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寿”后服务:去世后我的社交账号何去何从?

2022-07-08 17: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出生于千禧之年的尤牵挂是一位互联网原住民,自童年开始,他便在互联网中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互联网也持续记录着他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将他的人生历程储存在云端。越来越多的社交账号,也让尤牵挂看到了自己在数字世界的众多分身。

尤牵挂的“数字分身”

这天,尤牵挂突然收到一条弹窗:

“21世纪末将有高达49亿脸书生理死亡用户,远远超过届时还活着的用户……”

尤牵挂不禁开始好奇:

“当我离开人世,我的账号和里面的内容会被如何处理?”

1.从数字足迹到数字遗产

尤牵挂的担心不无道理,对于互联网的强烈依赖意味着我们每天有庞大的数据在网络中产生和存储。仅以百度网盘为例,2020年人均网盘数据存储量超过200G,95后人均超过1TB,成为名副其实的“云端青年”。

我们试着记录尤牵挂在一天中留下的的数字足迹,大致推算一个普通人一天内产生的数据量。

日常生活中一次浏览、一条转发、一句评论、一个点赞都成为人们在互联网世界留下的数字足迹。全球每天的数据将以491EB/天的速度增长,为满足旺盛的数据存储需求,每两年就会有约100个新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建成。与庞大的数据生产相对的,是用户去世后数据的去留问题。

《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写道:“除非你是数字隐士,否则一定会留下数字足迹,除非我们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去消除它,否则总有一天,无论好坏,这些足迹都会成为我们的数字遗产。”

数字遗产是“自然人死亡后留下的以数字信息方式储存在载体中的数据”,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指在互联网中产生的个人信息或者通过社交活动产生的信息记录,如网络社交账号信息等;

另一类则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比如 Q币、游戏装备、微信钱包等。

在微博#数字遗产#相关话题下,我们筛选出212条评论进行编码,发现隐私、继承、无所谓、保留、注销、自主选择等关键词位居前列。

针对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上曾有up主历时2个月花费4位数为自己的数字遗产立下遗嘱,此举引发评论区热议。有人提出家长忌讳谈论死亡的态度,也有人想将自己的账号密码记录在纸上交给父母,有人更在意游戏装备的继承问题……通过对206条评论进行词频分析,我们发现“账号”的处理方式备受关注。

对此,我们面向90后和00后发布了以“你想如何为自己的社交账号处理后事?”为话题的小调查,共计回收113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占49.6%,女生占50.4%,借此探讨年轻人对待数字遗产的态度。

2.删还是留,这是个问题

调查发现,约四成人对社交帐号的归处并不在意,关心自己社交账号的人则在删还是留的选择中产生了分歧。

“如果有一天我出了车祸,走在马路上不幸被车撞飞,我也一定要在空中先清除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才能放心地昏倒在地上。” 这个段子很好地概括了年轻人选择清空数据的心态。

调查中,七成的人认为数字分身与现实的自己存在差异,其中超半数介意社交帐号受到亲朋好友的关注。在介意的人中,有 24%的人选择直接屏蔽。社交平台为用户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场所,很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都被保留在数字空间。强调边界感、重视隐私安全的年轻人不希望将最真实的自己袒露在他人面前,即使是最亲密的家人朋友。

网络账号上的数据除了代表隐私,还是人生节点的记录者—几张图片、几句文字就是一段经历。这些碎片化的记录或许没有经济价值,但可以成为追思的寄托、回忆的载体,这种纪念价值让很多人选择保留数字遗产。

除了坚定的“删”派和“留”派,一些年轻人对数字遗产的态度非常矛盾。调查显示,对自己数据持清空态度的人中,七成不舍得删除已逝好友的社交痕迹。人们一边希望消除自己的数据,一边重视他人留下的足迹。数字遗产的多面性让年轻人又爱又恨。

无独有偶,在《2018数字死亡报告》中,自己的社交账号保持可见的重要程度低于看关心之人的账号,以Facebook为例,只有20%的人认为去世后自己仍保持可见很重要,但却有超过50%的人认为看关心之人的账号很重要。

是否想要被保持可见,意味着我们的数据需面临留与删的问题,当谈论“删”还是“留”时,大家关注的是哪些数据呢?

问卷显示,大家最想要保留的是平时记录生活的照片、视频和社交帐号数据。小木说:“我将不舍得删的数据做了备份,每一张照片都是人生的重要见证,我希望在我死后有人看见照片还能回忆起我的存在。”小李表示,她把微博当作一个可以随心所欲表达自我的秘密日记,她希望这些喜怒哀乐可以被保留下来。

3.删还是留,该怎么做?

无论是“删”还是“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1)清空痕迹,或许你需要“互联网棺材”

互联网留存的个人数据庞杂且分散,人们一般会选择格式化或者恢复出厂设置的方式来删除数据。但这并非万无一失,市面上一些软件具有恢复数据的功能。在淘宝上搜索“数据修复”“数据恢复”等关键词,好评率100%的“数据修复”类店铺超过1万家

数据修复技术的发展让彻底删除数据的难度加大,同时当意外来临,人们并不能得到充足的时间处理数据。为了满足突发意外需要清空痕迹的需求,有人提出了“互联网棺材”概念:

“互联网棺材”是一款让死者能在生前对自己互联网账号数据进行预处理的产品,有死后自动发布讣告、通知好友、数据删除和密码托管等功能。用户所有的账号数据都会保存在“棺材”内部,更改需要密码,方可进行操作。若用户死亡,需要输入死亡证明编号将“棺材”设定为“已逝”状态,然后内置的人工智能会进行后续操作。

“互联网棺材”在目前只是美好畅想,如果你真正想要决定自己数字遗产的去留,还需问过法律和平台。

(2)保留数字遗产,谁来决定?

在对微博话题#去世后社交账号如何处理#的筛选中,我们发现“法律”“平台”“判断用户去世”“协议”“告知好友”“意外”等关键词成为网友的关注点。

在问卷中的问题“你希望谁来为你的数字分身”处理后事?”“在你去世后,你会选择把自己的社交账号的数据留给别人吗,如果想,留给谁”下,近六成被调查者希望自己来处理社交帐号的后事,其中的四成想把它们留给指定的亲人或朋友。同时也约16%的人考虑到了法律及平台的制约,在此约束下,近半数人并没有选择把账号留给别人。

希望保留账号给指定的亲人朋友,这就涉及到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考虑到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已经把它们写进了遗嘱。在《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1)》中,21.75%的90后在遗嘱中提及虚拟财产,这些虚拟财产除了虚拟货币、支付宝余额等“硬资产”,还包括微信、QQ等处于模糊地带的“软资产”,其中微信、QQ这样的社交账号成为大多数人的牵挂。

从法律上来讲,数字遗产的确可以被解释进遗产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公民其他合法财产”的表述为数字信息成为遗产留下可能。

《民法总则》第127条提出“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虚拟财产正式被纳入法律保护范畴。

但国内关于数字遗产继承的法律还比较模糊。当前《民法典》对于虚拟财产的范围界定以及继承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像游戏账号里资金这种比较好判定为财产的动产按照相关手续可以被继承。而情感价值大于经济价值的数字遗产在继承时可能会面临立法空白的困境。为数字遗产立遗嘱的up主在视频中表示,她也只能将部分数字遗产指定给父母好友进行继承。

国外相关法律也侧重对有经济价值的虚拟财产进行保护,对其他数字遗产的界定并不明确。例如《德国传媒法》对网络财产的相关问题进行规制,被继承人去世后其具有金钱价值的数字遗产的财产权会得到法律的保护,保护期长达十年。日本对虚拟财产有明确规定,将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装备、角色等作为财产加以保护,认定其有独立的财产价值。

除了法律问题,账号的归属权也是影响数字遗产继承的重要因素。

各平台的互联网用户服务协议包含对账号所有权的规定,但用户协议篇幅普遍较长,平台也没有用醒目方式进行提醒,因此很少有人细致阅读。且协议一般在注册账号时弹出,用户必须点击同意才能使用软件。这种看似有选择实则近乎唯一性的协议,几乎排除了数字遗产继承的可能。我国几款使用率较高的媒体平台均在账号继承方面设置了限制:账号所有权属于公司,用户仅有使用权,且不得以任何形式赠与、借用、转让或以其他方式许可他人使用。

被誉为“数字遗产第一案”的“埃尔斯沃思遗产案”就是一位父亲向雅虎请求继承儿子的邮箱账号,以获取儿子留下的文字和照片。但这个请求被雅虎以侵犯逝者隐私为由拒绝,无奈之下,父亲将雅虎告上法院。法院最终判定,雅虎可以坚持不让父亲继承儿子账号,但需要将邮箱内的信息刻录光盘交给他。换言之,法院支持了平台拥有“访问信息”类数字遗产的所有权,而出于人性化考虑间接满足父亲的心愿。

除了法律和归属权,平台的寿命也会影响数字遗产的继承。“如果平台都消失了,更谈不上保留帐号了”,有人提出这样的担忧。网站和app本身就具有更新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如果平台都没了,谈论数字遗产的继承也就失去了依托的载体。很多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站因为各种原因被市场淘汰,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以下因各种因素导致消失的网站,平均寿命为8.4年,约为人类平均寿命的九分之一。

虽然数字遗产的继承体系存在很多问题,但随着人们对它越来越重视,许多平台也相继发布了一些更具人文关怀的措施。

2020年,微博发布“保护逝者账号”的公告;2021年,苹果在“数字遗产计划”中提出用户可以指定其遗产联系人访问iCloud账号并传输用户存储的数据;年轻人活跃的哔哩哔哩也在2022年对“纪念账号”进行升级,用户可以自行选择自己账号的处理方式。当选择权来到自己手中,你会如何处理自己的哔哩哔哩账号呢?问卷显示有62.8%的人愿意将自己的账号设置为纪念账号,并保留账号内的全部信息,这将成为为互联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置身数字时代,数字遗产的处理已经成为每个人面对的问题,人们对于数字遗产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死亡理解的折射。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的同时,也通过立遗嘱、设置纪念账号等方式正视死亡。

人的生命有限,但数字遗产的存在为生命带来新的延长。它可能会消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满足人们保留记忆的愿望、泄露某些角落的隐私……尽管现在的法律和措施不能为数字遗产寻找到一个合乎心意的去处,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有一个更健全的方案帮助我们与死后的自己达成和解。

你想如何处理自己的数字遗产呢?

数据来源及参考资料:

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1)》

2.《国家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0)》

3.《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伊莱恩·卡斯凯特(英),张淼 (译)

4.《我国数字遗产继承法律问题探析》冯泽媛

5.《年轻人开始在互联网里找墓地了》DT财经 https://mp.weixin.qq.com/s/te8s21J5QkrvQMu8siP5CQ

6.《百度网盘八周年数据报告》

7.《数据时代2025》

8.《人类究竟产生了多少数据》中国科学技术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198430380072894&wfr=spider&for=pc

9.《2018数字死亡报告》

10.《图片“互联网棺材”走红,于死亡中窥寻生命之歌》知著网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4128.html

11.《互联网公墓(1994-2021)》https://mp.weixin.qq.com/s/LH5NswbLKJeDLK7kNThXqw

作者团队:周静 陈柯榕 许飞扬

指导教师:卞清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融合媒体报道》课程专栏

作者联系方式:383713261@qq.com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