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回声 Echo|郑若荔:从不觉得媒介应该有边界

2022-07-15 17: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1839摄影奖组委会 1839摄影奖

欢迎大家收听1839摄影奖播客【回声Echo】,这是我们开启的一档全新栏目,主要是希望持续性的关注曾经入围1839摄影奖的具有创作力的作者,希望透过他们观察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动态。第一季,我们会陆续推出六期节目。

主持:胡梦南

制作:张悦 施阳

音乐:yellow-eel

本期时间轴

07:05

NFT于传统摄影

对于自己这样,对传统摄影感兴趣,并想继续就这个方向进行艺术实践的人而言,NFT可以让数码图像的收藏更规范化。在没有一个非常权威的机构做代理、担保的情况下,购买数字图像作品的藏家,只能通过两个人的信任来判断他买的这幅作品,而NFT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艺术作品的交易、市场规范的建立及市场的良性循环有益。

08:35

平静下的暗涌:焦虑与困惑

《片刻平静》是自己的毕业创作,正逢疫情回国,整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太好的事情发生,也经历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自己有非常多的困惑,也是借这些作品了解这些事件,尽可能的解开自己的困惑,同时也减轻一些焦虑的情绪。

焦虑的减轻是因为专注于自己手头的事情,好像没有那么焦虑了。

困惑源于不知道答案,即便很多事情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了解的越多,看待事情的方式越是中立和谨慎。在创作中找到了生活的出口。

19:18

媒介不一定需要被定义

创作时对图像/摄影本体有困惑,《片刻平静》这组作品也曾被批评炫技。但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意义,要找到它。从来不觉得媒介有边界,不太介意,相对媒介,更看重语言的准确性,媒介不是太大的问题。

19:18

媒介不是太大的问题

自己从性格上更喜欢去拓展,从来不觉得媒介有边界,不太介意,也不一定需要被定义。更看重语言的准确性,说这个事情,挑一个最适合它的,自己也最擅长的媒介去做。

21:09

社交媒体上的平行宇宙

不知道从哪听过一句话“社交媒体的头像是人的第二张脸”成为了《一位微信网友的两年头像考》的创作动机。后网络时代,每个人其实有很多身份,屏幕内外不同的身份组成了平行宇宙般的生活。

26:37

雕塑更像一个动词

相对于一个媒介的名词,更愿意将“雕塑”理解为一个动词。譬如博伊斯的社会雕塑其实就是一个动词,自己把博伊斯当作学习的榜样。

32:33

艺术家能为乡村做多少事?

我们这代人没有乡村经验,是去学习的,也是去了解今天的中国的乡村是什么样。驻地的创作要和今天的乡村生活联系起来,也更想做些对当地产生影响的作品。

郑若荔,1994年出生于成都,1/8客家人, 艺术家/独立美陈导演/后网络居民/土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临时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2021届硕士研究生,现生活工作于互联网和深圳。一直试图用创作回应个人在当下的种种困境,关注后网络艺术、消费主义和土味文化等话题。

《废话集》,艺术微喷、微漆,尺寸可变,2016

《废话集》,艺术微喷、微漆,尺寸可变,2016

《片刻平静》,图像、视频装置,综合材料 (图片输出于纱网布、经纬布、绢丝、油画布、透明胶片、灯片、美术纸、转印材料,电视机、游戏机外壳、透明PVC布、彩条布、LED灯、冷光线、镜子、砖头、牙条、 防晒网、锡箔纸、树枝、放大镜片、摄影架、无声警报灯、仿真植物等),尺寸可变,2021

《⽆题》(《图像的泥沼》系列),艺术微喷、丙烯,40*60cm,2021

《⽆题》(《图像的泥沼》系列),油画布微喷、丙烯、铁丝⽹,30*30cm,2021

《花坛》(《图像的泥沼》系列),铁丝⽹、油画布微喷、LED灯牌,75*60cm,2021

《图像的泥沼》系列,综合材料,尺寸不一,2021

《一位微信网友两年间的头像考》,图像装置,泡沫胶、毛绒球、塑料石头、亚克力UV打印、木条、LED灯条、米粒灯,0.3*4m,2021

《在戈壁的十天,我依旧在和网友聊天》,图片、装置及行为,尺寸可变,2018

《在戈壁的十天,我依旧在和网友聊天》,图片、装置及行为,尺寸可变,2018

概念拓展:

1)NFT

NFT:Non-Fungible Token的缩写,即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类似比特币,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密,实际载体却是非同质艺术作品的代币。NFT原理既是:图片、音频、音乐的数码信息,通过哈希算法进行处理,生成一段字符串,并且不可逆。即不可以通过字符反推出源文件是什么,再附上拥有者的信息,既是一个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作品。

通俗的来说既是:我花钱成为了这个图像唯一的认证主人,你可以盗用,但对你来说没有经济价值。

2)Meta(即元宇宙)

Metaverse:由Meta+(uni)verse组成,直译为超越宇宙,实际意思则是描述互联网未来迭代的概念词,指打破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局限,借助元宇宙的概念去开拓一个共享的虚拟空间。

Metaverse产业链由七个部分组成:体验、发现平台、创作者经济、空间计算、去中心化、人机交互、基础设施。

元宇宙只是一个较为初级的概念,其演进到终极形态就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实现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无缝交融。未来不仅仅是游戏,社交、教育、生活、工作等各行各业全都能嵌入到这个高拟真的虚实交融世界。

3)博伊斯 社会雕塑

约瑟夫·博伊斯(1921年-1986年),德国著名行为艺术家,其作品包括雕塑、行为艺术,主张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代表作《如何向死兔子讲解图画》、《油脂椅》等。博伊斯认为:艺术并不只是艺术家的作品,它应该具有社会革命性力量,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唯有艺术的手段,才能和平的推动社会发展。在此意义上,博伊斯宣称「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不应该孤立存在,每个人从社会机体内部去模塑社会雕塑,从而改善生活的世界。

对于“社会雕塑”,我们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巨大的雕塑,每个人都是可以雕塑这个社会的艺术家。

“1839摄影奖”是一个由个人发起的纯民间奖项,以摄影术诞生之时为名,既回溯摄影的本体属性,也强调以跨媒介的开放姿态对其延展。面向全球高校华人在校学生,旨在检验国内外高校华人学生创作和艺术训练中的认知与判断,邀请知名策展人、出版人、研究者、批评家、艺术家等组成评委会,整个评选和工作团队零报酬。评委会基于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判断,选取具有独立精神和艺术潜质的作品,以期推动和提升高校学生在创作中的独立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以专业评论、展览等方式加以推广,将全球高校正在成长中的华人学生创作近貌介绍给公众,进而推动国内外学生摄影创作的经验交流和生态互补。

发起人:董钧 联合发起人:海杰

秘书长:白茜 项目协调:罗凯

英文翻译:姚芳媛

实习生:胡梦南 施阳 张悦 张晨玥

原标题:《回声 Echo|郑若荔:从不觉得媒介应该有边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