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7497份遗嘱:青年人对生命的预告别

2022-07-25 11: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引言:

遗嘱,在中国文化中往往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未知生,焉知死”的传统思想也植根于国人心中。死亡是一个忌讳的话题,面对与之相关的遗嘱话题,我们似乎也闭口不谈。

或许,我们能从中华遗嘱库公布的《2021年中华遗嘱库白皮书》里窥知当下部分国人对于遗嘱、死亡和生命的态度。

1. 立遗嘱,不是病床的最后嘱托

2019年4月,70来岁的老巢就赶往北京的一所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他说自己年事已高,独居在家,想在自己还能走动的时候安排好身后事。像老巢这样的观念的老人其实并不少,在 2013-2021 年间,订立遗嘱咨询量有逐步上升趋势,总体登记保管量占总咨询量的 71.07%。2021 年登记保管遗嘱量达约 2.60万件,总体上不断增加,但在2019年有一个小回落,2020年又重新回升,这可能是由于新冠疫情期间,市民出门办理遗嘱受到限制,而疫情有所缓和时,市民恢复正常出行,可前往订立的原因。

2020-2021年,历经疫情而想到提前立遗嘱的人群占4成左右,甚至出现一天500人次的高峰。疫情的肆虐激起人们对生命无常的喟叹和对死亡的思考。总体上看,订立遗嘱这个想法的分量在国人心里不断加深。

在这2.6万份遗嘱中,老年人始终是订立遗嘱的主体,其中初老人群占半数比例,是其中的主力军。与传统观念上立遗嘱是“触霉头”不同,订立遗嘱的老人是想提前规划“身后事”,无需想到死神在哪一天会带走自己。

虽说遗嘱常是人感到生命的衰退才会考虑的事情,但其实早已有7497个中青年人悄悄地立起了遗嘱。但更让我们惊讶的是,这一沓沓遗嘱中,还有553位“90后”,他们在自己的而立之年就提早书写了生命的最后答卷。

年轻人在遗嘱中留下了什么?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用遗嘱去梳理自己还不到人类平均寿命一半的人生?他们又是怎么看待生死离别的呢?

 

2.当“90后”消失在互联网上,他们的虚拟财产也希望有人继承

在处理财产方面,90后的遗嘱中,有71.64%涉及到房产。在房价居高的今天,多数是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次位的便是股权。不仅如此,几乎所有 90 后的遗嘱都涉及到银行存款,它是年轻人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别具一格的是,90 后把“虚拟财产”纳入了“财产范畴”。

网络账号、网络数据,网络游戏中玩家投入了时间、精力及金钱所获取的游戏装备及游戏道具是虚拟财产的范围,也是他们珍视的财产。目前《民法典》承认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并持积极态度,相关具体细节虽仍在商榷中,但也体现了虚拟财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90后”是在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空间绑定了他们的珍贵回忆,他们关心微信、支付宝账号以及游戏账号后继处理。毕竟在里面氪金和耗费时间才攒出来的游戏装备和战绩的去向何在,他们仍希望自己处理。

1993年出生的小唐(化名)在2019年就已经订立好自己的遗嘱,他不仅把名下的房子、股票分配好,还提到游戏账号的处置问题。他上大学开始就痴迷网络游戏,经过多年的维护和积累,游戏装备成为变现的载体,游戏账号也承载了他大学的青春。于他,游戏账号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有形财产。

小萍(化名),她希望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处理财产及与个人隐私信息相关的问题。“无论是一个精心运营的公众号,还是记录日常的微博账号,它们如何消逝,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还有很多人的钱都在基金、股票、支付宝、微信零钱里,也需要提醒别人处置这些财产。”

从小接触网络世界的年轻人,在一串串数字账号里重拾自己的记忆和美好,对财产的内涵界定也更加广泛。

3.553份来自90后的遗嘱,承载对世界的焦虑和温柔

相比起老年人立遗嘱是把身后事安排妥当,当代90后更看重的是在意外发生之前能及早地安排好自己的一切,不留遗憾地离开。

(1)青年人订立遗嘱,折射出社会焦虑的一隅

已经订立遗嘱的90后群体中,出于避免财产下落不明的原因占半数以上,他们希望在意外发生前有所准备,一纸遗嘱或许是“90后”的心理保障,因为现在的青年人承受得太多了。

他们在极大工作压力下,要承受的是未知的健康风险。K在PI为王和996的工作模式下,超过76.71%的“90后”职场人经常加班,其中9成人加班时长在“1-3小时”左右,超出了《劳动法》所规定的时间。高强度工作环境下,他们只能默默承受。

当不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猝死这词就离我们并不遥远。90后群体担心自己猝死的比例已经与70后群体的担心程度十分接近。具体来看,47%的90后每天都害怕自己出现猝死的情况。尤其是身体有问题、身体疲惫和加班的时刻,恐惧感突然袭来,害怕自己猝死离开。

其实,青年人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慢性疲劳应激导致青年人猝死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北上广深这类经济发达城市。研究证明,我国约80%的白领处于过劳状态,95.7%的30岁到50岁的离世的人死于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性疾病。不仅如此,心源性猝死中心肌病占比最高,影响猝死的主要因素是情绪激动和劳累。情绪激动如火山爆发,首当其冲的是重要器官,而劳累则是慢慢燃烧的蜡烛,烧尽成灰。当长期的身体疲劳和脑袋过度运转以及情绪压力导致青年人处于一种慢性疲惫应激状态,猝死也就有迹可循了。

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心理学博士张珂认为,人一旦开始体验死亡焦虑,自然而然就会开始计划身后事作为安全信号支持,“立遗嘱”这件事也被提上日程,成为他们心理上的安全区。

 

(2)订立遗嘱的另一面:想留下与家人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还有18.57%的90后出于照顾家人的念头选择订立遗嘱。30岁的山东姑娘辛冠莹选择在2019年11月份到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她称疫情来了以后,就觉得意外可能随时降临在每个人身上,“我现在活着就是为了让我家里人过得更好,我如果离开,我希望留给我的家人什么,或者是我希望他们在没有我的日子里面怎么生活,这就是我妈妈曾经说过一句话,叫雁过留痕,人过留名,我们要留下点什么。”

在疫情期间,中华遗嘱库发起微信遗嘱的功能,参与的年轻人高达62.31%。在这8万份遗嘱中,每一份都深含着对自我、对家人的鼓励。微信遗嘱并不等于法律意义上的遗嘱,它更像是一个情绪的出口,或者是表达情感的密道。

4.553份遗嘱,翻涌着社会对年轻人的多元看法

在网络舆论场下,“90后”也开始立遗嘱的话题引起社会的讨论。在知乎“如何看待立遗嘱趋向年轻化,00后已经开始立遗嘱”的回答下,我们更能听到更多不同声音。回答里有网友认为这是“年轻人开玩笑”,或者是基于从众心理才选择去遗嘱,以一种戏谑的态度看待。

但从词频排行数据来看,更多的网友相信,订立遗嘱,是青年人法律意识增强、坦然面对生死的表现。它是一件仪式感满满的事情,在一笔一顿间写下对前段人生的总结。真要直面生死时,人们会去反复思考自己究竟能写下些什么,最后落到笔端的都是最深的表白和祝愿。康湛(化名)说:“生命总是无常,写完遗嘱反而多了几分释然,心里踏实了很多,不再惧怕未来与可怕的病毒了,没想到立遗嘱也有疗愈效果。”

北京市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宜安表示,在中国特定传统语境下,死亡问题曾经是一个很难触及的话题,某种意义上,死亡禁忌是一种传统且权威的文化与心理因素,即便现在,也并非所有民众愿意谈及死亡。年轻人订立遗嘱的行为更多表明了一种姿态,一种尝试,一种他们敢突破传统的开放性思维取向。

除了立遗嘱,年轻人也会选择多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生死的态度。在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系副教授王云岭看来,除了订立遗嘱,器官捐献、生态安葬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生死观念上开放、包容的态度。

或许在对待终极离别的时候,年轻人往往更加真实,一份份遗嘱传达的态度是要活在当下,坦然地面对离开和死亡。

结尾:

老年人立遗嘱,我们看到历经世事,洗尽铅华的坦然;年轻人立遗嘱,我们看到社会焦虑下对生命的正视与温柔。在死亡文化不断解蔽袪魅的今天,越来越多人根据自身情形,将更多对生的向往、对死的寄托,早早放进一份遗嘱文书,作为告别世界的方式之一。死亡并不代表永别,遗嘱是对人生做出的最后一个承诺,更不应敬而远之。

作者:陈文潇 王雅菲

指导老师:吴小坤

学校:华南理工大学

编辑:王菁

参考文献:

[1]中华遗嘱库:《2021年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2]丁香医生:《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3]中国新闻周刊《立遗嘱的年轻人:把房产留给母亲,把存款留给初恋》

[4]冰点周刊《“疯狂加班后,我去了中华遗嘱库”》

[5]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6]中国急救医学:《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中国急救医学》

[7]韩国鑫,李朔朔,朱海燕.慢性疲劳应激与青年人心源性猝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4):465-467.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7.04.024.

[8]法制日报《90后立遗嘱,把游戏账号写了进去》

[9]新浪科技《“微信遗嘱”价值何在》

封面图源:图源 :pexels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