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育茶话会001期|如何通过“构建联系”方式开展美育活动

2022-07-14 1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芭莎公益慈善基金 ,作者小芭

芭莎公益慈善基金.

由《时尚芭莎》杂志社发起,在“芭莎明星慈善夜”十年成功的基础上,2013年9月5日由国家民政部批准,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下设立的公募慈善专项基金。我们拥有最具潜力的公益项目,最头部的合作资源,更有热爱慈善事业的优秀团队。

美育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开展美育活动?”

相信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疑问

美育茶话会001期

小芭邀请到了安静老师

和大家一起来聊聊“美育”那些事

01

美育茶话会是什么?

美育茶话会是“芭莎·课后一小时”美育公益项目教师培育计划线上培训四大板块——知美育、懂美育、会美育、思美育中的内容,项目组希望通过持续性的、接地气的美育内容输出,帮助乡村教师理解和掌握“泛美育”相关的理念,通过美育理念和价值、美育教师发展以及美育课程设计理念等主题培育课程与活动,让参与的乡村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持续为乡村美育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每期茶话会的主题基于邀请到嘉宾的自身经历与专业背景调整,希望能拉近与乡村老师、美育教育工作者的距离,更具有代入感并引发彼此间的共鸣。

001期主题:

什么是美育?如何通过“构建联系”的方法开展美育活动?

扫描上图二维码观看茶话会回放

02

什么是美育?

什么是美育?在每个人眼中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更鼓励大家形成属于自己的对于万事万物的理解和认知。每个人对不同事物的审美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当他发现这些的时候,他就发现了自己的独特点,他也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美育是人的课堂,最终的成果是人,最后塑造的也是人,它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

美育大家说:

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审美活动和理性美学教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于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

——《维基百科》

“the intersection of aesthetics and education offers space to understand how the study of perception, sensuous experience, beauty, and art provide the potential for learning and human emancipation.”

美学与教育的交叉,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是如何通过对知觉、感官体验,以及对艺术和美的研究,将人类的学习能力和独特性更好地激发出来的。

——《牛津词典》

“……学生必须对何为美以及何为道德上的善有敏锐的辨识力……”“……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艺术技能。”

——爱因斯坦,《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1952

“越是普通越是平凡的东西,如果洞察到了它的美,它将带给你非常独特的感受。”

——安静

向下滑动查看

与会老师们的分享

03

怎么开始?

安静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了以“觉察——观察——构建联系&审美——思考——延展”逻辑而总结的美育的特点,通过“觉察”我们生活中细微处的美好,比如“光斑”“水面的波纹”,在觉察到这样一种美好的存在后,我们会发现一种崭新的审美体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世界万物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美”不是唯一的,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经验、受教育水平、所在环境的不同,我们看见的“美”也不一样,也是我们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进而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美”与“丑”的认知,就会对“美”有向往和想要靠近的意愿。

不同视角下的自然创作

相同的场景,我们通过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取景框去观察,看见的“美”也是不一样的。

04

万物皆可展开的美学教育

安静老师通过解构“一颗青柠”,深入浅出地引导参会老师们通过对于一颗青柠的觉察,用眼睛观察形状、细节,再用全身的感官去体验青柠,然后给青柠起一个专属的名字……经过这样的流程,青柠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青柠与我们之间构建了独特性的“联系”的体验。如果我们和“青柠”能建立这样独特的联系,其实我们和万事万物都能建立独特的联系,一旦和世界有了联系,那么美学教育的展开就顺其自然了。

一旦产生了联系,美学教育就可以展开。

以《石头的故事》为例。

石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孩子们为石头创造的家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非常简单的美学活动,引导自己或者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美”。

比如:

发现生活中的“外星人”

奇特的云彩

树叶的纹路

红色的物件

同一个字在不同地方的呈现......

05

乡村美育老师Q&A

Q1:我是一个没有美育专业知识的乡村老师,我应该怎样去上美育课程呢?

老师可以先从自己所在的环境开始,去觉察如何通过一些基础的认知方面的改善,去给孩子们提供不一样的觉察体验,可以从“觉察——观察——构建联系&审美——思考——延展”的路径去逐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进而带领孩子们发现身边的美,自己与万事万物的关联。

Q2:乡村孩子美育基础薄弱,遇到难题时会出现“我不会”“我不知道怎么做”的反馈,这个时候需要怎么办?

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相关的创作和展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站出来扮演“丑角”,从老师的身份去引导孩子们勇于表达、敢于表达。不存在会与不会,也不存在好与坏,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属于自己的,是独一无二的。

Q3:学校该如何激励美育老师?美育老师如何让学校看见自己的付出?

学校、老师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说过的话负责,让老师、学校看得见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在学校营造有趣多样的美育活动、美育课堂(美育作品展、美育比赛、美育故事分享等),通过美育将校园内外的人、事、物联系得更加紧密。

与会老师们的分享

感谢所有老师和小伙伴们的参与和支持

期待我们一起通过“美育教育”

拉近我们和孩子们与万事万物的距离

接下来项目组将会定期组织各式各样的线上活动,也欢迎老师们向小芭反馈相关的建议、需求,项目组会积极回应!

-

监制:CY

责编:哲Zhe

撰文:“芭莎·课后一小时”项目组

点击链接,一起聆听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网易云音乐联合出品,李晓林先生作词、郭思达先生作曲、王晰先生演唱的《一个都不落下》乡村振兴公益歌曲。

原标题:《美育茶话会001期|如何通过“构建联系”方式开展美育活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