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六月六”择吉而动:古人“洗晒赏玩”的完美攻略

方云
2022-07-04 10:4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今天是农历“六月六”。

重数节日在中华节序中是一种特有的现象,如我们所熟知的“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与奇数重叠节日不同,“六月六”因其月份与日期均为偶数,“六”与“禄”音近,又有“顺”的寓意,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这是极为祥瑞的时间节点,故又被称为“半年福”。

“六月六”,亦称“天贶节、洗晒节、清暑节”等,节期一般于小暑前后。秦汉时期,六月节为伏,“伏”与“腊”是当时两个最为盛大的节日。唐人吕才编订的《阴阳书》中记:“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三伏是全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光照强烈,雨水丰沛,故“六月六”节令行事多与太阳及水有关。先民借盛夏烈日与神圣之水以驱除不洁与污秽,迎来祥瑞与幸运。

自宋始,“六月六”被定为“天贶节”,意为天赐吉祥。《宋史》记:“大中祥符四年,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宋真宗赵恒声称,六月六日上天赐与他一部天书,于泰山脚下岱庙建“天贶殿”以谢天恩。天贶节被确立为官方节日之后,逐渐吸纳了伏日、五月与七月节的若干习俗,形成了更为成熟的六月节体系。

与“五月五”的“避恶”相异,“六月六”节俗集中围绕于“择吉”而展开,在最为吉祥的时间节点上祭祀、洗晒、宴游、归宁、尝新、饮清凉、制曲做酱、调药方等,呈现了先民运用智慧与经验来找寻并确定适宜的时间与空间,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以进行适宜的农事生产与社交活动。“六月六”择吉而动,生成、固化并衍生出一系列生活气息浓郁、富有民间智慧的特有节俗。

一、“晒”——众生之相

“六月六”,上至宫廷下至市井,无人不晒,无物不晒,形象地被称为“晒红绿”,可“清除故气,迎祥纳祯”。

1.皇室庙宇的豪晒

传说“六月六”为龙王爷晒鳞吉日,皇室宫廷要晒銮驾与龙袍。从明人沈德符的《野获编》中可一窥此情形:“六月六日,内府皇史晟晒曝列圣实录,列圣御制文集诸大函,每岁故事也。” 又有清人潘荣陛《帝京岁事纪胜》中记:“六月六日,内府銮驾库、皇史晟等处,晒晾銮舆仪仗及列朝御制诗文书籍经史。士庶之家,衣冠带履出曝之。” 

佛宇禅宫则晒贝叶经书。传说大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经文不慎落入海水中浸湿,后置于巨石之上晾晒,故而六月六有“晒经会”之说。各地则有祭祀不同的地方神灵的风俗,如“六月六,祀城隍”。城隍是古代社会地方城池的保护神,每逢六月六要迎神设宴,晒城隍袍,引来观者无数。

如上海《松江府志》记:“六月六日为天贶节,喜晴,晒书及衣裳,可不生虫蠹,合城成衣匠在上海城隍庙东园有晒袍会。”清人张春华的上海竹枝词《沪城岁时衢歌》,也描述了六月六东园(今豫园内)的晒袍会:“天贶晴开化宇高,郝隆腹笥重词曹。拈毫记咏江乡事,好向东园看晒袍。” 

2.文人墨客的雅晒

六月六光照强烈,曝晒书籍既能干燥收湿,又能驱赶书页间的书蠹。历代仕人喜藏书者,“晒书日”于他们而言不仅是对藏书的一次清点,更是与同好者相互交流的良机。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顾录于《清嘉录》中记:“晒书籍图画于庭,云蠹鱼不生。”袁景澜在《吴郡岁华纪丽》中亦生动描述了吴地六月六晒衣物与书籍的情景:“六月六日,曝书籍图画于庭,以辟蠹去霉蒸,亦或晒其服物用。” 

南宋 佚名《槐荫消夏图》故宫博物院藏

典故“袒腹晒书”出自《世说新语·排调》,风趣地记述了东晋名士郝隆“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充分展现了文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晒书方式。清人倪强中在《南汇县竹枝词》中写道:“节逢天贶乐相于,吃罢馄饨兴有余。艳说郝家真别致,晒衣偏晒腹中书。”这里的“郝家”指的正是晒腹中书的郝参军。清代金石家朱彝尊也曾在荷花池旁“晒腹”,被南巡的康熙皇帝赏识从此得以重用。告老还乡后,便在当年荷花池畔建造了“曝书亭”,藏书8万余卷,一时传为美谈。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晒书图”成为文人借以抒发情志的经典母题。多描绘方家、士子、僧道等,或将书摊放于石桌上,或晾晒于路边,刻画出“尊书、爱书,迷书”的痴态。清代书画家潘奕隽在他的《晒书诗》中,描述了六月六日带领儿女晒书,慨叹时光空流的情形:“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如游千载上,与结半生缘。读喜年非耋,题惊岁又迁。呼儿勤检点,家世只青毡。”传达出“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家风观念。 

唐岱、丁观鹏《十二月令 六月》局部

3.民众生活的竞晒

最为多姿多彩的民间生计竞“晒”,让“六月六”充满了烟火气息的活色生香。上海《松江府志》记:“伏日晒书帙、衣裳。”又《府志》记:“六月六日,涤器于河,食馎饦(汤水面饼),云解夏疾。” 清人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中写道:“涤器河中河水浑,节奉天贶吃馄饨。晒袍会盛城隍庙,南阮休悬犊鼻裈。” 

这首竹枝词中“南阮北阮”用典,语出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高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 说的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咸叔侄,其阮族所居道北者均是富户,而在道南者均为贫家。“犊鼻裈”是晋时贫寒人家穿着的短裤,阮咸以“晒裤衩”来戏谑富者的“纱罗锦绮”,对谄媚世俗的戏谑可谓是酣畅淋漓。《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佣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可相为证。

“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无论是富人的“绮绡”还是贫者的“敝緼”,均可平等地享用吉日的光照。市井生活各行营生,搬出家底晒出了六月节的斑斓世界。如中药铺里晒生熟药材,估衣铺晒估衣,皮货铺晒皮货,轿铺晒轿子。酱油铺更于此日晒酱,六月开晒,八月出成品,最为鲜美,与腊月做醋对举,故有“伏酱腊醋”之称。

二、“洗”——神妙之水

1.圣灵之祭的水

“六月六,水头伏 ”,六月六的水,被赋予了“袚除不祥”的神圣功能,民间广泛拜祭治水英雄大禹。相传六月六初为“神诞节”,因大禹生日而得名。西汉扬雄在《蜀王本纪》中记:“禹,六月六日生于石纽。”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载:“鲧纳有莘氏,臆胸拆而生禹于石纽。郡人以禹六月六日生,是日熏修祼飨,岁以为常。”在晋代就已有了备办牲醴,祭拜治水有功、为民造福的大禹的风俗。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亦载:“茂州石泉县,其地有禹庙,郡人相传禹以六月六日生。”

南宋祝穆编撰的地理类著作《方舆胜览》中,也记载了当时石泉(北川)人在石纽山下祭祀大禹的习俗:“禹庙在石纽山下江边。郡人以禹六月六日生,是日熏修祼享,岁以为常。”苏轼在《过濠州涂山》诗中亦提及:“淮南人传禹以六月六日生,是日数万人会于山上”。至明代,大禹的庙祭已然是明代官方的祭祀,明成化《中都志》载:“禹庙,在涂山绝顶……国朝定祀典命有司,以六月六日奉祭”。清代嘉靖《怀远县志》亦载:“(禹庙)每岁六月六日遣官致奠,享祀不忒,其崇德报功盛矣。”

六月六,礼拜大禹,一是颂扬大禹治水的功德与精神,二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值得关注的是,“六月六,祀大禹”的传统延续至今并加以宏扬,如浙江绍兴的“大禹祭典”于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7年起,中国将公祭大禹陵典礼升格为国祭。号称“神禹故里”的北川“大禹庙祭”习俗,也于2009年成功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代画像砖 大禹像

2.万能之引的水

“六月六”的水具有神妙之用,是上古“清水祓禊”观念的遗存,亦是来自先民经年积累的生活智慧与生产经验。民间素有“六月六,藏井水”的风俗,传此日“汲水浸物,经久不坏。”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记:“(六月)六日可收葵,可做曲。”唐代韩鄂《四时纂要》中亦载:“六日造法曲。收楮实,此月六日收为上。”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中也提及:“以六月六日造谷醋合酱豉,云其日水好。”  

明清时期,收集“六月六日水”的传统尤兴。以“六日水”作醋,谓之“六月红”,以之沏茶谓之“六日饮”,更宜以之和面、作曲、造酒等。明人沈榜《宛署杂记》中载:“六月六日,各家取井水收藏,以造酱醋,浸瓜茄。水取五更初汲者,即久收不坏。”明代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中还提供了特制芝麻酱的配方:“熟芝麻一斗,捣烂。用六月六日水,煎滚,晾冷,过二七日后食用。”

除此之外,医方所用神麵皆六月六日造也。明郑敬先《医林撮要》中记:“造神曲法,六月六日谓诸神集会之晨,故名为神曲。神曲,六神之曲也,必六物备,可谓之神也。”神曲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的功效,近似于现在的酵母制剂。明人龚廷贤撰《医学全书》中记有“玉壶春”的制法:“六月六日,取不语水听用。七月七日造面,每用面十斤,绿豆三升,磨破水泡,去皮,用六月六日水煮熟,晒干,与面同调一处。可用造酒。”又如“炼谷子”煎法:“取谷子五升,六月六日采,以水一石,煮取五升去滓,微火煎如饧,即堪用。”

3.动物汏浴的水

“六月六”的神水,还可为动物洗浴。其中颇为壮观的盛况以帝都的“洗象”仪式莫属。白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下太平”的含意,佛教中象征着至高的力量和智慧。明代刘侗、于奕正编撰的《帝景景物略》中述:“三伏日洗象,锦衣卫官以旗鼓迎象出顺承门,浴响闸……观时两岸各万众。”徐渭也曾作诗《观浴象》:“帝京初伏候,出象浴城湍”。

清时朝廷为了显示“四海清平”的气象,每至“六月六日”亦举行隆重的“洗象”仪式。在通往宣武门西的城壕处,游骑纷杳,车辆似阵,食货络绎,百戏如云。无论是贵族士女、文人墨客,抑或是平民百姓,皆蜂拥而至,争相观看“洗象”盛景,以期被“吉祥”之泽,诸多诗作皆有印证。如清人王士慎的竹枝词《观洗象》:“玉水轻阴夹绿槐,香车笋轿锦成堆。千钱更凭楼窗坐,都为河边洗象来。”还有清人宋祖昱的《洗象行》:“宣武门边尘十丈,御河六月观洗象。” 

宋 苏汉臣《洗象图》,明代佚名仿本局部,美国亚瑟·M·萨克勒博物馆藏

除了盛大的宫廷洗象,民间多于此日给猫狗汏浴。吴谚云:“六月六日狗靧浴”,闽谚亦云:“六月六,犬洗汤”。关于缘由,宋人金盈之在《醉翁谈录》中释道:“猫儿常苦寒,一岁之中,唯六月六日一日热”。暑气最盛的时节,是为生性畏寒动物洗浴的适宜时机。明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风俗·六月六日》条,明人冯应京的《月令广义》以及清人钱思元的《吴门补乘》等,均从卫生去虫的角度记载了此俗:“六月六日,浴猫狗。谓是日率猫狗于河洗之,可避虱蛀。”

值得一提的是,六月六与猫狗浴去虫功能相迥异的,然又紧密相连的“浴儿”习俗:“闽人于是日不浴,然独子而娇养之者,父母转令其沐浴,以为可如猫狗,易于长养也。”六月六的“浴儿”,是为了让“独养的娇儿”如同猫狗一般“贱生贱养”,包含着“可保其平安,健康成长”独特的民俗心理。

三、“赏”——清暑之花

1.簪戴茉莉

江南民谚云:“六月六,种茉莉”,“六月种茉莉,双瓣重合香破鼻。” 宋人陈善在《论南中花卉》中也提及:“茉莉惟六月六日种者尤茂”。茉莉与玉簪、莲花同称为“六月花”盟主,又与葡萄同为“六月六日”生日,享有“雅友”“远客”“艳香”之称,为文人雅仕听琴、品茗之佳配,伏日以之盘插,颇具“披襟钓水”的清暑意趣。

古人将茉莉视为盛夏清暑之花,将茉莉放于案头、枕旁或制成小花囊、小花篮悬于帐中,可令烦暑顿消。此种做法,明末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中就有记载:“(茉莉素馨)夏夜最宜多置,风轮一鼓,满室清芬。”清人汪灏所辑的《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茉莉”条中亦述:“禁中避暑,多御复古选德等殿及翠寒堂纳凉,置茉莉、素馨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 

茉莉清暑,簪戴于发间,自唐时就是流行之举。唐栖复《法华经玄赞要集・法师功德品》云:“经言末利者,此云鬘华,堪作鬘故”。这里的“鬘”,是指美好的头发。南宋周密《武林旧事・都人避暑》中记:“(六月)茉莉为最盛,初出之时,其价甚穹,妇人簇带,多至七插”。清代李渔也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茉莉一花,单为助妆而生也”。江南的夏日,街头巷尾出售茉莉与白玉兰花串,女子将其别在胸襟,戴于手腕,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此外,炎炎夏日啜饮“茉莉花茶”可安定情绪、舒解郁闷。明代王象晋撰的《群芳谱》中记载了“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每晚采花,取井水半杯,用物架花其二,离水一二分,厚纸密封,次日花既可簪,以水点茶,清香扑鼻甚妙。”诗句“调琴独奏猗兰操,啜茗清飘茉莉香”,贴切地描述了茉莉在夏季生活中的妙用。 

北宋 赵昌 《茉莉花图》

2.艇舟观莲

六月六,亦是赏荷的最佳时机。六月“观莲节”,又名“莲诞节”,专以观赏荷花,进行与荷花相关的游艺娱乐为节日内容,盖由唐代伏日游于水滨赏荷习俗演变而来。清人张英、王士祯编撰的《渊鉴类函》中记:“唐时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并无时节,故于伏日往来风亭水榭,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新荷苞酢,曲水流杯,笙歌通宵而罢。” 

宋时六月赏莲避暑的风俗更为丰富。南宋建都临安后,帝王朝臣们亲自参与观莲、采莲等游乐活动,促进了官民观荷同乐的风尚。《梦粱录・六月》载:“是日(六月六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姿眠柳影,饱挹荷香,散发披襟,浮瓜沈李,或酌酒以狂歌,或围棋而垂钓,游情寓意,不一而足。” 周密在《乾淳岁时记》亦述,“此日游湖,蒲深柳密,宽凉之地,披襟钓水,月上始还。”

作为六月的避暑花,仕人多插荷于瓶作为文房清供以祛暑。宋杨万里有诗云:“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除了瓶供,士大夫阶层还流行咏荷、画荷、饮荷、食荷的风尚。清代松江画家陈枚曾作《月曼清游图》,在六月的画面中,画家用青蓝笔调层层叠叠涂染出了几顷荷塘。垂柳浓荫中,仕女们有的高楼消暑,有的凭栏垂钓,有的放艇清游,有的池塘采莲,船头还放有鲜插的赏莲,与人一种水上风来,莲香浮动的清凉之感。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 六月碧池采莲》 故宫博物院

三、结语

重数节日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蕴含了先民追求和谐、谋求对称的价值观念。“六月六”偶数相叠,强调的是“与自然共生”的中和思辨以及遵循顺势而为的内在规律。从六月六的光照,到六月六的圣水,兼具卫生与仪式况味的洗与晒,是在“日常与非日常”、“洁净与污染”、“有序和脱序”的阈限中,实现循环转换从而洞察生命之意义。

古老的“六月六”习俗,虽然部分已被现代社会技术消解,但其核心的文化内涵与节日精神,却可在新时期文化资源转换与利用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如各地举办的“晒书节”,可以培养大众读书、爱书的情志,通过阅读来实现内心的清凉与丰盈;“大禹祭”,可让“治水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与象征建构认同;广西龙胜瑶族的“晒衣节”,湖南苗族地区的“赶歌节”被打造成为热门的旅游节日品牌;浙江、福建等省市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晒家谱”活动,促进了良好家风的传承等等。新时代的“六月六”,正以更为多元、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式,为民众所共享并予以弘扬。

(作者方云,民俗学博士,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