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影像中的江南丨《非诚勿扰》电影的江南空间美学

2022-07-25 07: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影像中的江南丨物质·精神·风格——《非诚勿扰》电影的江南空间美学

原作者:黄彦茜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眼随心动,心随境变,境中传情,情景交融,化为意境。不期而遇的爱与爱而不得的爱,在杭州与北海道的湖海相遇,空间成为了《非诚勿扰》电影抒情表物的重要依仗。其中,江南空间赋予了爱情千年文化沉淀的东方美学,秀美的江南风情与细腻婉转的都市爱情山鸣谷应,影像与江南相得益彰。

何为影像中的江南?这既包含地域取景于江南的影像,也包含影像中体现的江南美学。就如迈克•克朗所言:“文化应视为一整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他们使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意义,生活中那些物质的形式和具有象征性的形式产生于这些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非诚勿扰》中的江南不仅仅是景观空间,同时也是文化空间和文化符号。

笑笑走过江南茶楼

01 物质空间

空间的物理属性,对于影像表达具有不可替代性,人物情感转变的重要发生场景,往往也是电影空间美学的重要符号。《非诚勿扰》中两位主角的相遇与相知,均依托极具江南风情的茶楼与西溪表意。

葛优扮演的秦奋与舒淇扮演的女主角笑笑,俩人第一次相遇即发生在茶楼。一人故作潇洒佛系征婚,一人心气郁结若有所思,性格、样貌与身份皆相差甚远,正如两个人的衣着,一黑一白。这种怅然若失,也让他们在江南茶楼的因缘际会和邂逅相知充满了独属于江南的浪漫意味。

笑笑与秦奋茶楼相亲

茶楼装饰内红外绿,不禁让人想起陆游与唐琬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还有蒋捷舟过吴江时“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些过往江南的爱情往事,穿透茶楼的大红大绿,与此时此地的笑笑、秦奋相遇。江南的空间和景致增添了爱情的绵长,可期不可预,可盼不可离,犹如片名——“非诚勿扰”。

之后二人第一次争吵也发生在茶楼,这使得俩人从陌生人萍水相逢慢慢走向了朋友。在盖碗茶与评弹曲的缭绕中,由葛优饰演的主角秦奋在这里与形形色色的人相亲。其中有暗中倾慕的同性旧友,也有假借相亲之名进行墓地推销的推销员。这些人的短暂出场只起到铺垫和诙谐的作用,犹如茶楼窗外的匆匆过客,悄然跃过江南景幕,恰如风卷残影,不留痕迹。

笑笑与秦奋茶楼争吵

如果说江南茶楼是俩人爱情的发生地,那么西溪湿地就是影片爱情的发展地。在秦奋与笑笑短暂的邂逅之后,二人便失去了联系。随后影片的镜头继续追随秦奋,见证他继续辗转于各地,在运动场、泳池、深宅等空间相亲,浮光掠影。

西溪湿地景色

在飞机上的第二次短暂相遇后,二人在西溪开始了更深入的相处。此时,秦奋虽然在相亲路上依然一无所获,但却不知不觉已心系笑笑,竭力帮助笑笑弥补感情遗憾。于是笑笑伴着缱绻的水乡,将自己压抑许久的情感倾泻而出,俩人在西溪,达成了第一次心心相印。

02 精神空间

空间的精神属性,是影像主题表达的重要手段,人物情感的传情达意,往往跳脱文字的局限,放空于场所。《非诚勿扰》的江南空间,是主角们遥望天地、纵情山水的精神寄托,具有疗愈与心灵寄托意义。

笑笑与秦奋相伴走过拱桥

二人一同走过的拱桥成为电影最唯美的画面之一,江南的景致对二人的身心起到了疗愈作用。拱桥、长廊与水中的倒影构成了完美的三分构图,加上后景中朦胧的山水与烟雾,共同塑造了一幅澄澈身心的山水画卷。

似乎江南山水的澄净与建筑的素美让笑笑达成了与过去的和解,真正获得了解脱。在西溪的再次相遇也让秦奋和笑笑进一步加深了解,两颗渴望慰藉的心灵在江南烟雨中再次走近,从而为影片后半部二人情感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铺垫。

江南的风情也与主角心境相连,景中有情,情景交汇。两位主角无独有偶,都借江南游船,寄托情怀。

笑笑与爱人小船相依

笑笑借小船流水,延宕着爱而不得的情结。小船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象,是笑笑与爱人无法善终的现实讽刺。不被世俗承认的爱情,因为禁忌格外迷人,又因脆弱令人怜惜,相爱的俩人相拥无言,笑笑依赖地靠在男人怀中,恰似小船在茫茫水中,相依为命,无可依靠。短暂的相守之后,是永生别离。摇橹慢慢,回忆随着左右荡漾来来回回,难以遗忘,难以释怀,难以放手。应和了金刚经中那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秦奋则因为感情无所依,泛舟西溪,此时镜头中的一草一木、一浪一风在主角的惆怅中消弭了具体的时间,由物象升级为意象,随着悠扬的音乐,极具江南气质的画面随着船橹摇动产生的涟漪与主角心境相连,时空在此刻交融,柳浪莺莺,“画船听雨眠”的古典江南气质此刻跃然影中,无需一词一语,主角的心境与寄托呼之欲出。

秦奋独自坐船

03 影像风格

宗白华曾言:“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虽谱写爱情,但不拘泥于传统爱情电影大开大合的程式化结构,而是将空间用到极致,借空间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将江南的茶、拱桥、湿地、小船、流水与主角的相识、相爱、相惜联结,既书写了现代都市人群爱情风貌,也符合中国传统东方美学。

西溪湿地夜航船

相较于其它“影像中的江南”电影,习惯用江南标志性景物美化镜头,《非诚勿扰》做到了对江南物质空间(自然)与江南精神空间(人文)的空间美学双重理解,“江南”不仅仅应该限定为一种地理符号,更应该基于文化的传承与特质开掘背后的空间美学影像内涵。这种江南空间美学运用,在冯小刚导演之后的《我不是潘金莲》中也得到了沿用,成为了冯小刚的标志性影像风格。

在《我不是潘金莲》中,每次李雪莲的重要转折都发生在下雨天,特别是人物转折与影片重头戏,李雪莲的上访,选择用圆形画框直接遮盖原来16:9的画幅,李雪莲雨中摇着竹筏穿着雨披,由画面右边缓缓入画又出画。

这种自然又情景交融的江南空间手法,在《非诚勿扰》中的每一次西溪湿地的远景,都能看到雏形。例如笑笑与爱人的最后一次相见,因为禁忌而不能选择公开场所,在俩人相依偎的近景镜头前,是长达十秒的西溪湿地夜航船航拍镜头。在弯弯绕绕的湿地浅滩中,一艘亮着昏黄灯光的孤船静静向前,航道贯穿画面的右上至左下,这艘象征两人爱情的摇船,也随着抒情的音乐,安静地从右至左,因树林遮挡忽出忽隐,含蓄象征表达着笑笑爱情的忽明忽暗。

《非诚勿扰》中笑笑与秦奋在这江南山水中邂逅,结局的留白与开放,也为观众寄情于“影”的情绪留下了释怀的窗口。情、景、人在影像的江南空间交互共情,共诉这如一汪春水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

参考文献:

[1] 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2] 王新水著.金刚经·坛经教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40

[3] 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3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文中插图截取于此电影。

影片信息:《非诚勿扰》2008年上映(中国大陆),冯小刚执导,冯小刚编剧,陈国富制片,葛优、舒淇、范伟、胡可主演,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原标题:《影像中的江南丨物质·精神·风格——《非诚勿扰》电影的江南空间美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