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科学仍然依赖于动物如何造福人类 | 绿会国际部分享

2022-07-02 19: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译者按:当今,生态环境保护和保护大自然的动机是什么?很多保护科学家习惯拿着这样的一把尺子:大自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具体到生物物种,它们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服务,或者能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带来什么价值?

在此,笔者不仅要反问:人类为维护整个生物圈做了什么?又该如何维护生物圈?人类为使其他物种充满活力,为了其他生物的健康、恢复力和福祉又做出了什么贡献?如果我们继续只根据自然和其他物种能为我们提供的东西来评价它们,我们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它们的关系,无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们的生命也是无价的,它们的损失无法量化或弥补。毕竟,灭绝是永远的,不可逆的。它们日益增多的损失不仅威胁到我们的生存,还构成了严重的道德伦理缺失。务必认清一点:地球不是人类独享的家园,而是众生的家园!

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从世界知名期刊获悉一文《保护科学仍然依赖于动物如何造福人类 (Conservation science still rests on how animals can benefit humans)》。该文作者认为全球物种灭绝加速,学界称之为第六次大灭绝。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追求以持续增长为重点的社会和经济系统,从而导致林地和湿地等栖息地的丧失,最终造成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绿会国际部现将该文整理编译如下:

(Daisy摄)

全球物种的加速灭绝的情况是如此普遍,以至于许多专家现将其称为第六次大灭绝。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森林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空前丧失而造成的,这也是以持续增长为重点的社会和经济系统所带来的结果。

最新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会议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2年10月举行第二次会议,旨在实施雄心勃勃的措施,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最终目标是在2050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然而,在最近的一篇学术文章中,我们认为,诸如为联合国编写生物多样性报告的保护科学家机构等关键角色,继续将人类福祉放在首位。这种优先顺序可能源于以人类为中心的文化,这种文化通常认为人类与其他物种是分离的,并且比其他物种更有价值。

为了有效地解决我们的灭绝危机,我们认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或政策,这些技术进步或政策仍然深陷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假设之中。相反,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自然和其他物种的看法和价值。

人类至上

人类中心主义导致将其他物种和自然视为人类目的的对象和资源。这一假设仍然是许多人对待保护的方式的基础。

在环境科学和资源管理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反映:评估自然价值的方法是普遍以人为中心的,特别是通过成本效益经济分析。

这种方法询问给定的自然实体(如森林或动物物种)的价值,然后尝试为其指定货币价值。例如,基于碳信用交易或向未清理森林的国家付款的政策。

生物多样性科学家仍然以人为中心

第十五届缔约方会议将部分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IPBES)的工作,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气候科学家小组的保护科学家的工作。IPBES于2019年发布了最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该评估将“自然对人类的贡献”一词推广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框架,以获取不仅仅是经济指标的自然价值。

声明的目的是强调自然和其他物种“不仅仅是商品”,并强调自然对“人类生活质量”的贡献范围,包括物质和非物质贡献。

该报告试图将更广泛的环境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值得称赞。然而,我们坚持认为,其方法仍然以人为中心。非人类物种的价值仍然只是工具性的,即它们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人与自然实体之间的关系仍然围绕着其他物种帮助人类过上“美好生活”的感知效用,没有明确提及我们地球亲属的美好生活,也没有提及他们可能需要什么才能茁壮成长。

报告也没有倡导所有地球居民的固有价值。我们认为,对于任何寻求促进基本文化变革的平台来说,这都是一个严重的缺陷,这些变革是2050年实现联合国“人与自然和谐”目标所必需的。

走向生态中心保护

另一种选择是将保护科学和政策的重点从“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对人类的贡献”扩大到明确包括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我们认为,这需要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变,这是一种道德观点,其中每一物种和生态系统类型都被视为具有内在价值。

这种基于大量宗教和哲学著作的道德情感,本质上意味着非人类有机体和环境系统本身具有价值,而不仅仅是作为实现人类目的的手段。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问大自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还要问我们如何为整个生物圈和所有使其充满活力的生物的健康和恢复力做出贡献。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也会问,我们如何才能确保其他物种也拥有“美好生活”所需的东西。

从资源到亲属

动机很重要。如果我们继续只根据自然和其他物种能为我们提供的东西来评价它们,我们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它们的关系。他们的生命无价,他们的损失无法量化或弥补。毕竟,灭绝是永远的。他们激增的的缺席不仅威胁到我们的生存,还构成了严重的道德缺失。

随着COP15第二次会议的临近,必须认识到,防止生物灭绝所需的创新政策不可能完全植根于以人为中心的前提。充分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需要我们的价值观发生根本性转变,我们将其他物种视为近亲,将地球上所有多样的环境系统视为具有内在价值。

(本文仅作研究分享,不代表平台观点。)

原文参看:

https://theconversation.com/conservation-science-still-rests-on-how-animals-can-benefit-humans-184671

整理/Daisy 审核/Lucy 编/青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