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陕西人,中雨+大雨+暴雨,就在今晚;西安疾控:注意防范!存在输入和传播风险→

2022-07-21 12: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上一轮雨水刚刚结束

新一轮降雨就要无缝衔接了

据陕西气象,预计今日(7月21日)夜间到22日,陕西省有一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预计今天晚上全省有小到中雨,榆林西部、延安大部、关中大部、陕南中西部有大雨,其中延安南部局地、宝鸡西部局地、咸阳南部局地、汉中东部、安康中北部、商洛西部有暴雨,汉中东部局地、安康北部局地有大暴雨。陕北大部有4-5级偏北风,阵风可达6级以上。

今天上午(7月21日)9时50分,西安市气象台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计今天晚上至明天白天西安市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降水在今晚20时左右自西向东逐渐开始,明天17时左右结束,主要降水时段在今晚23时至明天14时,全市有大雨,周至、鄠邑、长安、蓝田局地暴雨。

此次过程为混合性降水,过程期间伴有短时暴雨和雷暴大风,预计最大小时雨强10~30毫米。过程累积降水量25~40毫米,周至、鄠邑、长安、蓝田部分地方可达50~70毫米。请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等地质灾害及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

西安具体天气预报:

今天白天:城区及各区县多云转阴天。

今天晚上:城区及各区县阴天有中到大雨,长安、蓝田部分地方暴雨。

最高气温:城区30℃,其他区县28℃~30℃,最低气温:城区19℃,其他区县16℃~19℃。

明天:中到大雨转多云。

西安疾控:

西安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

但存在输入和传播风险

7月19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为内蒙古输入性病例。

据此前报道,2020年7月5日,内蒙古巴彦淖尔确诊1例腺鼠疫病例;2022年3月29日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银号镇腮林村发现鼠间鼠疫疫情,西安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去有鼠疫疫源地的省市旅游请注意防范鼠疫。

西安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存在着鼠疫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自然界很多动物都可以感染鼠疫,这些染疫动物都可以成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尤其以啮齿动物(鼠类、旱獭等)为常见。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畜(犬、猫、藏系绵羊等)也可感染鼠疫,在人们接触、猎捕或剥食这些染疫动物时将鼠疫传染给人类。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人感染鼠疫后,可能会出现如下症状:腋窝下或者腹股沟处的淋巴结肿胀,摸起来很硬,感觉特别疼;发高烧,体温可升至39-40℃,寒颤,咳嗽,胸痛、咳痰(泡沫样血痰);皮肤黏膜出现血点及瘀斑,甚至出现休克等。

鼠疫传播途径主要有媒介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媒介传播: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跳蚤就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病动物的跳蚤感染病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

接触传播:人类通过猎捕、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时, 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 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这种直接接触感染甚至可以通过非常细小的伤口形成感染,如手指的倒刺等。

空气传播: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患者通过呼吸、咳嗽时便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造成人间肺鼠疫暴发。接触肺部感染的染疫动物,如感染鼠疫的狗、猫等,也可以直接经呼吸道感染,引起原发性肺鼠疫。当鼠疫菌感染人发展成为肺鼠疫时,即使在疾病早期也有传染性。肺鼠疫人传人的传播方式可造成鼠疫大流行,其波及地区远远超出疫源地范围。

鼠疫的预防:

进入鼠疫疫源地旅游和务工的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不私自捕猎染疫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出疫区”。

(1) 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不接触、剥食和不携带鼠、野兔、狐狸、狼、流浪狗、流浪猫、黄羊、旱獭等动物;不要在野外,尤其是不要在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周围进行休憩,更不要挖刨动物洞穴;

(2) 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3) 进入疫区活动要进行有效防护,尽量穿长裤、长袖,必要时穿高筒靴或防蚤袜;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 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原标题:《@陕西人,中雨+大雨+暴雨,就在今晚;西安疾控:注意防范!存在输入和传播风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