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生活优渥与穷困潦倒发生冲突,你会如何选择?

2022-06-30 19: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当你厌倦了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喧嚣,你会选择去哪里呢?

19世纪下半叶,后印象派艺术家高更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想到世外桃源去躲一躲。他一个人跑到南太平洋的小岛上,隐居在此,和当地土著过着闲散的生活。

高更这一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说搬就搬的定居,竟引得大家热议。

有人说他过的生活羡煞旁人,简直是艺术家中的标杆;有人说他是渣男,不顾家庭,任性妄为。

如果你看过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那应该对高更的故事不陌生。这本书就是以高更为原型改编的,小说的主人公放弃优渥的生活跑去当穷困潦倒的艺术家。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更。

01

“半路出家”的星期日画家

高更,1848年6月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由于父亲离世,高更小时候是在秘鲁和舅公一起长大的。舅公收藏了大量的艺术品,高更从小耳濡目染,艺术在他心里算是扎了根。

▲ 高更画像

23岁的高更成为巴黎的股票经纪人,这个工作社会地位高,收入稳定。他还结了婚,有了小孩,相比同时期的凡•高,高更的日子可是真舒服啊。

生活之余,高更又重拾了绘画,每周日都要去别人的画室社交,被称为“星期日画家”。

高更通过印象派老大哥毕沙罗的介绍,认识了马奈、莫奈、德加等大咖,还参加了印象派的展览,算是融入印象派圈子了吧。

▲ 高更和他的画家朋友

本来这个日子过得挺充实,玩玩股票,搞搞创作。但是,1882年的金融危机打破了高更的平静。

行业不景气迫使高更必须寻求其他的生存方式,加上那段时间高更对绘画处于一个痴迷的状态。他毅然决然辞去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要做永远的“星期日画家”。

▲ 高更画像

我猜想,高更辞职的时候应该没预想到他接下来的生活会如此艰难。

高更失去了经济来源,艺术创作又格外费钱,全家6口不得不多次搬家节省开支。高更在给好友苏菲奈克的信中写道:

最近是艺术将我折磨得最苦的时候,也是钱财最磨人的时候!工作只是暂时的敷衍,绘画才是永远的期望。

从这封信中,我们能感受到高更此时的无奈。曾经羡煞旁人的生活到现在的举步维艰,任凭谁经历这种事情都会产生心理落差。

自1886年后很长一段时间,高更往返于巴黎,布列塔尼半岛、波尔多等地方,抽空还去了阿尔和凡•高汇合。在周周转转中,高更找到了最适合避世的地方——南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中的塔希提岛。

▲ 高更路线图

塔希提岛的土著人民淳朴、善良,生活消费低,高更非常喜欢,很快就融入了小岛,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风情的作品。

02

藏着“哲学三问”的画

看似生活境况在改观,但高更身体频频亮红灯,又得知女儿离世。我想,任谁经历这些都会是个考验吧。

高更把自己的痛苦、迷惘表现在画作中,完成他的巅峰之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幅画纵139厘米,横375厘米, 占了几乎整整一个墙面。

▲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这幅作品的名字很有意思,是著名的哲学三问。高更的这幅画从右向左,分别是呱呱坠地的婴孩,摘苹果的青年以及孤独的老妇。表现了一个人生命的轮回,是画家对人生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我们继续观察一下画面元素,背景是山水和树丛,近景是土地和人物。还有小鸟、蜥蜴、山羊、猫、狗等小动物,以及一尊神秘的佛像。整个画面的色系对比明显,青蓝色的风景,和土橘色的人体。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局部)

看到这儿还不算完,因为高更使用的部分元素是有寓意的。

我来简单介绍两个。

第一个蜥蜴,在西方画中常常现身,比如卡拉瓦乔的作品《被蜥蜴咬伤的男孩》,蜥蜴在西方画中是冷血又无情的象征。

▲ 《被蜥蜴咬伤的男孩》(局部)

第二个猫,虽然我们常常被猫萌萌的外表吸引,但是在西方画中猫是坏蛋、恶魔的象征。

▲ 西方画中猫是坏蛋、恶魔的象征

我个人认为,在高更的画中,蜥蜴与老妇是一个组合,代表对生命的绝望。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局部)

那猫在画中的出现有什么寓意呢,这个问题就留给你们思考啦,记得将你们的答案放在评论区。

这幅画是高更从塔希提居民生活中获得灵感,画面运用散点透视法将内容分成三组。

03

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高更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印象派强调的是视觉的内容,而后印象派更注重精神的世界。

高更的风格相较于同时期的凡•高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高更的作品,你觉得他的画作有什么特点吗?

高更的图示更平面、笔触更平滑、风格更原始,我们可以一一对照画作找到答案。

1.图示更平面

大家看这幅画,叫《我们今天去不去市场》。

▲ 《我们今天去不去市场》(局部)

画中是一排塔西提妇女坐在长条凳上,人物举止动态略显僵硬。人物造型几乎是几何图形的组合,看起来很像埃及壁画里的人物版式,大家可以对比看一下。透视在这幅画中几乎没有,看起来就像平面图。

2.笔触更平滑

凡•高旋涡式的笔触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见识过了,高更则恰恰相反。

这幅《布道后的异象》就是很典型的代表,用树干的元素将画面一分为二,一半是幻想的世界(打斗的人),一半是现实的世界(祈祷的人)。

▲ 《布道后的异象》(局部)

使用红色大面积平涂的画面,既可以看作是背景色,又可以看作是地面色。

3.风格更原始

高更对原始艺术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接收到了大量原始壁画的作品,以及收藏家阿罗萨的影响。

阿罗萨收藏了一些原始雕像的作品,还曾经远航到塔希提群岛。

大家看这些壁画、雕像的作品,是不是仿佛在高更的作品中看到了影子。

▲ 《海滨收获》(局部)

成年后的高更对城市的生活感到厌倦,向往异国风情的地方。

塔希提是座未开发的小岛,有着最接近天堂的美誉。高更到这里后,完成了大量表现风土人情的作品,尤其是对当地土著的表现,更具有原始韵味。我认为,高更是有原始情结的,这点就和我们现在提到的“返璞归真”生活状态有点类似。

高更向往天堂一样的世界,没有金钱的诱惑,没有人类的贪婪,所以他远走他乡,走到最纯真的地方。高更曾说:

我的作品描绘的是一个天堂,是我一个人造出来的,或许只是粗略描绘,距离梦想的实践还很远,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也许就像毛姆在书中所说的那样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面对其他风格各异的西方作品,我们或许有更多摸不着头脑的地方——毕加索为什么被称为四高艺术家?马蒂斯为什么被称为野兽派的国王?蒙克到底画了几幅《呐喊》?夏加尔为什么喜欢和爱人在空中漂来浮去?想了解名画背后的秘密,就来《给孩子的西方美术简史》看看吧!

《给孩子的西方美术简史》以艺术流派和艺术家成长为主线,陪孩子一起深入了解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艺术圈。从名画入手,带领孩子步入欣赏美、理解美到创造美的过程。并通过解读艺术作品,帮助孩子梳理艺术史脉络,透过名画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