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陈兵 胡洪侠:怎么样的思考写作,才能自渡渡人?| 活动预告

2022-07-17 17: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活动预告

历史与故乡:谁在时代的弯弓中一箭双雕?

嘉宾:马陈兵 胡洪侠

历史与故乡,在时空两个向度为人生提供精神栖居之所。

得益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推助,上世纪六七十代至本世纪二十年代这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宛如巨人乍开百石之弓,由封闭落后向高速发展急遽转变。人生的上半辈子与这个时代大致重合的人,如离弦之箭,如满天鸣镝,虽御风而行而多不由自主,满眼风光却恍如隔世。怎么样的博弈折冲,思考写作,才能一箭双雕,自渡渡人?

潮汕籍历史学者、作家、艺术家马陈兵壮岁辞乡,远活江南,游学四方,在历史与故乡两个向度自将磨洗,成果斐然。近年连续出版多部史学专著《提头来见:中国首级文化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古杀十九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人中吕布:中国养子文化史》(三联书店即出)《出南朝记》(读库策划,新星出版社即出)等。今年1月,其追忆家乡并通过方言词语梳理潮汕文化的新书《潮汕往事 潮汕浪话》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并获得广泛好评。

同为如箭离弦的远活者,祖籍河北的作家、书评人、藏书家胡洪侠从易水河畔的慷慨之乡南下深圳,创办《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周刊,2006年创办“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并主持多届评选,用读书活动深刻影响了特区文化建设观念的改变。

谁在时代的弯弓中一箭双雕?7月16日,两位“远活者”将在“中国最美书店”深圳壹方城覔书店煮酒论道。现场并举办马陈兵先生新书发布与签售活动,参加活动并购买马陈兵书(《提头来见》《古杀十九式》《潮汕往事 潮汕浪话》三本)者,可获马陈兵先生手捏青花泼彩玉瓷主人杯一个。未能到场的书友可在活动海报上扫码看直播。

【作者简介】马陈兵,笔名野马,历史学者,作家,艺术家。潮汕人,壮岁游学江南、江汉、巴蜀,客居杭州十二年,2020在景德镇开设瓷艺工作室。个人微信公众号:异史氏。

在《读书》《人民文学》《词刊》《天涯》《北京文学》《南方周末》《西部》《作品》《星星》《浙江诗人》《博览群书》《民族文汇》《品位·艺术空间》等刊物发表文学艺术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在杭州、广州、北京等地举办“猫民代表”“过隙·有猫”个人书画展及插图展;出版有《提头来见:中国首级文化史》《带着花椒去上朝:古杀十九式》,即刊有《人中吕布:中国养子文化史(上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周旋之死:出南朝记》(读库策划,新星出版社)。

*文章节选自《潮汕往事·潮汕浪话》(马陈兵 著 三联书店2022-1)

潮汕人怎么喝路易十三

文 | 马陈兵

常常,故乡稻浪金黄,低树青黛,远处江海际天,无限蔚蓝;偶尔,故乡是一片金亮金亮琥珀红。

我非作诗,我想起酒——洋酒:干邑蒸馏烈性葡萄酒,以及它们布在乡党之口的品牌或指认:人头马、大将军、轩尼诗、路易十三、蓝带、金花、长颈,乃至无上李察……

一部潮汕的历史,就是“道统”与“盗统”你中有我、移步换形的交互史。我由海盗思及曹操,由观沧海想到莱芜渡;我在土豪、剑客与豪情逸兴,精鄙与优雅,性情与功利的交织中,闻到牛田洋、广澳湾海风中路易十三、杯莫停的醇香;儿时的红泥小炉炭响泉沸,我从工夫茶的氤氲香气,想到外地人鲜能体验的“围鹅夜酒”,想起汕头市区长平路那食客川流错踵的通宵灯火夜粥摊档上冷不丁就出现在某张简陋餐桌的轩尼诗臂握战斧商标,甚至是那法国巴卡拉玻璃厂手工打造的顶级水晶玻璃酒瓶。

从甜酿喝到药酒、果酒,八竿子奈果打着个星期日痛风,本来该打住,转说茶——是个潮汕人都天生默认,茶才是潮汕的炊烟、潮人的里子和血液——可我那被激活的故乡记忆竟自动开启魔幻,如万花筒不断旋转,由蓝而黄,而褐而朱,而琥珀,一点菩提,泊入赤霞,澄于金亮。我突然就明白,今日写潮汕浪话,扪摩潮人气质、潮汕味道,已然绕不开色如琥珀的陈年洋酒。前朝旧日猪仔悲歌、水布传奇、侨批音书以至红头船、暹罗米、风油精、咸水表层层叠叠的模糊影像之上,是新变、矗起的海岸楼群、高速铁路、跨海大桥……今日之浮世绘里、名利场中,人们推杯换盏,壮怀逸兴、言笑晏晏或真或伪,亦正亦邪,而澄海鹅肝、普宁豆干们已在干邑玉液、北美冰酒的舌尖化蝶,潮阳麻叶、潮州打冷也每与飞天茅台、五粮水井、剑南泸州们物色亲近。

如是?如是,如如是。

静言思之,从前潮汕之非酒国醉乡,既缘省尾和暖,亦因国角人贫,善茶刮胃(嗜茶而茶性消食过甚,腹中油荤尽而饥),研酒乏镭(钱也),并不说明潮汕人缺少野性,临杯无量,与酒不亲。

宋明以降,潮汕社会虽形成以儒家礼教为主导的乡村治理系统,发展出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然天风涛海一直是族群底色、文化精神、地缘活力。潮汕与海外——主要是东南亚的商贸与移民自成循环,非海禁迁界、闭关锁国所能遏止。

消极而言,行船走马三分命,尤其在大陆文明绝对强势的封建王朝,每视巨洋为盗薮,海商如寇倭。讨海过洋的族群,正当借酒壮气,食死浪歇(吃光拉倒),今朝有酒今朝醉。

积极而论,海洋文化崇尚冒险,掷杯煮海,不主一成,不囿一地一国,五洲四海一碗酒。山有穷处,水无尽头,“一条水布下南洋”“食到无,过暹罗”,实要有“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晋书·何无忌传》桓玄评刘毅之语)的血勇垫底。故以精神气质论,潮汕人必能破立,敢赌好饮。

改革开放不久,汕头“浮”成经济特区,一大批胆子大、无顾忌、脑筋好的九窍兄、活头弟、破家仔利用政策空手套白狼一夜暴富,“早上踏轮框(踩单车),下午把罗离(lorry, 意为货车)”,一下子有了夜夜笙歌、千金买醉的条件。这种情形,当时在同为首批特区的其他城市,再后来随着开放深入扩大,在东南沿海地区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以至各地渐次上演,不过势头递减。

富贵侈靡与情色娱乐亦并不简单,它有赖于场景构建与物质呈现,是道具、物料、话语体系、享受方式等多种元素的配置组合,必然体现历史积淀、文化认同、审美趣味、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区别,正如一部《红楼梦》少不得大观园的结撰之功。法国的红磨坊有别于英国乡村酒吧;同是赌城,美国拉斯维加斯与中国澳门各有特色。

在这场盛大“浮景”与感官体验中,快意恩仇的潮汕人可谓全面崇洋,领头的正是洋酒。研酒败家?没有的事,君不见:酒起歌响,子孙大发展!酒怎么喝有派头(拉风、体面),上浪险(最拉风,最厉害)?越过白酒黄酒,无视茅台五粮,喝直接由米酒、药酒进入洋酒时代,乃不二法门。然洋酒三千,潮汕人亦只取一类一瓢,国门一开,乡亲们就直扑那片法国顶级葡萄产区古老的橡木桶窖藏数十百年甚至数世纪的“生命之水”而去,根本不管不知伏特加、威士忌、龙舌兰、杜松子……初期甚至连自然发酵的“红酒”——低度葡萄酒都不被待见。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这曾经广为流传的广告金句,我怀疑它是把潮汕人设定为潜在第一听众与市场受众,因为那时香港、潮汕两地的“人头马”消费量绝对占到干邑在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的大比例。几十年洋酒喝过来的老家兄弟说,一款俗称为“人头马大将军”的,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最先进入潮汕市场的干邑酒,等级不高,不好喝,但在当时谁能喝上这个酒,就属啖了头口汤,上顶浪裂,死绝浪险。

这样一个问题无疑更属典型案例,更有故事:潮汕人怎么喝路易十三?

潮人喝酒,一炮干邑(作者友人、潮汕资深饮客随手所摄)

潮汕人怎么喝路易十三?曹孟德当引为知音,击节叹服;孙大圣摘了仙桃,正赶来会饮。

潮汕人怎么喝路易十三?法国酿酒师会一个个气死过去,又笑活回来。

潮汕人怎么喝路易十三?恐怕顶尖的葡萄酒鉴赏家、波尔多旧贵族,也未免边骂娘边垂涎。

江浙沪的世家小姐精致大爷们就此见识“海边粗鲁”:瞧,这群三代打鱼吃土的没教养土豪!竟把干邑当糟烧!

北京大院里那帮见过世面的权贵子弟听说,当先鄙夷鄙夷,然后像《老炮儿》中的主角一样,穿上他爸当年缴获的鬼子军大衣,挎上日本军刀,打个飞的,跑来参局。

最高兴当然是酒商,而最难忘怀,则是曾来潮汕喝好喝爽并被洋酒“壮烈”过的远方朋友。

“路易十三”(Think A Century Ahead)不仅是人头马,也是所有干邑美酒中仅次于李察的顶级酒。此酒由法国夏朗德省科涅克地区有近三百年历史的雷米·马丁公司生产,纯以干邑区中心地带“大香槟区”的“生命之水”调制而成,陈化期须达五十年以上。而众所周知的XO 级别才需要二十年。路易十三的另一个亮点,是其手工打造的水晶玻璃酒瓶。二十多年前,一瓶700毫升的路易十三在中国的售价就要一万多。按法国人的说法,路易十三自1874年诞生以来,每一瓶都凝聚着历代酿酒大师毕生的精湛技艺,其香味与口感极为细致,余味萦绕长达一小时以上,自然也成为美酒鉴赏家梦寐以求的绝顶佳品。按法国人的规矩,品味此酒,自然是要在很高雅的环境中一小口一小口慢慢抿,用舌尖的味蕾细细咂,然后闭起眼睛想象天女散花,诸香毕呈:水仙、茉莉、香草、鸢尾花、紫罗兰、能饮一杯无玫瑰啊,核桃、百香果、荔枝、雪茄、树脂……啊,啊啊啊!其实,不止路易十三,高品级的干邑烈性葡萄酒,照教科书都该这样喝。

但潮汕酒徒怎么喝路易十三?据我所知,那些年头,有种虽非贵族却快意人生的典型喝法,叫野喝、海喝、浪喝。良辰美景之时,得意发财之日,性起兴发,叫上一二兄弟,三两死党,挟路易,斫鸭肉,开奔驰,巡山检海,找一处寂静无人风景独好的岩头水边,寻一条寂寞泊靠的闲船短艇,拥一湾蓝入天际的大海,听鸟,濯足,闻涛,辨鸥,数帆,看云,迎月!一樽一两万块的路易十三,就这样像普通的烧酒白干甚至饮料,在指点江山或促膝神聊中慢慢见底。

能饮一杯无

潮汕有很长的海岸线,港湾岩岬交错。就说现在的汕头市,东北面澄海区即原来的澄海县,有莱芜港与南澳岛的长山尾隔海相望。南澳跨海大桥建成前,这儿是汕头至南澳过海轮渡的渡口。南澳岛位于广东、福建交界处太平洋上,是广东省唯一县级岛,岛上天然港湾、沙滩浴场之多、之美,远过夏威夷。市区以南,牛田洋至妈屿岛之间的汕头港广阔海面,使汕头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既有外洋又有内海的海滨城市。一市二城隔海相望,东区的海滨路、南区的南滨路都是天然的观海长廊。再往南,有达濠岛的广澳湾、潮阳区的海门港等等。至于山,韩文公祠所在的笔架山与潮州古城隔江相望,出城开上个把小时的车即上凤凰山;大南山横亘潮汕东北境;揭西县的上半部即与梅州地区的丛山相连;出汕头市区沿高速公路往东北方向开,不久便在连绵起伏的丘陵坡岭中进入福建漳州……子有美酒,我有山海;子有豪情,我有风景;子能挟路易洒酒临江,万金一醉,我当代孟德水何澹澹,洪波涌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若为潮汕大地与高阳酒徒拟答客问,想可如是。

登山观海之外,更可直接出海。如果约到汕头内外海交界处妈屿岛上渔民的小船,可以在市区海滨路靠近华侨公园的涵闸边登舟,携酒与茶,泛于中流,出汕头跨海大桥,绕有桃花岛之称的妈屿一圈,浴海,垂钓,赏月,听琴,斟北斗,客万象,稳泛沧溟空阔。只要能在那样的澄明无垠中饮酒,管它喝什么、怎么喝,都是对的、好的、妙的。就真有个粗鄙难耐只为炫富的暴发户,能把万金佳酿如路易十三、三万金佳酿如李察甚至更牛的名山藏酒如“文革”时期的同仁堂李时珍牌虎骨酒携入如此无尘大海、出尘天地,酒神杜康与女神缪斯都要为之颔首。上帝也应说:凡与此会,一切凡夫,尽涤脏腑,羽化登仙。十多年前我还在汕头时,就曾数回泛海,最美妙的一次,是在中秋之夜,与家人及数位友人。听说南澳跨海大桥通车后,有人进阶到买屋半隐南澳岛,数家年花十万金合租一条可航远海的闲置渔船,经常出洋,动辄经日,当然更写意。不过,我还是更怀念那在中国总体上还处于前游艇与超长跨海大桥时代“越陌度阡”生起的海上明月、生发的契阔谈宴。

“那年秋天,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从市区开车出来,就是来到这儿,找了一块临海的大石坐下聊天,两人喝光一瓶路易十三。”有一次,在与几位朋友开车上南澳,车到跨海大桥入口处的莱芜渡海边,车上一位朋友回忆起来,说。

又一次,也是和几个朋友开车从广汕公路进入大南山,路过有着盛大水面的秋风岭水库,同车有人勾起类似的回忆。其实不止两次,起码有四五次,我曾听身边和朋友、熟人说起类似的经历故事。

我都信。

双盲实验(马陈兵自画像)

兹事兹遇,基本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属改革开放初期,汕头成为经济特区不久。其时逆袭暴富者志得意满,政商交结亦甚无禁忌,不管变相行贿、知己相酬乃至纯粹烧钱庆祝、发泄,都需要一种既私密又率性的极端方式。路易十三作为当年众所周知的最贵洋酒,用视同土烧并率性野喝的方式处理,固未免暴殄天物之责与暴发粗俗之嫌,却是颠覆,能产生莫大的解构快感,催生包括味觉在内的特殊体验,为小心翼翼中规中矩的品鉴或宫廷盛筵、豪门夜宴所不能达至。

后来汕头发展缓慢下来,有一段时间甚至相当低迷,钱不好赚,而廉政越抓越紧,高档酒楼成为公务人员避忌的去处,社会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也逐步回归理性。野喝路易十三之事基本绝迹,谁再这样弄也已显老土,一种家常、务实的喝法开始上位,由这种反常的家常、低调,倒逼出段位更高的常态豪侈,可谓野喝路易的升级换代。七八年前吧,我有一次回汕头时路过广州,拜访忘年好友画家郭莽园。郭老年长我十多岁,由汕头迁居广州有年,名动羊城。茶过三巡,又来一位客人,五十开外,熟门熟路,一看就是常客。郭老介绍说他是做某某生意的,广州埠头大老板,也是潮汕老乡,且风雅喜书画。这哥们儿不声不响进来时,胳膊底下夹着个盛满红褐液体的葫芦样大玻璃樽,就茶几一放,好家伙,原来是一瓶六斤装洋酒,陈化期达到二十年的轩尼诗 XO !他也就是晚上没事过来串门,找郭老聊点喝点画点。大家又喝了会儿茶,郭老进厨房取出花生米、鱿鱼丝,好像还有卤鹅肉,放茶几上,个碗双筷水晶杯,我、他、郭老、郭老的公子郭青、陪我同去的一个女孩,大家便亦酒亦茶,开樽喝起。边喝边聊,意酣兴浓,走到画案边信手涂抹。茶与酒、聊与饮,无缝混搭。这瓶市价大约八九千元人民币的六斤轩尼诗,那晚上大概被我们喝去一半。这种家常的豪侈,细想可不比当年的野喝路易逊色。这些年反腐倡廉很严厉,高档酒楼大家都怕去,卧槽改卧底,或者三五密友在家里低调“围鹅夜酒”,或者找个偏僻不起眼的街角小排档,叫几个菜,比如到长平路“老姿娘大排档”煎一盘蚝烙、斫二对鹅脚、腌个血蚌、炒数丛红脚芥蓝之类,菜金撑死几百,但四五人至少一樽蓝带,即已银子上千。酒比菜贵,好酒自带,这两条在潮汕地面聚会请客,早已约定俗成。

尾牙图(纸本彩墨)

潮汕人对进口烈性葡萄酒之喜爱殆近痴迷,且几十年未改拥趸,这在全国绝无仅有。你随便捉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混得开的、有酒量的潮汕人,最好是黄、红两道资深人士,他们中不少人的喝酒史正好与改革开放以来酒入潮汕的历程同步,基本都是喝出来的半个干邑洋酒品鉴家。比如说轩尼诗,以包装而言,现在年份最久的酒盒是红壳,其次是黑壳。同为红壳,樽上人头大者为上品,小者次之。黑壳也有两款,盒盖从上面打开的年份久陈,侧开者为后出新酒。另一款叫蓝带的酒则酒樽不同,青樽的老蓝带又有九三蓝、九二蓝等分别。更直观地判断,则是酒色越深年份越陈,洋酒倒入杯,行家一眼判。另外木塞也是一道风景,新酒的木塞色浅,老酒开出来,木塞浸着酒的部分发黑,甚至开瓶时会烂断,等等。如今说起来,这似乎成为一个无法洗白的暴发户指纹或崇洋胎记,潮汕人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有些说不清。作为一个40岁前在本土生活的六十年代潮汕人,而且本人蹲过机关,办过企业,算“多次元”人士,稍做寻绎剖析,或能发人所未言,为乡亲们提供自省视觉,增加文化自信,更增三分酒力。

第一,海外多潮人,海上来琼浆。

中国改革开放实质性的第一步,是在东南沿海划出四大特区,给予特殊政策,根据自身历史、区位和资源优势,负担不同使命。深圳对接香港,全新造城;厦门对接台湾,带动福建;珠海对接澳门,无多话头;汕头的特殊价值对接港澳同胞、海外侨胞。

大家细听会觉出个中之异,三大特区都地对地,怎就汕头对接人?告诉大家,这就是汕头终极厉害所在,过去是,未来更是,现在叫作核心竞争力。汕头的确没有非常直接的地缘优势,要不怎叫“省尾国角”?但我们有人!有人!有人!

汕头背倚的空间是大潮汕;时间坐标,则是可以上溯唐宋甚至更早的持续不断海上商贸往来与海外移民互动,是改革开放前即已形成的“海内一潮汕,海外一潮汕”全球性格局,甚至海外潮汕人比本土数量还多。举个例子,钱坑镇位于揭西县东南部,地处榕江上游,已属潮汕的山区镇。2003年底官方数据,钱坑镇总户数8476户,户籍人口41988,而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竟约10万人,是本土人口一倍以上。闭关多年的中国要改弦易辙对外开放,取信于全世界,取信于发达国家,首先必须争取已在海外、国外创业有成的“胶己人”(自己人),即那些炎黄子孙回来投资,有这个药引,才能进一步吸引真正的外资,斯之谓统战。开放伊始,这可是直接关系到改革快慢甚至成败。这个资源、这个重任,当时举全国只潮汕具足。以前福建人多走台湾,而大陆对台关系远未到破冰的时候。温州人拓路欧亚非,那是晚近的事。特区既设,政策缝(有意设计或无意存在的政策红利或法律漏洞)大开,数千万四海潮人乡情既浓,而其中更不缺少深谙商机大势的吃蟹人,当然闻风而动,纷至沓来回乡观光探亲,考察投资,带个洋酒洋表免税入关,还不是顺手的事?既来之则喝之,送礼更有脸子,大家哪能不就地享受,顺此崇洋?再说了,改革开放之初先富起来那批人的第一桶金,大多是靠钻政策缝卖批文或走私完成积累。烟酒都属重税商品,洋酒的内需与本地市场若拉动起来,无疑也为批文与走私增加一项大宗商品。那时喝洋酒,客观上还有这么一个积极作用。

第二,正传法嗣,用酒投票。

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阶段全国各地制假造假很严重,食品更厉害,包括茅台、五粮液在内的国产高档白酒属重灾区。潮汕人作为海洋文化在中国的“正传法嗣”,一不为官方宣传所动,二打心里不信任国产酒,那就直接喝洋酒。毕竟法国葡萄酒有千百年传统,干邑品牌更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与难以造假的高科技标准化包装。你假你的老酱香,我喝我的真轩尼(诗)。毋庸讳言,潮汕制假造假也曾有个时期相当严重,但以劣充优非主流,昧良心到伤生毒命的事一般没人敢做。潮汕人造假主要是冒牌,有些产品质量比真品还好,一个阶段甚为流行的白壳烟即是,比正牌中华烟好抽、更贵,堪称真正无印良品。洋酒厚利需求大,不免也有人动心思,但首先是外盒酒樽制作精工,本身早已有高科技手段防伪,而干邑酒的口感与色泽特殊,真假易辨。再者,潮汕地区是熟人社会,潮汕人特讲人情,生意都会先想到“招呼朋友”,而朋友关系同时也是质量保证。谁卖假售劣,一旦传开,口碑坏掉,他在本地也就“免用赚食”。据资深人士透露,干邑酒做手脚,常见以低品级酒液替换高品级。一个做法,是在瓶底打针抽换。大家下回喝轩尼诗不放心,先摸摸酒屁股。

抚猫图

第三,色合味顺,心水拿来。

前面说了,潮汕人原来喝惯家酿米酒或果酒药酒,不习惯直接喝高度白酒,对酱香型、浓香型、凤香型、清香型什么的基本没有概念。干邑葡萄酒颜色暗红似果酒药酒,又有多种果味,起初喝来估计和“十全大补”区别不大,但风光逾倍,且也确实更好喝,用潮汕人的说法,叫入口滑甜儿滑甜儿,醉得也舒服。悦目、顺口、滑甜、更香,这些关于口感的描述,意味着潮汕人喝干邑烈酒普遍比白酒更适应。这也带出第四条:法国干邑者,潮人利器也。

第四,以酒御酒,和饮生财。

喝酒是乐事还是苦差?答曰:喝时乐,醉后苦;喝得恰好三中花,喝到沉醉抬担架。酒为地气渤聚之精华,原料、工艺、窖藏可有很大差异,适应人群也各不相同。江浙醉黄粱,北人善白酒。改革开放前死水一潭,北不往南不来,潮汕人关起门来浸脚剥柑喝米酒,小国寡民自得其乐没问题。改革开放后,生意做全国,来的都是客,奈何奈果酒?总不能让喝惯茅台五粮液的客人——客户反过来陪主人喝低度又无品的家酿土酒,如此,底气显不出,宾主难尽欢,合同如何打?有道是酒场如战场,和气生财之道,是要客人喝好又喝倒,主人喝高企好好。如此两全其美的难事谁能办?干邑美酒办!轩尼诗贵重,天下皆知,潮汕人好喝洋酒又出了名。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来到潮汕,都想尝一下,饮有荣焉。轩尼诗、蓝带入口甜滑,还带丰富果香,外地人往往放松警惕,但此酒后发,沉醉起来,任你蒋门神还是嵇叔夜,照样玉山倾倒。潮汕人则天生与之相合,后又久经考验,深知其性,能多饮而少醉。

潮汕人喝干邑烈性葡萄酒很讲究公开、有趣,有一套相当有设计感的关于酒量的约定。比如拿一个洋酒杯躺平放,酒加到正好水平不溢出,这个量叫“一劈”,劈,原是肉的量词,相当于一片,一口。把一个酒杯斜置于另一个酒杯上,同样加酒至水平不溢出,叫“一炮”,大约是一劈的两三倍,当一大口了。用于盛洋酒的杯,也大小不同,杯大则炮响,杯小则劈轻,随杯而定,不机械。如此一局酒下来,满满的人情趣味,客人往往既舒服,亦服输。潮汕人若弃洋就白,岂不抑长取短,自失前蹄?隗芾先生编“潮汕十八怪”,有“出门自带橄榄菜”,橄榄菜倒不一定带,迷你工夫茶具则非带不可。现在更听说有潮汕老板到北方出差谈生意,第一件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交代马仔快递轩尼诗。

推荐阅读

潮汕往事·潮汕浪话

马陈兵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1

ISBN:9787108071750 

往事如溪烟,浪话浮万古。潮汕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文化源远流长,潮汕方言既古奥雅正又反映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本书包括《潮汕往事》和《潮汕浪话》二部分,前者乃作者在潮汕成长生活经历的自传体散文,后者围绕以“浪话”为代表的一系列潮汕方言流行词挖掘、生发一个个陌生而鲜活的“潮汕故事”,两个文本形成个人史与社会史的微观映照,凸现一个充满生命温度与文学肌理、文化积淀与灼热诗意的“浮地”潮汕。

作者马陈兵为历史学者、作家,中年离乡游学四方,丰富的阅历使其得以超出地方文化与边地视野的限制,体悟、揭橥本人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在故土特殊的成长经历,并借此观照这个大变革时代潮汕以至中国社会生活的某些深刻变化。由此,本书既是“远活者的悬浮成长史”,亦是“潮汕话的波谲云诡记”。

马陈兵亦擅书画,本书数十幅彩图、插图均其自绘,内容更为丰富多元。

带着花椒去上朝:古杀十九式

马陈兵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7

ISBN: 9787108068071 

杀人历史眼成剑、读到生天女散花。本书选取十九个不同角度,叙述了十九种不同的杀法,旨在由杀切入历史,剖视文化。本书取了个巧妙的副题,叫“古杀十九式“。每杀单篇成文,没有严密的逻辑顺序,读者可以任选一“杀”看去,如读《古诗十九首》,尽可在“行行重行行”中随性漫吟一章。

所述诸杀,或着眼于杀人的用材物料;或结合古代刑律与战争,梳理一些特殊的杀法;或借杀发挥,考察文化特性、社会心理与行为方式;或结合权谋策略、掌故逸闻与天灾人祸,将历史的长镜头深探到过去时空。除了努力提供有趣的读史新视角,本书也首次钩沉并系统梳理了一些前人与时贤未专门讨论的“杀法”。

本书缕述说古杀诸式,虽首在钩沉史实,但猎奇说酷,亦非本书主旨。所列十九种,远未穷尽,不过开了个以杀说史、借杀观史的头。史之谓杀,未必全真,未可全信;史所谓生,容或为杀,亦当存疑。进一步说,生杀枯荣,不仅是历史上与现实中不断上演的血火风华,也是古往今来人世之共相、生民所同扰。由此引发的情感与恨叹,同样是文学作品的不朽母题与永恒魅力。

提头来见:中国首级文化史

马陈兵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8

ISBN:9787108062482

王莽被砍下的人头为什么会成为洛阳武库中的累世国宝?赵襄子将智伯的人头用作了什么,才会让豫让这样的大刺客选择蹲小厕?“传”“首”于何时第一次连用,人头“在路上”,会有怎样的遭际?枭是如何变形为恶鸟,充当起中国古代礼教文化与专制集权接榫处的特殊零件“人头”的药引,将“传首”“枭悬”楔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肌理?……

人头,这颗长在中国历史耳垂与发际阴影中的小小胎记,它与生俱来是如此的隐蔽,却不断浮现于一个个逝去王朝的敏感部位。“传首”“送头”“枭悬”,一类二十五史中隔三岔五蹦出来的高频词汇,却成为中国古代官方意识与主流表达所着意遮蔽或习惯性忽略的盲区。作者从我们祖先某些不幸的脖子上折断、传送、展出乃至封藏的头颅入手,为我们揭开关于首级虽耳熟而未能详的内幕,一卷惊心动魄的中国首级文化史次第展开。

原标题:《马陈兵 胡洪侠:怎么样的思考写作,才能自渡渡人?| 活动预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