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姽婳词》看贾宝玉思想的尖锐

2022-07-08 19: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作者

归途如虹

《姽婳词》是《红楼梦》里一首非常特殊的诗。这首诗是贾宝玉写的一篇“命题作文”。

贾政觉得姽婳将军带领女将们为报答恒王而前去和流寇们厮杀的故事“风流隽逸,忠义慷慨”,于是认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歌功颂德的题材,为了向朝廷表明“圣朝无阙事”,就要求贾兰、贾环和贾宝玉各写一首《姽婳词》,以表彰“姽婳将军”的忠义之心。

贾兰和贾环是严格地按照贾政的要求在写的。贾兰写的“捐躯自报恒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贾环写的“谁题忠义墓,千古独风流”都充满了歌功颂德之意。

贾宝玉的《姽婳词》则不一样,贾宝玉写《姽婳词》不是为了满足贾政的颂圣之心,而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满腔悲愤。因为在贾宝玉看来,“姽婳将军”的故事是一个悲剧。

原本,贾政希望贾宝玉写的是一篇赞歌,可是贾宝玉却用这首《姽婳词》尖锐地批评了满朝文武。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这几句诗可谓直率而辛辣。贾宝玉猛烈地批评了在关键时刻畏首畏尾,除了惊慌失措之外毫无办法的朝廷众人,甚至连高高在上的“天子”都成了贾宝玉所批判的对象。在贾宝玉看来,正是因为这些懦弱无能的官吏没有治理好国家,才使得林四娘这样的女子不得不走向战场。在“誓盟生死报前王”的林四娘面前,那些掌握了权力的人是多么的荒唐可笑。

贾宝玉笔下以“姽婳将军”林四娘为代表的女将们都是如花似玉,应该被珍惜呵护的女子。她们“叱咤时闻口舌香,霜矛雪剑娇难举”,并没有因为习武而泯灭其女性特征,依旧是那样地秀美娇柔。

可是,正是这些女子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报答恒王之情而做到了“艳李秾桃临战场”。她们清楚“胜负自然难预定”,却选择了奔赴战场,可见她们对恒王的一片忠贞之心。

在贾宝玉看来,林四娘等人的香消玉殒是让人悲哀的。“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实可伤。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这几句诗情感强烈,将贾宝玉内心的惋惜悲凉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贾宝玉所写的不是一曲歌颂“圣朝无阙事”的赞歌,而是一曲沉郁的挽歌。他悲哀的是美的被毁灭。《姽婳词》是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我为四娘长太息,歌成馀意尚彷徨”才是贾宝玉的心声。

第三十六回里,贾宝玉对袭人明确表达过自己对“武死战 ”的不满。而这首《姽婳词》则将战争的残酷体现得触目惊心。“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是多么阴森可怖的画面啊!这当然是贾宝玉的想象。在贾宝玉心中,战争的结果就是这样悲惨,白骨森然,鬼气弥漫,一片凄凉。

在贾宝玉笔下,恒王在流寇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他“一战再战不成功”。这让人想到了贾宝玉对“武死战”的讽刺:“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贾宝玉之所以为林四娘等人的牺牲而扼腕叹息,是因为在“纷纷将士只保身”的情况下,林四娘等人的牺牲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可见,贾宝玉的《姽婳词》并不是一首替朝廷褒奖林四娘的忠义之心的作品,而是一首表达对战争的控诉,对满朝文武的批判,对林四娘等人的哀悼的挽词。

可见,贾宝玉在经历了晴雯等人的悲剧之后,内心更加叛逆了,对那个腐朽黑暗的世道更加痛恨了。即使在父亲贾政面前,他也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悲愤抑郁之情,完全违背了贾政让自己写诗的初衷,酣畅淋漓地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之后,在《芙蓉女儿诔》里,贾宝玉更是将胸中的怒火喷射了出来:“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钳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可见,贾宝玉内心多么愤慨。

当然,贾宝玉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借文字宣泄内心对黑暗世道的不满。他是没有丝毫力量去反抗,去改变“浊世”,去拯救“末世”的。他在写完《芙蓉女儿诔》之后想到的是去找林黛玉和袭人,继续沉溺在温柔乡里。

贾宝玉越是看透世道的不公平,就会越发沉溺于温柔乡。当然,这也是一种反抗,不改变自己,不随分从时,就是贾宝玉的抗争。只不过,这样的抗争未免有些消极,体现出一种无路可走的无可奈何。

原标题:《从《姽婳词》看贾宝玉思想的尖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