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大国发院马骏:转型金融可支持煤电和其他高碳企业低碳转型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2022-07-09 14:27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煤电转型任务艰巨、资金需求量巨大,需要转型金融机制发挥重要的支持与引导的作用。然而,当前煤电行业仍陷于大面积亏损,为煤电企业转型提供金融支持是否会承受较大压力和风险?

7月8日,在“转型金融报告发布会:支持煤电企业低碳转型”上,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北大国发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联席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回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的上述提问时表示,在转型问题上,煤电企业未来可能会出现分化。有一些煤电企业是有意愿转型、有能力转型的,如果能够给它们金融资源和政策的支持,它们很可能会转型成功。同时,转型金融的参与还可以为这些转型企业带来所需要的其他资源,包括人才、技术、更好的激励机制,也包括与政府谈判过程中获得政策优惠的一些筹码,如向清洁能源转型所需要的土地、新能源指标等资源。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煤电企业都能够转型成功。马骏说,有些煤电企业的股东可能会考虑在两三年后退出,一些煤电企业的设备设施处于淘汰状态,也没有意愿再去投资到新能源或者进行低碳化改造等,还有一些煤电企业面临人才缺乏、治理结构不当等其他瓶颈,它们可能不适合转型,即使得到金融支持,转型也不一定能成功。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不管是银行还是股权投资基金,要有判断力,要能够真正识别那些有意愿、有能力、可能转型成功的煤电企业,然后去辅导他们、帮助他们获得比较低成本的资金、政府配套的政策支持,包括新能源指标、土地指标等方面的支持,把一些看上去还有困难,但是有意愿、有转型潜力的企业做成转型成功的案例。”马骏称,如果针对这些有意愿、有转型潜力的煤电企业提供融资,同时帮助它们做好转型方案和落实机制,风险不会太大,银行的坏账也能控制住,股权投资者的未来收益率还可能会很高。

转型金融的需求规模或比绿色金融需求规模更大

近年来,中国绿色信贷市场快速发展,2021年中国绿色信贷增长达33%,绿色债券发行量增长170%。截止到今年3月底,中国绿色信贷市场存量已经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全世界第一。而在过去六年里,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累计发行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排名世界第二。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绿色基金已超700只,许多其他类型的绿色金融产品也纷纷涌现。

在绿色金融市场快速蓬勃发展的当下,为什么还需要转型金融?

对此,马骏表示,传统绿色金融注重于支持“纯绿”或者接近“纯绿”的项目,而高碳行业转型活动无法能得到充分支持,这就导致了三个后果:第一,企业缺乏资金支持就无法购买新设备,无力引入新低碳技术,从而导致企业转型延迟甚至失败,或将影响“3060”双碳目标实现;第二,缺乏资金支持的企业转型失败则可能导致企业破产,造成银行坏账和投资者资产价值下降,形成金融风险;第三,企业发生倒闭会裁员,抬高失业率,或会影响社会稳定。

马骏指出,当前绿色经济活动在GDP中的比重只占到10%左右,余下90%的经济活动都有一定的碳排放,它们也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转型的非绿经济活动;一类是不可转型的非绿经济活动。对于可转型的非绿经济活动,如果资金到位,企业有技术、有意愿进行转型,同时也有政府政策支持,那么就可以成功转型。从规模上看,可转型的非绿经济活动可能会远大于绿色经济活动,因此,对可转型经济活动的转型金融需求规模也可能会比绿色金融规模更大。

利用转型金融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双碳”

“建立转型金融框架的目的,就是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高碳经济活动(包括企业、项目和金融资产)向低碳与零碳目标转型。”马骏表示,当前国内在转型金融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包括可持续挂钩贷款、可持续挂钩债券以及低碳转型债券等等。

谈及目前转型金融市场实践所面临的问题,马骏提出了五点观察。第一,当前缺乏对转型金融的权威界定标准,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与组织都在制定标准,缺乏标准和标准不一致可能会导致“洗绿”风险增加;第二,转型金融披露目前还缺乏明确要求;第三,转型金融当前的工具较为单一,目前主要是债权类工具,像可持续挂钩的债券和贷款,其他的工具还很少见;第四,政策激励没有完全到位,像碳减排支持工具、地方政府担保贴息等政策激励机制还没有充分运用到转型金融当中;第五,“公正”转型等前瞻性的观点还没有充分体现在现有的市场实践当中。

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马骏表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正在起草G20转型金融框架,这个框架将包括五大核心要素:界定标准、披露要求、金融工具、激励政策以及公正转型。国内也在全力推进我国转型金融体系的建立,未来需要监管机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高碳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转型金融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我国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

可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

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联合发布了《转型金融支持煤电企业低碳转型的机制研究——以山西和内蒙古为例》(下称“《报告》”)。

《报告》建议中央政府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将煤电行业转型纳入重点支持范围,通过债权或股权投资,为煤电企业低碳转型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监管部门与电力行业主管部门应合作制定符合我国双碳目标的煤电转型路径及相应的煤电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报告》建议商业性金融机构尽快提升气候风险管理意识与能力,积极开发既有低碳转型效益又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转型金融产品,包括转型贷款、转型债券、转型保险和转型基金等,并通过设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与转型效果;积极运用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提供的低成本资金支持煤电企业进行低碳转型。

《报告》建议煤电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转型目标,确保目标符合可评估、可报告与可核查(MRV)的要求;制定企业层面的转型战略,提升碳核算能力与数据质量;通过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等方式,主动向公众、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等披露企业的转型目标、转型战略及落实情况等。

    责任编辑:周頔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