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点评上海高考作文题:有嚼劲儿有余地,对考生体现出善意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2022-07-07 12:3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刚刚揭晓。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作文题如何把握?从何角度切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邀请了多名专家进行点评。

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黄荣华:作文题思考人生不同形态

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黄荣华表示,这个题目思考人生的不同形态。

题目尽管只提供两种形态——小时候的发问形态,长大后的结论形态,但事实上包含了无数的形态。任何一种人生形态都是人生的常态,只是不同的人生观有不同的人生态的认知。

结合创造人生、审美人生来看,一生都处在发问状态的人,可能成就更富有创造性的人生,更具有审美意义的人生。这样的人生也是永葆赤子情怀的人生。

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开:题目简约明确,较容易切入

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开表示,看到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为考生而感到一阵轻松。“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往往更看重结论”,是一个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观察——“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则是对这种观察的不同思考。

这个题目简约而明确,较容易切入。选择“担忧”或“觉得正常”,都是可以的,似乎没有“正确性”的负担。因此,写作的关键是言之有物,逻辑合理,自圆其说。这个作文题给出了一个明确框架,不设置陷阱,不暧昧不清,不搞口号和形式主义,其实质是不为难考生。

以往的高考作文题,最可怕的“惯例”是逼迫考生“审题”。“审题”这个词听起来就令人感到可怕,小小年纪的写个高考作文还得小心翼翼,要拼命地避开雷区,哪里碰到高压线就全盘皆输了,大热天的挥汗如雨真是太难了。这次作文题却没有明显的雷区,对于考生来说这个题目是体现出一定善意的。或许是命题老师的善意,不愿意为难因抗疫而延期一个月、不得不在酷暑当中迎考的考生们吧。有具体成长的经验教训,有具体的成长记忆,有长大过程中的困难与欢欣,都是可以在写作过程中直接调用的。

对于考生来说,这种题目起码是有内容可写,而不必发空乏议论,不必强说一些大话和套话。既然“审题”不难,内容比较容易贴实,那么最终看作文质量的,就是学生如何调动自己过去人生经验和积累,如何更好地表现自己的语言能力了。当然,不是空发议论,不是堆砌好词好句,不能完全依靠套路写作文(靠套路大多数都是中等评分吧)。真实、自然、准确地表达,是最好的语言。

复旦附中语文正高级教师王希明:注重思辨,充满哲理

复旦附中语文正高级教师王希明认为,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一如既往地重思辨,又充满哲理气息。缺了思辨,哲理便会空洞,没有哲理气息,思辨往往又会面目可憎。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写出好文章。

今年的作文题有一定审题难度,有嚼劲儿但又不至于咬不动。关键短语是:喜欢发问、看重结论。核心问题是:你觉得小时喜欢发问长大后重结论这一现象,是否正常?不管选择写是否正常,都要说明理由。

以下问题比较重要:为什么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为什么人们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为什么从喜欢发问转变为看重结论了?这种转变是否合理?有何弊端?我们应该怎么做?

作文题不直露、有余地才能有韵味儿。直露,就容易喊口号,缺了语文味儿,没有美感。没有余地,考生就往往以华美的词藻加上泛滥的材料表达题目早已说尽的道理。

这个作文题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结论,“谈谈你的认识”也是非常友善的引导语,没有强行规定方向。这就意味着有余地。它关联的是人的成长,与教育问题、与社会的功利浮躁之风都有关系,可扩展性很强。

何况写的又是人生哲理相关内容,对学生来说这是非常友善的题目。人人有话可说,人人都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感悟,这就可能写出韵味儿。

上海中学语文教师刘晓惠:相信今年阅卷现场会佳作频出

上海中学语文教师刘晓惠分析认为,相信考场学子拿到此题应会心一笑,场外众多题目关注者则会怦然心动,也相信今年阅卷现场会佳作频出。这无疑是道好题!

首先,题意清楚明晓,不会产生审题偏差,人人都会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理可议,“老少皆宜”,考场学子能以平和的心态自信从容落笔,正常发挥。再者,题目显而不浅,易而不单薄,关键词和核心概念有丰富的内涵和可拓展的外延,发问是好奇,是探求,是天真,是率真。发问的对象是天地自然、规律本真,是人情爱恨、是非曲直,于个体发问中个性在养成、见识在增广、观念在形成、人格在塑造。于社会如牛顿苹果树下之问、瓦特壶盖跳动之问,带来了科技革新社会进步,抑或是打破了旧俗陋习,颠覆了陈规积弊。因而面对长大后注重结论,有人会担忧。而长大后往往注重结论,是不能发问、不敢发问,还是不会发问、不需发问,也有充分的探讨分析空间。

此外,命题有良好的区分度,能体现出考生的思想深度,对小时到长大的生命历程有怎样的审视。对题意的追问能让考生越探越深,进一寸有一寸的奇妙。顽童大了为何不愿再追问?我们批评大人不再充满好奇,不再思考本质,但不能否认,直接从结论出发,在很多时候的确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我们不会再去从0和1,与或非(计算机术语)来构造计算机的世界,而是直接享受最新的电子设备带来的便利;数学家们通过前人已经证明的结论去攻破更为艰深的数学谜题。人类文明的发展建立在传承之上,我们并不比千年前的古人在生理上有着明显优越的智力,只是人类文明的车轮不用一次次碾过重复的车辙,才能一往无前。顽童大了没那么笨,当巨人愿意用肩膀助我们一臂之力,我们又何必总从山脚下攀登?

再审视结论:结论虽能帮我们省去很多的工作,却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让我们放下一颗求知和探索的心。真正的智者并非不愿发问,而只是不再盲目发问,他们理解了结论是发问的结果,但不是发问的终点。苏轼修堤烧肉,他向工匠和厨师学来结论,并用以造福百姓;苏轼却又仰卧赤壁江上,向天地发问,是因为他知道内心的安宁要靠自己求索。何也?熟记已有的结论能让你在人类文明已有的疆域内畅行,但对于那些文明的先驱与开拓者,面对着蛮荒的前路,能帮助他们的只有一颗继续发问与探索的心。巨人可以让你站在他们的肩膀上,但若是想去更高的高处,只能靠你自己出发。

高考乃国之公器。一道文字朴素的题目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生哲思,能改善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精神长成,启示学子注重人品素质,思考生命价值,关注国家发展、人类命运。这样的题目多多益善。

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考题保持了上海的风格和特色

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表示,今年的上海考题很平实,很语文,很有味道,保持了上海的风格与特色。

我们写文章尤其要注重“价值判断”,要有价值追求。首先要呵护孩童好奇心探究欲,不但要保护,还要激发。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成年人来说,批判性思维很重要,我们依然需要保持和追求一种想一探究竟的好奇状态,追求多问一个为什么的情怀,不能人云亦云,凡事不加思考。这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

写此文应该观点鲜明,不要犯“假辩证”的毛病。所谓“ 假辩证”指的是,结论也重要,过程也重要,质疑也重要,看上去四平八稳,其实什么也没说。学生应该针对某一方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避免庸俗的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

这道题其实不但紧紧地联系现实,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思辨性,并且也是人才观的一种思考,要人们思考教育应该是怎样一种状态,人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上海市上海中学语文教师俞超:莫因“结论”,清零“发问”

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在低幼年龄段孩子为主的课堂上,举手发问的非常多,而且问题五花八门,气氛活跃。而在大中学生为主的课堂上,学生或默默倾听,或静静笔记,鲜少热烈发问的场面,气氛凝重。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刻板印象,就如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

又一个亲切的好题。“海派”作文题,从来不会让你失望。学生走出考场第一句话就是,今年的作文题挺简单的。“海派”作文题从不故作高深,它总是从生活中而来,考生会感觉到即便是凭着自己的生活阅历也可以明白,甚至可以驾驭。但是其中还是深藏着一些高于日常经验的理性的深邃的思想,关键看我们的考生们善不善于去挖掘了。

这个题目的核心关键词是“发问”与“结论”,对这个大话题进行收缩限制的短语是:”小时候”“喜欢”、“长大后”“看重”。这些限制性信息会引导考生集中思考其中的原因。但是到这里为止,还只是停留在客观的研讨,更加值得深究的是后面带着非常浓厚主观色彩的那句话:有的人担忧,有的人觉得正常。“担忧”与否背后是价值判断:对于这个现象,你认为是利还是弊,何以有利,何以有弊,怎么办。而且在这个价值判断背后,实质上是与我们遇到的社会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面对这个题目,人们的直觉是:孩子之所以喜欢发问,是因为好奇,长大了就不太爱问了,因为懂得多了,不好奇了。大家几乎都会从“好奇心”、“求知欲”这些角度去研讨。我认为这是对的。而且我相信大家也都会从真实的年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然而其实事情并不简单。第一,发问的一个目的诉求就是求得结论,随着年龄增长,理性驱使下,长大后的人们发问的这一层功利主义目的更加强烈;第二,看重结论是成年人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第三,发问其实也未必需要一个结论,它只是一种困惑、疑虑、忧患的表达。不过,孩子除了懵懂之外,还有对于既定结论的不理解、不认可,长大后的看重结论,除了希望解决问题,干成事情外,还有不愿费神烧脑的思考追问,满足于现成结论的“躺平”“懒汉”想法。如果这成为了一代长大了的孩子的共同取向,那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了,因为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气氛,一定是由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的人们所组成。一个充满思考力的社会,即便是老年人,也当有少年人的发问精神,一个暮气沉沉的社会,即便是少年,也懒得去追问。

屈原在《天问》中向上天连续追问了一百多个问题,辛弃疾词《木兰花慢》仿效“天问体”,问道:“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这两位先哲问的不是苍天,问的是人类,问的是人生,问的是他们自己。

我们的考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时候,其实也都是在向人生和自己“发问”,然后又由自己书写下一个个有趣的结论。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