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评委推介作品:李翰原《如何淹没一棵树》

2022-07-26 16: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李翰原《如何淹没一棵树》,翻书视频,2022

《春》

第二期 “2022毕业季”

评委推荐

李翰原《如何淹没一棵树》

这个作品让我联想到了余华的一篇小说「现实一种」,是讲家人如何从血亲关系演变成血腥最终成为血仇关系的。我很喜欢这篇小说,还写过一篇专门的文章,分析作者如何利用“血”的两个转义----“血浓于水”与“血海深仇”来生成一段极具张力的家庭叙事。李翰原的这个作品也是关于血缘和家族的,树应该就是有关家族的隐喻。不过面对“家庭困境”和“情感藩篱”,作者选择的不是超越而是和解……当然,当一个人意识到了其所身陷的“困境”与“藩篱”之时,就已经具备了某种超越的可能性。

——藏策

李翰原作品分享

李翰原的作品是安静的而不是平静的,整部作品是对家庭情绪记忆的探索,从选题上并没有特别抢眼,但是在影像语言上,从头至尾都是静静地在阐述,我虽不认识李翰原,但是从作品中似乎能感受到他本人的气质。看他的作品我更多的能感受到的是他对摄影的热爱,他用摄影在阐述他内心那块最柔软的地方,那块平时不被人看到也不愿对人倾诉的角落,也许摄影能达到治愈他的效果。他的每张作品都很“干净”也很“安静”,也有一些不太强的“力量”的存在,在最终的编辑呈现上却又很相对完整的讲清楚了他所想表达的主题,感觉像打了一套太极,用力了,却又没那么明显,但似乎又轻轻的击中了你。在翻书视频和《家谱》短片以及最后的手写《随意集》的补充下,变得更加丰盈了。

——杨达

李翰原《如何淹没一棵树》

李翰原《如何淹没一棵树》

《如何淹没一棵树》是关于家庭记忆的一次探索。整组作品由静态摄影和行为记录组成,作品是抽象的、隐喻的,作者希望透过表面的物质直达内心情绪。作品借助于图像与文字两种表达媒介,融合了行为、装置等艺术手法,最后以照片墙和摄影书、视频的方式呈现。整租作品运用了多种艺术媒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当代摄影的熟悉程度,这绝对是长期浸染在影像世界中才能拥有的表达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会给人以用力过猛之感。如果每张作品表达的更准确一些,作品品质再提升一些,可能这组作品会更有力量,更具说服力。

——曹昆萍

李翰原,1999年生,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毕设指导老师为李锦老师,目前工作生活于重庆。创作内容主要基于“自省”展开探索,由关注自身的内在世界从而衍生出对外部环境及关系的探讨与思考。

原标题:《评委推介作品:李翰原《如何淹没一棵树》丨@春 第二期 “2022毕业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