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复仇女神鸿门宴

2022-07-07 06: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观复虚极 观复博物馆

虚极子按:克里姆希尔德此时如同希腊神话里的复仇女神涅墨西斯,手持象征正义的宝剑和为善恶报应计时的沙漏,肋生双翼追捕凶手到天涯海角,给他降下天谴。

勃艮第骑士在哈根的带领下,护送着国王恭特沿着多瑙河一路迤逦向东而行。这一日,队伍已经进入奥地利地界,使者们在大地上疾驰,向匈奴的百姓传递佳音:今有莱茵河畔的勃艮第英雄们东来拜访。王后克里姆希尔德得到消息后,走到窗口窥探,心情复杂;国王也获悉客人们驾到,笑容满面。

▲[瑞典] 尼尔斯·布洛梅尔《草地精灵》

1850年,布面油画,115 × 143 cm

瑞典斯德哥尔摩 国立博物馆藏

克里姆希尔德带着众多侍女走出城堡迎接亲人,她虽深深地掩盖自己真实的情感,但也吻了亲人们的手,唯独没有理睬哈根。她质问他到底把尼伯龙宝物藏在何处,并要求他交给艾柴尔的匈奴国保管。哈根笑道:“实不相瞒,我已把那些宝贝全都沉入莱茵河底,即使到世界末日,它们也不会重返人间。”爱财如命的克里姆希尔德痛心得肝肠寸断,于是对所有宾客提出要求:不许携带武器进入宴客厅。哈根拒不交出佩剑,那把宝剑正是西格夫里特生前最爱的巴尔蒙剑。

▲维京时代画像石描绘了“血鹰”人祭仪式和女武神参与战斗的场面,公元7世纪

瑞典哥特兰地区

▲《尼伯龙人之歌》手抄本C,公元1220-1250年

德国卡尔斯鲁厄 巴登州立图书馆藏

克里姆希尔德睹物思人,既悲且怒,但同时也察觉出对方是有备而来。哈根带领两名先锋仗剑进殿,匈奴人就像观看猛兽一般盯着这几位远道而来的武士。那座大殿坐落在王后寝宫对面,哈根傲慢地端坐在长椅上,将长剑横在膝头。黯然神伤的克里姆希尔德质问哈根当年是否谋杀西格夫里特,哈根并不想狡辩,当场供认不讳。

▲[德] 阿尔弗雷德·雷特尔《复仇女神涅墨西斯》

1837年,布面油画,95 x 48 cm

俄罗斯圣彼得堡 冬宫博物馆藏

克里姆希尔德此时如同希腊神话里的复仇女神涅墨西斯,手持象征正义的宝剑和为善恶报应计时的沙漏,肋生双翼追捕凶手到天涯海角,给他降下天谴。王后一见哈根如此怙恶不悛,便恳请匈奴人为她报仇,要哈根血债血偿。但艾柴尔认为此时动手不妥,一来对方势单力孤,哈根也已皓首苍髯,匈奴人恐胜之不武,有辱英名;再者匈奴王还要假惺惺地宴请一番异国他乡的客人,把勃艮第国王恭特引出来。

▲莱茵河畔的尼伯龙人大厅

德国北威州柯尼希斯温特龙岩山

艾柴尔在大殿内大摆筵席款待恭特,恭特率领一千将士步入宴会厅。钟鼓馔玉,玉液琼浆,大快朵颐虽然痛快,无奈这是勃艮第人最后的晚餐。夜宴结束,勃艮第人被安排到另一座宽敞的大厅里休息,那里为勇士们准备好了宽大华丽的卧床,床上铺的是精致的阿拉斯毛毡,还有阿拉伯绸缎缝制的花边褥垫和用白鼬皮与黑貂皮做的被子。然而,勃艮第人从这温柔乡里察觉出不祥之兆。哈根自告奋勇为众人站岗放哨,让大家安心去睡。果然,夜深人静时几名匈奴刺客悄悄地靠近大厅,被警惕的守望者击退。王后暗杀的计谋未能得逞,于是又生一计。

▲[德] 阿尔弗雷德·雷特尔《勃艮第人和匈奴人吵翻》,约1840年,版画

翌日清晨,勃艮第人和匈奴人同去教堂礼拜,竞技表演中勃艮第骑士一枪刺穿了一名不自量力的匈奴人,引起了一阵骚乱,但艾柴尔又一次平息了一触即发的争斗。艾柴尔陪同客人回到宴会厅,席间王后偷偷地收买人心替她报仇,正直的大臣都不为所动,只有匈奴王的弟弟被她许下的金银财宝和江山美人说服。随后,克里姆希尔德命人把年幼的太子带进宴会厅,众人交口称赞太子天生英武,唯有哈根阴阳怪气地预言这个男孩即将遭遇末日,浇灭了艾柴尔好不容易高涨起来的兴致。欲知小太子的吉凶祸福,请君静听《尼伯龙人之歌》最终回。

原标题:《复仇女神鸿门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