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果敢亮剑!新四军如何在华中打响敌后抗日第一枪?

2022-07-03 11: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中国军视网 中国军视网 收录于合集 #讲武堂 13个

这是一支传承红色血脉的“铁军”

在血与火中涅槃重生。

蒋家河口设伏,

他们果敢亮剑,以奇致胜,

打响华中抗日第一枪。

韦岗痛击日军,

他们巧妙布阵,灵活接敌,

开启新四军抗日新篇章。

7月3日本周日17:54,《讲武堂》系列节目《胜战:中流砥柱》第八集《铁军东进》,敬请收看!

本集邀请

军史专家 卢 勇

军史专家 左月燃

历史学者 萨 苏

与主持人纪萌一同回顾抗日战争时期

人民军队留下的一场场精彩战斗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深入华中敌后战场,像一把钢刀直插敌人的心脏,用热血筑起“华中人民的长城”。《讲武堂》栏目本期节目,将走近铁军东进的滚滚洪流,去回顾新四军浴火重生、挺进江南、激战江北的壮阔历程。

▍01

蒋家河口之战——新四军抗日第一枪

1937年10月,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全部集结完毕的新四军下山集中时基本没有统一的军装,但就是这样一支装备落后的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一往无前的铁血征程。

1938年,日军侵占安徽巢县后,经常到巢湖东岸蒋家河口一带进行烧杀抢掠,新四军第4支队9团像一把利剑,直插两河交汇处的蒋家河口,在充分了解日军活动规律后,参战部队在日军汽艇的必经之地设好埋伏,痛击进入“口袋”的敌人。

蒋家河口之战只进行了大约20多分钟,我军以零伤亡歼灭了两艘汽艇上的20多名日军。胜利喜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打响了新四军抗日第一枪,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民心士气。

▍02

一场深入敌占区的巧妙破袭

为了在江南打开局面,新四军成立先遣支队由粟裕率领,挺进江南。深入江南敌后的第一仗必须打胜!那么这一仗怎么打,选择在哪里打?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粟裕把目光渐渐停留在地图上一个叫韦岗的地方。

韦岗之战前,粟裕突然接到了来自国民党第三战区的作战命令,要求新四军派一部挺进于南京和镇江之间破坏铁路。由于下蜀车站距离南京很近,这一战并不好打,但新四军仍在敌占区中秘密行动并迅速逼近下蜀车站。

▲新四军如何秘密接近下蜀车站

粟裕将部队分成三路,警戒车站中的日军及可能来援的日军,其他部队进行破路。在周围老百姓的帮助下,新四军手工破路,拆掉道钉后,还将铁轨还复搁在上面,这使日军一时难以发现。这次破路十分成功,给日军交通带来了巨大破坏。

▍03

韦岗伏击战——新四军挺进江南的第一战

下蜀破袭后,新四军迅速转移,继续向韦岗方向前进。韦岗是南京到镇江之间的交通要点,也是敌人运输车辆的必经之地,此处岗峦起伏,树木茂密,道路狭窄,是打伏击战的好地方。

粟裕在韦岗连续三次设伏,之所以能够在同一地点三次设伏,在于利用了当时的暴雨天气。由于风雨大作,后面的日军无法了解前方日军的情况,日军汽车接连进入伏击圈。在激烈的战斗中,新四军击毙了日军少佐土井与大尉。

一场干净利落的伏击战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胜利结束了。韦岗伏击战共击毁日军汽车4辆,击毙日军10余名,缴获大批军需物资。韦岗战斗是新四军挺进江南的第一战,奠定了新四军进入江南战区的基础,同时也开辟了胜利的先声。

红色铁流,滚滚向前!刚刚组建不久的新四军,在主力尚且分散,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勇敢挺进敌后,挥师皖中,进军江南,在蒋家河口首战告捷,在韦岗痛击日军,打出了新四军的赫赫威名,书写下华中抗日的辉煌篇章。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

CCTV-7《讲武堂》本周日播出

系列节目

《胜战:中流砥柱》第八集《铁军东进》

首播时间:7月3日 周日 17:54。

重播时间:下周一、周四、周六 7:58。

▍下期预告

7月10日,《讲武堂》将播出系列节目《胜战:中流砥柱》第九集《决战黄桥》,将讲述新四军在错综复杂斗争环境中打响的重要一战——黄桥决战,敬请期待!

猜你喜欢

原标题:《果敢亮剑!新四军如何在华中打响敌后抗日第一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