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弗兰基的蓝色琴弦》:整夜络绎而来的唱歌的男孩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17-12-07 09:26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这首歌献给那些男孩,他们整夜络绎而来。拎着纸板琴盒,里面装着温柔的吉他,你是否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保罗·西蒙”

《弗兰基的蓝色琴弦》的扉页上如是写道。该书由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出版于2015年。2017年11月,《弗兰基的蓝色琴弦》中文版由北京新经典出版。阿尔博姆是作家,亦是电台主持,电视评论员。迄今为止他已出版多部作品,其中纪实作品《相约星期二》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31种文字,在中国畅销很多年。

米奇·阿尔博姆

《弗兰基的蓝色琴弦》中,阿尔博姆将笔锋对准了音乐。在成为作家之前,他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成为一个音乐人。这本书中,他将数不清的在音乐方面造诣极高的艺术家的经历和作品编织进主人公弗兰基的生命,也对音乐方面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极为考究的引用和阐释。这方面来说,《弗兰基的蓝色琴弦》像是作者为自己营建了一所音乐的苑囿,猫王、披头士、滚石乐队等均在他的笔下和弗兰基相遇:弗兰基顶替猫王上场表演;偶遇汉克‧威廉斯;为小理查德即兴谱曲;给莱尔·洛维特指点迷津,用自己的才华影响他人,改变世界。那些已经消散在历史中的故事和那些原本出现在枯燥的曲谱或者是音乐专著中的术语在故事中再次鲜活。

小说中的故事结构也都是用音乐来做关联。如写弗兰基和奥罗拉的爱,作家将二人的交往写作四个乐章:快板,快速而活泼的开始;柔板,缓慢的转折;小步舞曲/谐谑曲;3/4拍的小步回旋曲。这四个乐章概括了他们爱恋的一生,他们有过快乐、痛苦、迷惘、希望与失望,最后经历必然要经历的结局——死亡。

“每个人此生都会加入乐队。有的通过友谊,有的因为恋爱,有的通过邻里、学校、军队。在参加的每一个乐队中,你都会扮演一个独特的角色,它会影响你,你也会影响它。”《弗兰基的蓝色琴弦》写了弗兰基一生的诸多片段,而“每个人都会加入乐队”则是比喻人生在不同阶段要扮演不同角色,但是做了更为浪漫化的处理。

《弗兰基的蓝色琴弦》以弗兰基漂泊和不断失去的一生来揭示着命运的真相:极具才华的吉他手在战火中出生,被丢弃在河中,被救后开始学习吉他,之后流浪他乡,拥有一把六根琴弦有魔力的琴,之后成为巨星大放异彩,又在人生巅峰中消失。

全书共六部,基本对应琴弦的六次变化,同时也是弗兰基人生的六个阶段:E弦(孩童)、B弦(少年)、G弦(青年)、D弦(壮年)、A弦(已过盛年)以及低音E弦(老年)。

每一根琴弦变蓝,都代表着他人生的某种转折:第一根琴弦变蓝时,他跟随强哥去了美国,结束了在英国码头的乞讨生活。第二根琴弦变蓝时,他终于与自己的挚爱奥罗拉重逢。第三根琴弦变蓝时,他救了汉普顿垂危的生命。第四根琴弦变蓝时,他用吉他为朋友艾利斯挡下一块致命的弹片。第五根琴弦变蓝时,他看到杀害老师的凶手阿尔伯托中枪死去。第六根琴弦变蓝时,他宽恕了何塞法——这位与他命运交织的修女,同时也与自己的人生达到和解。

李商隐有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以琴弦做引,谈及现实与梦境的流转与内心的怅然,一千多年以后一个外国作家同样在琴弦上做文章,阿尔博姆赋予琴弦某种超现实的力量,以一个又一个几乎是戛然而止的宿命一般的结局来谈命运的无常。李商隐诗中尚有一些朦胧和多义性,而阿尔博姆的故事则更加果决和愀怆。

如他写抛婴:“有一会儿,他安静下来,她的脸色也柔和下来。但是随后,远处教堂的钟声响起,他又号啕大哭。她往后一甩头,也发出一声尖利的哭号。她将婴儿抛入河中。然后拔腿就跑。”

写爱:“我(达琳·洛夫)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遇到了将要嫁的男孩。……当然我没有嫁给弗兰基。我四十年没有再见他。但是当我听到他的死讯时,过去的一切汹涌而回。你永远不会像十八岁时那样爱上一个人,暮色四合,在沙滩上,赤着双脚。”

写死亡:“他就在那里,躺在棺材里。……此人旋律已终,只是吊唁他的人不远万里而来,为他再添几个小节,作为某种尾声。”

《弗兰基的蓝色琴弦》并不是一个愉快的故事,或许在很多细节处有狡黠的、让人一笑的情节,而终究因为扛着“人的一生”而难以举重若轻。

音乐人姚谦在谈到这本书时说:“这本书基本是用拍电影的角度来写的。他定好了背景音乐,且音乐里的角色也愿意加入到这个书的故事里。作者写作时打破了自叙,而是用了三个角度:一个是对白,重要对白是用接近剧本对白的写法来完成的,另一个是神的角度,以全知全能的角度来写,还有是以纪录片的方式,当事者进来,来讲述我跟主角发生的事,然后再把它打散重新编排。这就像好莱坞导演拍电影的方法。而且时间跨度又非常大,跨了大半个世纪,甚至最后几场戏来到亚洲,来到菲律宾。”姚谦认为某种程度上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加长版的《阿甘正传》。

有趣的是,这本写作于2012年,出版于2015年的书中的诸多情节和最近上映的一个电影——《寻梦环游记》不谋而合。

《寻梦环游记》中小男孩米格也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吉他神童,他在冥界中遇到了被“歌神”德拉克鲁斯毒死的乐手埃克托。在《弗兰基的蓝色琴弦》中,弗兰基的音乐启蒙老师也是被谋财的乐队的鼓手阿尔伯托害死。

因为害怕弗兰基被伤害,盲人老师和朋友康加鼓手按照弗兰基养父的嘱托找到了一笔钱款,送走了弗兰基以后,盲人老师满心悲怆:“他无言以答,只觉得胸中如吉他音箱般空空荡荡,他伸出手,摸到康加鼓手的肩膀:朋友,谢谢你帮助我……”

但是对方只是飞快地将手滑进他的衣兜里,偷走盛钱的丝绒袋子。“别客气,”阿尔伯托说,“再见。”然后,他一把将盲人推下山岩。

《弗兰基的蓝色琴弦》中写到诸多这样的人生中的真相,比如感情的不堪一击:为图财可以将一个可怜的盲人一把推下山岩;养母也因为觉得负担把啼哭的孩子抛向冰冷的河流。

《寻梦环游记》中有一只无毛狗,它在现实的世界流浪,并成为米格的好朋友,到了冥界,这只狗则是米格的“灵魂引渡者”,米格去到哪里这只狗都陪着他。

《弗兰基的蓝色琴弦》中,无毛狗也在弗兰基的一生中充当重要角色。当还是婴儿的他被丢到河里时,就是这只无毛狗把他从河里拖出来,之后狗又在沙丁鱼场出现,分散了士兵的注意力。到了底特律,无毛狗又再次出现在孤儿院外称为弗兰基的好朋友。

弗兰基长大后,狗也越来越老。“有些曲子,需要你重新从头开始演奏;有些曲子,你从来没弹对过。可一旦一曲结束,你便无能为力了。那条无毛狗纵身跃入河中,游走了。”这是无毛狗最后的结局。

“正如乐队正常遭遇的一样,大多数乐队都会解散,因为距离、分歧,或者死亡。”《寻梦环游记》中截取了人生的一小个片段,并制造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美好的冥界去安放和延续人的灵魂。但是《弗兰基的蓝色琴弦》则是从一个人的出生讲到死亡,中间穿插着报复、仇恨、欲望、爱与和解,没有一个可观可期待的彼岸,我们像看一只蜡烛在燃烧,它会因风徐徐地动,会偶尔有火星溅出来,但是最终是带着一生的波澜走向寂灭。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