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 ,为不忘初心和砥砺奋进打call

澎湃讯
2017-12-12 15:3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编者按:12月12日下午,《咬文嚼字》评出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在这个榜单中,既有“不忘初心”和“砥砺奋进”,也有网友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打call”;既有互联网经济的两大关键词“共享”和“流量”,也有引发网络车祸的一个词——油腻。关于这十个年度流行语,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一、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即不忘本意、不忘初衷。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大会主题的关键词。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忘初心”由此迅速流行开来,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中。

二、砥砺奋进 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指磨炼。砥砺奋进,即在磨炼中奋勇前进。自2017年6月起,为了迎接十九大召开,各地响应中央号召,开展了以“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用各种形式展现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我国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科技进步、文化教育、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砥砺奋进”准确地概括了以往五年的成就,生动地描绘了中华民族的形象,迅速流行于各类媒体上。

三、共享 共享,义为共同享有、共同享用。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人们从住宅到公交站台、地铁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共享”是互联网技术、移动支付技术日益成熟条件下的新的经济模式。“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等一系列与“共享”有关的产物纷纷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有报告显示,至2020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将占GDP的10%以上。“共享”一词的流行,体现了社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社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四、有温度 2017年5月8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大会报告中指出,上海未来五年要成为人文之城: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有温度”这个有着细腻感觉的词语,此后逐渐流行开来。它的意思是让人感受到热度、暖意,含义由物理层面扩展到了人文层面,和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契合。“有温度”的流行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化建设中的人性化要求。

五、流量 “流量”本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渠或管道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量,或是通过道路的车辆、人员等的数量。在互联网时代,“流量”也指在一定时间内网站的访问量,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所耗费的字节数。明星大腕显然能让网站访问流量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流量暴增。从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开始,娱乐圈频频用“流量”来形容那些粉丝多、人气高、影响广、商业价值大的明星。这里面既有市场层面的客观描述,又隐含着公众的文化评价,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词语。

六、可能XXX假XXX 2017年1月,网络上出现一组调侃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表情包。此表情包由“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我可能拿到了假试卷”“老师可能划了假重点”等句子配上各种苦恼表情符号组成,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可能XXX假XXX”的句式便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快速传遍朋友圈和微博。“假”本指不真实的、伪造的等义,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这个句式中,“假”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使用效果不佳、违反常理、不合预期,是一种主观感受。人们用对“假”的埋怨、指责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七、油腻 “油腻”本指“含油过多”。2017年10月24日,有网友发了一条微博谈“中年男性去油腻步骤”,立即引起网友热议,“油腻”因此引爆网络。随后,冯唐、高晓松等在各自的微博上发布博文,谈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油腻”的走红,反射出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后,对如何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反思。现在“油腻”的含义进一步扩大,油腔滑调、世故圆滑、不修边幅、邋遢不堪等等,都可称“油腻”。

八、 “尬”常用在双声联绵词“尴尬”中,一般不单用。“尴尬”指处境困难,不易处理,或行为、态度不正常、不自然。 台湾有“尬舞”等词,“尬”作“比、斗”解,“尬舞”的意思是斗舞、比舞。“尬舞”等传入大陆后,人们接受了这种词语形式,却仍把“尬”理解成 “尴尬”,“尬舞”便成为“尴尬地舞蹈”的意思。由此“尬”独立使用,成为新的流行用法,如“尬聊”“尬唱”“尬煮”“尬谈”等等,其中的“尬”均是“尴尬”的意思。

九、 怼,读作duì,义为怨恨,引申指凶狠。在河南方言中,“怼”音duǐ,表示收拾、冲撞。作为网络流行词的“怼”源自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在该节目的第二季中,某嘉宾被“收拾”了一顿,满怀委屈地问教官:“这就叫被怼吗?”教官便探讨了一番“小怼小进步,大怼大进步,不怼不进步”的“理论”。“怼”因此渐渐流行起来,人们用它来表示故意找茬、反抗、反对等意思。后来其义扩大,进一步衍生出“比拼”“竞争”等含义。

十、打call “打call”一词源自外语,call在英文中是“喊、叫”的意思。“打call”最开始的意思是演唱会现场观众疯狂喊叫,后指跟随音乐的节奏,用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者互动。进入我国后,其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开来,也用来表达对某人、某事、某物的支持和赞成。

其他入围条目

1.撸起袖子加油干

2.鄙视链

3.XX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4.扎心了,老铁

5.对标

6.操作(令人窒息的操作、骚操作、还有这种操作)

7.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8.小姐姐/小哥哥

9.皮皮虾我们走

10.你有freestyle吗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