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贾宝玉与石呆子的珍惜与失去

2022-06-28 2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作者

归途如虹

《红楼梦》有两个故事和扇子有关:第三十一回里贾宝玉让晴雯撕扇子取乐的故事,和第四十八回里石呆子因为扇子被贾雨村害得家破人亡的故事。

晴雯是怡红院里一位个性棱角分明的丫鬟。她“心比天高”,即使在贾宝玉面前也心直口快,心性高强。

端午节期间,贾宝玉心绪不宁,比较郁闷烦躁。所以,他会因为晴雯不小心跌坏了扇子而发脾气。面对贾宝玉的指责,晴雯反唇相讥,甚至把袭人和贾宝玉之间的暧昧关系也几乎点破,使得袭人尴尬不已,贾宝玉情绪激动,差一点撵走晴雯。

可是,贾宝玉本质上还是一个怜香惜玉的人,是一个能够以平等的姿态面对丫鬟的人。在他心中,像晴雯这样的丫鬟,是很值得自己珍惜的,晴雯率真的个性也是很可爱的。于是,他为了让晴雯明白,自己并不在乎被晴雯跌坏的那把扇子,在乎的是她的快乐,就让晴雯撕扇子取乐。

在贾宝玉看来,“千金难买一笑”。被撕掉的扇子如果能够带给晴雯快乐,也算是物有所值。他对事物价值的认定,和一般人的实用主义观念大相径庭。

当然,贾宝玉会觉得扇子的实用价值和晴雯这类少女的快乐相比不值一提,也是因为他丝毫没有经济头脑,不知生活疾苦。当林黛玉在他面前称赞贾探春的改革措施,认为贾府如果再不减省,必定有“后手不接”的经济危机时,他却对此毫不在意。

对于贾宝玉而言,一时的温情,片刻的欢愉是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他非常乐于享受和丫鬟们在一起玩乐之时所体会到的人生快感。所以,怡红院不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而是一个充满自由平等的欢乐氛围的乐园。这个乐园,以及那些如花似玉的少女是贾宝玉的精神舒适圈,只有在这个精神舒适圈里,贾宝玉才会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活着是有意思的。

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像贾宝玉那样享受着怡红院里的欢乐时光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像贾宝玉那样“大方”的。穷困潦倒的“石呆子”就和贾宝玉不同。对于贾宝玉而言,扇子是可以轻轻松松拿出来给晴雯取乐的,对于“石呆子”而言,扇子就是他的一切。

按照平儿的说法,“石呆子”是一个“穷的连饭也没的吃”的人。可是,就是这个生活窘迫的“石呆子”,让贾琏、贾赦感到无可奈何。

一般情况下,“石呆子”这样的穷人,面对贾琏、贾赦这样有钱有势的人,应该是唯唯诺诺,俯首帖耳的。可是,这个“石呆子”却是一个性格倔强,颇有傲骨的人。

其实,贾赦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强取豪夺“石呆子”的扇子,只是想要购买这些扇子。他想不到的是,“石呆子”如此珍惜自己手中的扇子,宁死不肯卖。

敝帚自珍,对于“石呆子”而言,扇子就和自己的性命一样宝贵。贾琏、贾赦即使给他再多的钱,也无法让他妥协,让他放弃扇子。“贫贱不能移”,“石呆子”在贾琏和贾赦面前表现出的执着,难能可贵。“石呆子”格外珍惜的不仅仅是扇子,也是自己的尊严。

可是,“石呆子”虽然可以凭借自己宁死不屈的执拗性格,拒绝贾琏和贾赦,却无法对抗当时黑暗的司法制度。平儿口中“饿不死的野杂种”贾雨村,凭借手中的权力,给“石呆子”安了一项拖欠官银的罪名,抄了他的家,把本属于“石呆子”的扇子送给了贾赦。

这件事不仅让平儿感到愤慨,让纨绔子弟贾琏都看不下去了。贾琏觉得贾雨村“为了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他的这句话惹怒了贾赦。贾赦一时气愤,打了贾琏一顿。

当然,贾琏虽然为“石呆子”说了一句公道话,却无法改变其悲惨的命运。“石呆子”最终因为扇子而被害得无辜入狱,有冤难伸。

有人会觉得,“石呆子”这样做不值得:扇子再珍贵,也没有身家性命有价值,人生该妥协的时候还是要妥协的。

可是,“石呆子”如果想要靠变卖扇子度日的话,早就把扇子或卖或当了。面对贾赦给出的丰厚钱财,“石呆子”都毫不动心,可见扇子对于他而言的确是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他珍惜自己认为值得珍惜的,有什么错呢?他坚持自己认为值得坚持的,有什么错呢?

“石呆子”人如其名,像石头一样具有硬骨头,个性有棱有角。而他的“呆”是一种面对强权时的狂傲。他的悲剧是那个冷酷的等级制度造成的,是贾雨村那样的“国贼禄鬼”造成的,是那个污浊的“末世”造成的。

扇子的“扇”谐音“散”。当贾宝玉为了让晴雯开心,而任由她撕掉扇子的时候,他是无法预料到晴雯后来的香消玉殒的。贾宝玉可以带给少女们一时的快乐和慰藉,却无法改变她们诸芳流散的不幸命运。

其实,“石呆子”的处境就是贾宝玉的未来。“石呆子”在穷困不堪的时候,身边依然还有值得他倍加珍惜的扇子。而贾宝玉在经历了“家亡人散各奔腾”的悲剧之后,身边还能留下什么呢?到时候,他回想起自己在大观园里经历的类似“晴雯撕扇”的欢乐时,肯定会感慨万千,内心涌起无限酸楚。毕竟,那些欢乐的日子永远离他远去了,那些他珍惜不已的少女们永远离他远去了。

人生无常,拥有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珍惜。有时候,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就只有回忆可以让自己咀嚼了。

原标题:《贾宝玉与石呆子的珍惜与失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