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网评多地养老金“告急”:若不行动,不保证风险不会蔓延

光明网
2017-12-10 21:39
绿政公署 >
字号

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问题日渐切迫。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6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5058亿元,比上年增长5717亿元,增长19.5%;基金总支出3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6041亿元,增长23.4%。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从各地情况看,有13个统计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而黑龙江省的累计结余已为负数,赤字232亿元。

赤字的烦恼、“穿底”的风险,叫人为老有所养问题捏了把汗。不过,理性认识养老金支付能力,先得看到两个基本点:一是,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并不算大。据报道,在党的十九大“满足人民新期待 保障改善民生”记者招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现在养老保险基金每年大概当期结余有40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4万多亿元,可支撑16个月的发放。这16个月,足以酝酿出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

二是,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亏空的现象未必会转相染易。比如黑龙江省的养老保险现状,其实有其历史必然性。黑龙江省既有重工业国企扎堆而致的“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因素,亦有青壮劳动力“孔雀东南飞”后抚养比逆变的现实肇因。亏空早已欠下,宕机只是个时间点而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曾表示,黑龙江是现在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最困难的一个省份,它的抚养比是1.3:1;广东的抚养比最高,是9:1。这种经济性失衡的问题,其实一定意义上是养老保险非全国统筹状态下的制度失公。

总的来说,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区域性“穿底”,既不能代言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命运,亦不能推而广之到其他地区。但它扎扎实实为养老金支付能力提了个醒:若再不采取科学而有效的行动,“穿底”风险未必不会呈现蔓延态势。就比如说,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当时人口抚养比是5:1,而今已经持续下降到2.8:1。世易时移,事异则备变。

当前,在北欧高福利国家几近破产的世界语境下,在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3亿的现实背景下,如果我们还畏首畏尾地在政策上纠结、在得失精确的利益上算计,“狼”或许真的就要来了。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最后一只靴子该早日落地,这是区域公平的第一步,亦是化解燃眉之急的关键一步。据称,考虑到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难以一步到位,2018年将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央调剂制度。由此,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终于有了具体方案,不过,要化解地方“小九九”与全国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显然还要在推进力度和推进举措上更为雷霆。

现在,改善养老保障三个支柱的内在关系已成为基本共识,“生娃养老”“国家养老”这些口舌之争应止歇了。放眼全球,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应该在养老保障中各自具有合理的比例。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少数舆论曲解其为“甩包袱”,这是个误会,丰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的养老保障思路,只是来得有一些晚,而企业年金的补充养老保险,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是强大的“第二支柱”。因而,人们对养老保障三支柱有基本认知,是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前提共识。

解决养老金支付能力问题,说到底无非开源节流四个字。划拨国有资产、入市保值增值、提升覆盖面等,是“开源”;延迟退休、适度降低待遇等,是“节流”。眼下来说,“开源”的痛感和相对难度应该较小。

古人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托底养老金支付能力不能再纸上谈兵了,钱的问题,不要指望完美决策来让各方皆大欢喜——民生为大、秩序为上,这是基本的底线。如果继续推诿扯皮、韧性博弈,关键性节点一过,小麻烦也许会迁延成大问题。

 (原文题为《养老金支付能力不能再坐而论道了 | 光明网评论员》)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