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好,旧时光》:浪费了一个可以探索青春复杂性的题材

阿卡奈
2017-11-27 09:01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隔壁“小美好”发糖发到腻,这边继承了《最好的我们》人气的《你好,旧时光》,话题度却没能如前一部那么如意,一直不温不火。原著党诟病剧情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但仰仗对“耿耿余淮”的怀念和怀旧细节的到位,豆瓣评分还是拉到了8.5(截至11月26日)。

《你好,旧时光》是八月长安“振华中学”系列之一,讲的是文科班余周周和理科班林杨的故事,原著还有个名字是《玛丽苏病理研究报告》(我认为这才应该是这个故事精髓的概括)。从剧集目前成色看,双双学霸玛丽苏的故事相比成绩差距大的耿耿余淮,精彩度逊色不少。

没能比过耿耿余淮的原因,原著难改编是首要。

《最好的我们》原著篇幅不长,时间线从振华高中开始,耿耿和同桌余淮历经互怼、互帮互助、分科、高考等几重风雨,改编只需要挑选事件,增加冲突,放大个人感受,改编难度不算大。

《你好,旧时光》原著体量本身偏大,女主角余周周小学初中占去大半篇幅,高中经历并非是原本小说最花笔墨的部分。

余周周(李兰迪饰)

如同小说《玛丽苏病理研究报告》原名,如果抛开青春校园小说的背景,纵览余周周的青春期,这本身就该是个高中玛丽苏的大女主成长戏。在剧中出现的三个围绕她身边的男生陈桉、奔奔、林杨,在小说里也本就是体现着她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的三段情感。女主角余周周本人也就是看着坚强,内心柔软需要情感支撑的玛丽苏本苏了。

剧中余周周的开场就是个悬念,高二开学,已经失去妈妈和外婆,她与舅舅一家生活在一起,成绩好又敏感。她想让所有人都开心,又不甘于违背自己的意愿,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有些优柔寡断,又沐浴在圣母光辉里的女主角。

小说里高中的余周周真的也这样纠结吗?的确纠结又敏感。但这种纠结出现的前提,是作者大篇幅描绘了童年充满动荡却有自己一方内心天地的余周周。因为内心世界的丰富,客观上的苦难,也不再是苦难。

“对于幼年的余周周来说,生活从来都不是辛苦的。漫长的路途、风雪、骄阳……这些都能够被幻化成某种神奇的背景,而她早已脱离了真实的世界,以某种特别的身份,活在另一个国度里。”八月长安这样描述余周周的童年。

在母亲去世后,幻想世界撞上现实,星矢和雅典娜都消失了,现实中余周周的肉体寄宿于亲戚家。曾自居为雅典娜的她怎么能直说不喜欢舅妈每天辛苦做的早饭?可早饭真的太难吃了。纠结从这一刻开始,要跟舅妈说难吃还是另找借口不吃?又或者说得委婉一点?

童年生活、童年性格,是余周周高中后这种纠结性格能被理解的重要铺垫,不可或缺。

林杨(张新成饰)

青春期是难以避免的人生换季路途,途中的纠结和探索,常成为青春题材母题。在还无法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年纪,性格的形成和家庭氛围、成长经历关系紧密。

上映于1991年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曾是这一题材的探索标杆,但特殊时期背景和并不光明的结尾让追求娱乐的快消时代迅速抛弃这一探索的可能。近年看到的青春影视剧中,深度触碰到家庭和时代影响的并不多。等到可笑的堕胎和无病呻吟时期又过去了,能阐述好青春母题背后复杂因素的作品依然寥寥。

到了余周周这个故事里,她并非是天生乐观,能独自度过这一程的人。童年动荡生活和天生聪慧本给予她雅典娜的心,却被迫在青春期吞下没有糖衣的苦涩现实的药片,个中无奈和不甘,无数孤独时刻和不被理解,都是青春中极易被放大的戏剧冲突来源。

小说里余周周这个人物的本意,是正面玛丽苏的养成过程。抬头幻想着如雅典娜般女神光辉闪耀,低头却只能回家战战兢兢面对伤痛青春。这种经历是代表了没心没肺的耿耿们之外,另一群无法自我开解的天生“圣母心”余周周们。伤痛青春也很有代表性,本身不招人烦,但要讲好这种伤痛青春,就得顾左右而言其他,先讲童年、经历和家庭。

玛丽苏大女主戏的关键是什么?拥有一个能原谅她日后所有行为的过往人生。

只是《最好的我们》太成功,为了观众能延续熟悉感,振华IP系列必须延续,《你好,旧时光》从高中开始拍,牺牲了大部分童年和初中情节,不少剧情会让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一头雾水,只能等闪回来解释。

余周周开场就蹦出一颗圣母心,板报没有人画,本心不坏的凌翔茜被众人怼,她冲上去要画↓

大家都不喜欢转学来的农村女孩,她冲上去和她做朋友↓

好朋友的动漫社遭遇危机,话剧排不出来,她出面救场写剧本↓

分分钟都是圣母的光芒照人间,好到不真实。

但在小说里,余周周确实都做过这些事,完全合情合理甚至讨喜,怎么到了剧里就显得怪怪的?一是剧集挪了不该挪的关键情节、人物,把一些小学初中事件挪给了高中余周周做,比如奔奔的友情其实重新出现是在初中,那时的女主角还未家庭巨变。

其次是删掉了不该删的童年经历和内心成长。童年擅于幻想的性格和雅典娜之梦其实能合理化周周长大后的圣母行为,但剧里对童年的描述仅限于几个闪回。

这使得剧一开篇的圣母光辉和偶尔出现的纠结少女心零散地铺在剧情里,软塌塌又太分散,余周周的人物性格也随之散在风中,像是少女刘慧芳。

于是余周周一边内疚于因为自己让林杨又要转学,一边对林杨莫名奇妙得发火↓

一边讨厌出于怜悯总替她做决定的身边人↓

一边又不在乎似的对这件事淡淡口吻翻个身而已↓

女主角把情绪bug放大,让情绪逻辑彻底崩盘,毫无头绪。该少女时蹦出了圣母心,该圣母时又任性起来。

如果让我想象,原著中经历了聪慧乐观童年,母亲去世巨变,和逐渐在林杨和高中同学的温暖中自愈,这三个成长阶段的余周周,大概会用一张面无表情的脸,毫不在乎的眼神,实际上却温热着的内心,迎接振华。观众最要疼惜伤痛却不自知的少女,每天把惨写脸上,还要散发圣母光辉的女同学,是不招人心疼怜悯的。

凌翔茜(汤梦佳饰)和蒋川(赵健雷饰)
出问题的也不止是女主角。余周周好友米乔、林杨好友蒋川笔墨都太淡,分别流于喜欢漫画和喜欢凌翔茜这两个爱好描述而已。剩下的优良基因潘主任、老师张平张峰,都遗传自上一部《最好的我们》。

新增加的班主任角色,相比年轻质朴可爱的张平,这回丰田叔的表现力几乎看不到,只是个热爱历史,善解人意,为了学生放弃高薪电视讲坛的好老师而已。

宁理饰演班主任武文陆

反而比女主角更出彩的是配角凌翔茜。从小被望女成龙的母亲逼迫做一切功利的事。

她一开始接受了母亲找关系做上班长。

但凌翔茜从接受母亲安排到知道反抗,其中不乏三观未定时,思考母亲是否做得正确的迷茫和反思。

这种冲突、思考、痛苦和转变,才是成长的意义啊。反观编剧安排给男女主角的重点戏份,都着墨于两人的小情小爱,和相当抓马的车祸事件,哪里有心境上的成长?

怀旧只是一种手段氛围,体现出成长的意义才是青春剧应有之意。诺基亚也好、游戏机也好,又或者还重视黑板报的时代,都是青春中的点缀,《最好的我们》除了到位的怀旧氛围,更让人伤时感怀的,还是耿耿余淮关于成绩、竞赛的冲突、焦虑,以及其中一方高考失利,无疾而终的感情。

路星河戏份里,他也在和耿耿讨论,到底应该怎么对待应试教育和高考?是完全鄙视,做自己喜欢的画家,还是要安心高考,至少让父母放心?

班级日常除了准备合唱、艺术节这些偶然事件,剩下的就是写卷子,提心吊胆关注每一次的成绩。

余周周和林杨也许不用对成绩提心吊胆,但高二分科后,童年的愧疚心动、动漫社、艺术节真的重要过成绩吗?重要到把这些本应是苦中作乐的事一股脑全塞在前十集里吗?光是来来回回讲动漫社建立就用了一集,找完主任找学霸,找完学霸又找男主角,拖沓无趣,毫无必要拉这么长战线。剧本也就和女主角一样,散在空中,重点全无。

《你好,旧时光》在怀旧上已经做得不错,但和用傻甜高糖来无脑缓解苦丧现实的恋爱青春剧不同,“旧时光”本应不仅用来讲高中懵懂恋爱,还是一次对旧日时光的回顾,对少女成长的诠释。只是好不容易用小成本开发出了一个爆款,要逮住这个IP的片方不会愿意牺牲振华戏份,冒风险去讲余周周复杂的过往和性格成因,而这恰恰是对这个IP的一种伤害,浪费了这个本可以映照现实、探索青春复杂性的题材。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