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惠姐话你知 | 为什么蚊子总爱咬你?这些驱蚊产品真的安全吗?

惠州女性
2022-07-11 17: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夏天来了

在享受“小啤酒小烧烤”的同时

也迎来了和蚊子“相爱相杀”的季节

那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蚊子总咬我???

很多小伙伴都会选择

一些驱蚊产品来击退“蚊子刺客”

近期市面上

出现了一些五花八门的防蚊产品

号称“无毒” “纯天然”的驱蚊产品

真的安全吗?

下面 小惠姐为你解答……

在线下超市,像驱蚊液等驱蚊产品外包装上都印有“微毒”字样,不少市民对此心存疑虑;而在线上电商平台,像驱蚊手环、驱蚊贴等宣称“无毒”“纯天然植物精油”的产品深受新手父母追捧。

那么“微毒”的驱蚊产品对人体有害吗?“纯天然”的驱蚊产品又是否靠谱呢?

权威意见:

具备防蚊驱蚊功能产品

都应按农药进行管理

对于商家宣称“以植物提取成分为原料,具备防蚊驱蚊功能”的防蚊贴、 防蚊液、驱蚊手环等产品,农业农村部此前发文确认:

如果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

但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宣称有驱蚊功效的驱蚊手环、驱蚊贴的生产厂家均未进行农药登记。

“纯天然、无毒、有效驱蚊”或名不副实

对于那些号称“纯天然、无毒、有效驱蚊”的驱蚊手环和驱蚊贴等产品,是否名副其实呢?

市民在超市里挑选防蚊驱蚊产品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曾对驱蚊贴、驱蚊手环进行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的35批次样品中有13批次检出有害物质,其中7批次检出驱蚊酯,5批次检出甲苯,1批次检出甲苯和二甲苯,与商家宣称的“天然、无毒、安全”不符。

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也曾对驱蚊手环和驱蚊贴做过检测。该院购买了驱蚊手环10批次,驱蚊贴10批次。这些样品选择源于前期消费情况调查结果以及各大电商平台消费者关注度高、销量较好的驱蚊手环和驱蚊贴产品,其中只有2个产品达到有效趋避效果。

医生:“植物萃取”不等于“安全”

对于驱蚊贴、驱蚊手环的产品包装上宣传“非农药/不含农药”“植物精油配方”及“不含避蚊胺”等信息。皮肤科医生李祥子表示,所谓的“纯天然”并不一定可靠。“驱蚊胺是公认的安全有效的驱蚊成分,反而是一些所谓的‘纯天然’‘纯植物’产品,市民要留心,‘植物萃取’不等于‘安全’。

电蚊拍

李祥子表示,驱蚊产品的有效性可能因人而异,建议大家使用公认的、含安全驱蚊成分的产品。“可以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电蚊香、驱蚊喷雾等产品,如果是孕妇和婴幼儿,优先选择蚊帐、衣物、电蚊拍等物理方式驱蚊。”

对于蚊子、驱蚊、防蚊,

你可能还有这些疑惑:

蚊子为什么总能

“悄咪咪”地叮了我们,

却又不被我们发现呢?

O型最容易招蚊子?

给蚊子包掐“十字”有用吗?

到底哪些人才是蚊子眼里“行走的大餐”?

今天,小惠姐为你全揭秘!

关于蚊子的这些“传说”都是真的吗?

“蚊子血型说”没有科学依据

影响蚊子“下嘴”的,不是血型而是气味。相比于给人鉴定血型,蚊子更喜欢的,是容易出汗又爱喷香水的黑衣服酷guy。

蚊子包越挠越痒是真的

抓挠蚊子包会刺激组胺的不断分泌,让人越来越痒。

给蚊子包抹口水不能止痒

人的口水中99%都是水,抹口水和抹水的效果差不多,对于止痒没有实质作用。(快讲给奶奶听)

给蚊子包掐“十字”有用吗?

有,但不完全有。掐十字包是靠痛感压制痒感,暂时有一点点作用。不过,把皮肤掐破感染就得不偿失了。

蚊子爱叮咬这些人

二氧化碳呼出比例较高的人群更容易被蚊子发现,蚊子能够在50米外就感知到这类人群;

基础代谢率较高、新陈代谢旺盛的人,出汗多,更吸引蚊子;

大量饮酒,尤其是饮用啤酒后,汗液中含有酒精以及代谢形成的乙酸等酸性物质,也会吸引蚊子;

孕产妇人群代谢率比较高,总体比正常人多呼出20%的二氧化碳,因此更招蚊子;

穿着深颜色衣服的人群,如穿着黑色、紫色、大红色衣服的人,更容易招蚊子。

防蚊,哪些方法最管用?

这些防蚊方法有效:

1、平时要对家里易积水的角落进行清理和打扫,及时清理垃圾,使蚊子不能产卵滋生。

2、勤洗澡注意个人卫生。

3、安装纱门纱窗,睡前可在卧室喷洒驱蚊剂或使用电蚊香、电蚊拍(注意用电安全),也可以在睡觉时使用蚊帐。

4、外出时尽量选择穿浅色长袖衣服和裤子,裸露的皮肤涂抹驱蚊花露水、防蚊液等。

原标题:《小惠姐话你知 | 为什么蚊子总爱咬你?这些驱蚊产品真的安全吗?》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