的社交碰撞。跟第一季相比,这一季设立诸多新规则(比如睡大通铺、每三天将流放一位全员“不喜欢”的人),节目的“社交实验”色彩愈发浓烈,“坞学”大有可为。

节目首期热搜屠榜的那著名9分钟,此处不再赘述。宋丹丹的表现之所以引发全网那么大的反弹,是因为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或领导的影子,年轻观众的代入感、主要是那种“受害者”的感受,特别强烈。

宋丹丹与李雪琴有争执

比如她有时挺强势,说什么就是什么,几乎是“一言堂”了,别人若反对,立即连珠炮式地怼。又比如她只是看着很开明,愿意听取不同意见,可最后还是坚持己见。再比如她特别热衷于贬低你,哪怕在众人面前,说话也毫不留情面,要说她讨厌你吧,她竟然是因为可能喜欢你才挤兑你……

汪苏泷这情商、这肚量,没得说

可你要说她这人是“坏人”吧,那也不是。像她提议弄个篝火晚会,也是认为这可以拉近大家的距离;并且,她不是光说不做的人,她有挺强的执行力,顺着她的安排就行。

只是年轻一代人不喜欢被安排的人生,哪怕是打着“为我们好”的旗号;他们不喜欢贬低、打压、否定式的教育方式,受够了圆滑、和稀泥、曲意逢迎的社交规则……所以,网友会把他们在家庭中、在职场中的怒火发泄到宋丹丹身上,把他们在职场中对个别同事的厌恶转移到辣目洋子身上。

可以理解一些观众对宋丹丹的不喜欢,但由此去宋丹丹微博骂,或者给节目打一星差评,也很情绪化。一方面,在上周日播出的第二期一开始,宋丹丹立即向李雪琴道歉(她回屋内就担心李雪琴不开心);跟王传君坐一块儿主动交流想法,表达歉意;再者去屋内表扬汪苏泷,也是表达歉意……有几个强势“领导”会做到这份上,不道歉的“父母”也比比皆是,所以一些网友仅凭9分钟就对宋丹丹恶意满满,显然是过了。

会议之后,宋丹丹主动向李雪琴、王传君、汪苏泷道歉

另一方面,不知道这些观众是否想过:但凡宋丹丹对真人秀的套路多了解一点、对年轻观众的偏好做一点研究、在节目中表现得“懂事一点”,那么就不会有这尴尬的9分钟;没有所有这些真实的社交反应,有的只是为上节目打造出的一个“综艺人设”,《五十公里桃花坞2》就会成为另一个版本的《向往的生活》或者《花儿与少年4》,大家又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届时会不会也因为“无聊”登上热搜?

所以,作为一名普通的综艺观察者,笔者反倒挺感谢综艺界仍然有宋丹丹这样的人存在——不是因为认同她的做法,而是她是一个“真人”,敢于在真人秀里袒露自己真实那一面,哪怕这一面并不完美。没有“真人”,很难会有好看的真人秀,也就不会有所谓的“花学”“坞学”。

现在回过头去看,“花学”得以存在的前提是,节目组里的几个女明星平时是真不好相处,到了节目中她们依然不好相处,她们没有在节目里“装姐妹”。或许是当时她们的真人秀经验有限,或者是她们的个性太过于鲜明了、根本就没有办法隐藏真实的自己,节目才有那一个个精彩绝伦、可以让我们反复观摩的名场面。她们但凡“懂事”一点、“讨喜”一点,《花儿与少年2》就不会是这幅模样。

参加了《花儿与少年2》的杨洋,一度“心有余悸”

一些观众热爱“花学”,不见得是他们真的喜欢狗血的冲突,而是他们渴望在真人秀里看到真人、看到真实的反应与互动。许知远做客《向往的生活6》时说了一句特别有道理的话,他说“其实我偶尔希望大家有点冲突,因为冲突会意味着一种更深入的交流”。

有时真的是有冲突才有真正的交流

的确如此,那9分钟的冲突也是一次“深度交流”,引发我们关于代际、家庭关系、职场关系等的深入讨论。甚至比起那些只会和稀泥、瞎起哄、暗戳戳传递不满情绪、指望别人当英雄、踢皮球的后辈来说,宋丹丹要更“磊落”一点。当然,也不必去怪后辈,毕竟二者的地位、话语权不在一个层级上。

值得一提的是,观众并非对所有的“撕”都照单全收,相反,我们对于那种通过剧本或者恶剪制造的话题与冲突深恶痛绝,对那些卖“耿直”人设的“假真实”也特别反感。它们跟一些节目制造的虚假温暖气味相投,本质上都非常无聊。

欠缺宽容的氛围是有代价的

《花儿与少年4》《五十公里桃花坞2》首播那一周,《向往的生活6》刚好来了许知远,三档节目恰好形成很好的对照,成为我们观察真人秀的一个好契机。

原本以为许知远与这档节目不搭边,没想到许知远来的这一期是节目迄今最好看的一期。许知远特别做了什么了吗?没有。他就只是做了真实的自己。来节目前,许知远问节目组:“可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吗?”节目组回答:“可以,就是会被观众骂”。然后许知远说:“反正我也不看电视,无所谓。”

他喜欢独处,来了就游离在蘑菇屋外,跟其他人几乎没什么同框和对话,何炅调侃道“许知远自己录了另一档节目”;他对那里的生活有好奇,就去村口乘凉、到海边呆坐、跟当地居民聊天、帮老百姓挑担子……

许知远意外打破了我们熟悉且习惯的节目范式

看了这么多期节目,观众这才第一次知道村里的年轻人去哪儿了、在海滩上晾晒的海草市场价格是多少;观众也才恍然惊觉,许知远过的才叫“向往的生活”,而不是一来蘑菇屋就跟熟的人或不熟的人寒暄,然后开始做任务,最后大家一定要齐齐整整,反复强调“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本来只有许知远独坐,但后来大家还是过去坐一排

许知远说,“我特别想这种逃离家庭的感觉,它提供温暖,但这温暖代价非常大”。如今的综艺节目何尝不是如此?尤其是一系列慢综艺,“温暖的代价”太大了。

许知远的话让人深思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社交网络的风气越来越“保守”,一些观众愈发苛求真人秀里的明星不能有任何一丁点瑕疵,否则就给节目打一星,就到明星的微博底下进行网络暴力,就通过各种热搜进行全网挞伐……现在大家想看什么明星尴尬的名场面,只能通过“考古”了,以前明星的禁忌和限制会少得多,如今的明星不得不“懂事”或“装懂事”。

欠缺宽容的舆论氛围是有代价的,它只会造成娱乐圈里没“真人”只有“人设”,综艺节目里每个人都戴上“懂事”的面孔,千人一面的“相亲相爱一家人”也愈发无聊。观众一边无法忍受不完美的“真实”,一边又觉得伪饰的和谐“无聊”,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

也因此,哪怕不喜欢宋丹丹在节目里的个别做法,也不必追到她的微博评论底下“大骂”……对真实宽容一点,真人秀需要“真实”的选手,也呼唤更多真实。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