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杨建:村民心中的“热心肠”“好朋友”“能人”

2022-07-01 11: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41岁的杨建,在元通镇工作近10年了。2013年,杨建进入禹王村村委工作,2016年考入元通镇人民政府,不久后担任社区发展办公室主任,负责社区发展和建设相关工作。他的热心服务,温暖了当地群众的心;他深入一线努力工作,让村民们赞不绝口。

走遍林盘每个角落 他是村民心中的“热心肠”

在2018年,聚源村季家林盘建设启动。杨建同村干部深入到林盘的每一个角落,积极动员村民参与林盘建设,推选了林盘管委会,对季家林盘的治理工作进行系统谋划。

“在治理过程中,杨建一直亲力亲为,深入林盘进行宣传和指导。特别在资金问题上,他指导我们成立社区专项基金并用活这个资金,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问题。”提起杨建,聚源村党委副书记郑永忠赞不绝口:“我们村十二个林盘全域推进社区发展治理,现在都呈现出乡村善治的景象。聚源村有今天,多亏了有他。”

2022年,元通镇聚源村先后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成都市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百佳示范社区。

在聚源村村民心中,“热心肠”是杨建的代名词。走进聚源村,杨建和村民们聊天,询问村民们最近的生活情况,询问村民们对生活环境有什么想法。

聚源村村民 曾东清

从我们季家林盘开始打造,杨主任每一次都参与,非常热心,每项事情都做得非常扎实。

聚源村村民 文小英

原来我们这个林盘比较脏,我们也想把林盘打造好,但在打造的时候也有一些人不理解。杨主任组织我们到打造得好的林盘参观,他也参与到打造中,慢慢地我们群众也开始积极参与。

杨建说:“从2018年到现在,聚源村和季家林盘呈现出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场景,林盘议事厅、书屋、广场、水池和环林盘绿道等都初步建成。”

主动助人 他是村民的“好朋友”

作为一名有10年党龄的党员,杨建不仅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主动帮助群众,在当地群众中留下了好口碑。

元通镇有一位青年,因为在外面务工受到打击,开始有了消极的生活态度,回到元通之后一年多时间都在家待业。杨建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到该青年,到他家里反复开导他,还在当地一家工厂给该青年推荐了一份车间学徒的工作,解决了该青年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两人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杨建的鼓励下,该青年的生活态度变得越来越积极。

元通镇人民政府党群办公室主任宿慧敏这样评价杨建:“积极向上、井井有条、谦和有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有问题就找他 他是大家心中的“能人”

“建哥,快来帮我们看看这个系统怎么用。”

“建哥,这个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能来教教我们吗?”

元通镇禹王村村委委员姜珊告诉记者,杨建在他们心目中就是“能人”,感觉有问题找到他,都能解决。

姜珊说,疫情防控期间,杨建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工作非常细致。在搭建核酸检测点位时,杨建协调帮助村里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

“工作成效来源于充足的准备和认真的态度,”杨建说,“社区发展工作是必须要把人和心都深入下沉,才能把工作开展好。”

杨建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单位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梳理,确定当天需要做哪些事。每天办公室的工作完成后,他都会到村里、林盘里转转。这个过程中,他和同事们探索形成了一核引领、三向协力、三金组合、五态提升的“1335”社区发展模式。

付出终有回报。杨建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实事,个人先后被评为崇州市2018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崇州市总工会2020年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职工。

记者:杨蕊荻 谭欣沂(实习)

编辑:张世海 周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