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门店十天一换油,当年在必胜客里堆水果塔的人已有了新欢

2022-07-21 14: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辑 | 棠棠

必胜客又该不欢乐了。

据新京报暗访发现,必胜客位于北京的两家门店存在烹炸油十天一换,过期食材更改效期标签继续用等多种食品安全问题。该报道发布后仅一个多小时,必胜客中国在官微发布声明称,公司高度重视此事,已立即对上述两家餐厅进行闭店调查。

回应很及时。只是对于这套卧底、曝光、关店又道歉的步骤,网友已十分熟悉。有观点认为,作为家喻户晓的连锁餐饮品牌,必胜客尚且如此,那其他餐饮店的后厨呢?只怕多半经不起查。也有人提起,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的必胜客是一代人的西餐启蒙。

“去必胜客吃披萨”一度是优越的象征,但三十年过去,它似乎已经跌落神坛。

卧底必胜客后厨:十天一换油、过期继续用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新京报记者应聘进入必胜客北京和谐广场店和魏公村店,发现后厨存在多种食品安全问题。

6月19日,卧底记者和一名老员工当天晚上把旧油换成了新油,连续使用五天后,旧油已近乎油墨色。必胜客规定,员工需要每天对烹炸油进行检测,发现极性组分数值异常就要废弃旧油更换新油。但直到使用十天后,管理人员才同意更换新油。在此期间,旧油里偶尔被加进新油以降低油的极性组分数值。

连续使用5天前后的油 / 新京报

随后,记者将其中一家门店的旧油取样后送检,经检测其酸价超标近一倍,达到9.6 mg/g,而国家规定的食用油酸价不能超过5mg/g。

此外后厨还存在将过期菌菇等食材拆掉外包装、化整为零继续使用的现象;而改换有效期标签的情况算得上司空见惯,而且这项“秘密工作”几乎全由餐厅的管理人员实施,普通的员工很难插手。

篡改效期标签 / 新京报

据新京报援引前百胜中国基层管理人员消息,公司对于食品安全的管理规定非常详细,也非常严格。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公司会在利润和损耗成本上,给予门店管理人员一定压力,基层管理人员常常面临两难的处境,有时为了控制损耗,只能选择铤而走险。

天眼查App显示,今年3月,涉事北京必胜客比萨饼有限公司和谐广场餐厅就曾因食品安全问题被行政处罚。处罚详情显示,当事人因食品原料“散叶罗马绿缤纷蔬菜”“京葱长段”超过保质期,被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

此外,北京必胜客比萨饼有限公司2019年曾因安全生产隐患管理类违法被罚款;2021年6月、2022年3月两次被生态环境局环保处罚。周边风险还显示,该公司多家门店曾涉及食品安全问题或生产经营问题被处罚。

据北京日报,7月20日,丰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六里桥的必胜客和谐广场餐厅,针对媒体曝光的篡改食物保质期事件展开调查。@必胜客中国 也很快在官微作出回应,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此事,已立即对上述两家餐厅进行闭店调查。

多数网友对此回应似乎并不买账,不少人在转发中提及必胜客“缺乏新品”、“你家可不便宜怎么敢啊”、“再也不吃了”。客观地讲,即便没有这次食安问题的曝光,必胜客的日子也并不算好过。它的中年危机,在更早之前就已开始。

中国人的西餐启蒙和消失的水果沙拉

1987年11月,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现场可谓座无虚席人头攒动。三年后,肯德基的兄弟品牌必胜客在北京东直门开了第一家餐厅,它一度成为披萨的代名词,也启蒙了一代中国人的西餐文化。

必胜客早期开业排队的场景 / 必胜客

在《金拱向东:麦当劳在东亚》一书中,作者归纳了90年代经常光顾麦当劳的三种消费者:走在时代潮头的雅皮族、来约会的年轻情侣、庆祝孩子考一百分的父母。和当时的麦当劳一样,必胜客初入中国后走的是轻奢路线,“去必胜客吃西餐”一度成为一种财富象征和门槛颇高的仪式。其感受大抵可以类比,“今天端木带我去了美特斯邦威”。

在B站自制剧《风犬少年的天空》中,出身市井的刘闻钦请心仪的女孩安然吃一顿必胜客要花328元。那是2003年,三百多是他一年的积蓄。

《风犬少年的天空》

即便到今天,“贵”似乎仍是必胜客摘不下的标签之一。但与此同时,必胜客漂洋而来的那种“高贵感”、“潮流感”却正在消失。

必胜客曾经引领过潮流。25元的水果沙拉自助早早地走在了今天这些网红店的前面,“将水果推成塔”、“如何吃垮必胜客”都是当时的热门话题,吸引大量年轻人前去“打卡”、“挑战”。比此前成拨的网红教人薅海底捞羊毛的阵势,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年消费者们极热衷于堆水果塔 / 出处见水印

热情“压垮”了必胜客。

为了提升利润空间,必胜客曾一度将自助沙拉从25元提价到32元,又在食材中悄悄撤下了胡萝卜、黄瓜这两种“基建食材”。到2009年时,必胜客终于取消了曾经为它带来巨大客流的自助沙拉。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休闲西餐品牌出现在市场上。以披萨为例,达美乐、乐卡萨等品牌逐步抢占分割必胜客的份额,并加剧了竞争。价格上并无优势、口味上又比不过精品店的必胜客,处在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上。

为此必胜客多年一直在转型,其定位先后从“披萨专家”转变为“西式休闲餐饮”、“欢乐餐厅”、“面向家庭的时尚休闲餐饮连锁”等。大街上拦下一个路人问他对必胜客的印象,大概不过是“卖披萨和其他小吃”的。

行业媒体“营销狂人”对此评价为,“必胜客对自己定位的混乱造成了消费者认知的模糊,反而离‘全球第一披萨连锁品牌’越来越远。”

背后的百胜中国和它的兄弟肯德基

公开资料显示,必胜客中国隶属于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称“百胜中国”)。从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拆分后,其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小肥羊、黄记煌和COFFii & JOY连锁餐厅品牌,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餐饮运营公司。

据财经天下周刊报道,2020年,百胜中国在港交所上市首日,遭遇开盘破发,跌破发行价412港元,跌幅一度超15%,最终报收390.2港元,下跌5.29%。当天还有投资者戏称:“百胜目前就是‘1个肯德基+6个拖油瓶’。”

这种论调有其支撑。百胜中国2021年年报显示,其旗下两大品牌肯德基(70亿美元)和必胜客(21.09亿美元)贡献了占比九成以上的营收。值得一提的是,仅肯德基一个品牌就占到了营收的71%。此外,它们在当年分别为集团带来8.27亿美元和1.11亿美元的经营利润。

在业绩会上,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表示,必胜客在2021年算是“强势回归”。去年同店销售增长7%,由超过10%的交易量增长拉动。全年分部经营利润增长77%,盈利能力有所增强。该品牌去年新开餐厅超过300家,创下自2016年以来的开店记录。截止2022年3月底,必胜客已在中国大陆600多个城市开设2600多家餐厅。

实际上,面对早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颓势,必胜客一直在努力自救。近年来它一直加速本土化、多元化战略,推出了小龙虾披萨、北京烤鸭披萨、小龙虾千层面等多元化产品提振业绩;并在2019年终于将同店销售额扭亏为盈。2020年,是必胜客进入中国的第三十年,青年演员刘昊然被官宣为新的代言人,自助沙拉也限时回归国内30家门店。

逢年过节必胜客也推出了很多新产品、新活动,比如端午时候的粽子,春节时“西餐厅里的中国年”等。但相比它深谙社交打法、擅长引发抢购的一母同胞兄弟肯德基来说,必胜客还“不太会玩”。

“过气网红”可达鸭

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在今年2月表示,2022年,百胜中国准备开启又一轮高速拓店。其中必胜客则较前几年有所改善,回报期从3~4年缩短至2~3年。

回过头来看,除了要更懂市场、更会玩以外,保障食品安全和口味品质才是当下必胜客的要紧事。如果做不到最基础的,那么就算跑起来也会被绊倒。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lanjingcj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行业热点丨传媒大咖丨传媒动态

微信勾搭小助理

lanjingzhuli

原标题:《两门店十天一换油,当年在必胜客里堆水果塔的人已有了新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