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天”探苍穹!这些中国式浪漫你真的懂吗

赵运涛 x 澎湃问吧
2022-07-28 16:53
来源:澎湃新闻
一问三知 >
字号

从取自上古神话火神名字的“祝融号”,到蕴藏“刺破鸿蒙”哲思的“天问”,再到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天宫”,这些充满中国式浪漫的科技命名,都可以窥见古代神话意象的影子。

古代中国有哪些有趣的文化符号流传至今?现代科技命名中,有哪些神奇的故事隐喻?澎湃问吧邀请对外经贸大学文学系主任赵运涛,一起走近古代中国的文化符号。

符号,无处不在

符号是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经过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沉淀,凝聚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诸多符号。理解符号,也就能够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以及传统文化对今日之影响。

乾隆款红漆描金凤穿牡丹纹银里碗

例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当牡丹成为富贵的符号,白头鸟和富贵牡丹的综合画像便有了“白头富贵”的寓意。

再如清朝和珅的恭王府里到处有蝙蝠图纹,谐音取“福气”之意,寓意遍地是福。《红楼梦》中宝琴放风筝,也放了一个大红蝙蝠风筝,寓意“洪福齐天”。由此可见古人竟然也玩谐音梗,而这些常见的吉祥图画中都有传统文化符号的影子。

科技命名里的中国式浪漫

近年来,我国探月工程有“嫦娥”、“玉兔”,探日工程有“羲和”,自建的导航系统叫“北斗”,自建的空间站被命名为“天宫”,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古中国文化符号构成的宏大想象世界,正与现代人对于探索宇宙的美好憧憬相呼应。

01 北斗

现代,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而古代,智慧的古人也曾靠北斗与天上星宿来导航。

古人将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分为四组,将东方视作青龙形象,西方为白虎形象,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星宿的划分,深刻地影响了后人对于现实生活中方位的命名。比如“林冲误入白虎堂”其实为误入西堂的意思,“朱雀桥边野草花”意味着南边桥,“玄武门”则意味着北门。

然而,古人通过二十八星宿辨方向亦有弊端,观星会受到季节的影响。例如东方的青龙在冬至以后基本就看不到了,待来年开春时“龙”才渐渐从地平面上浮起来。最先是龙角的两颗星逐渐浮出地平面。今天我们常说的“二月二龙抬头”指的便是东方的青龙星宿。

此外另一个与星宿相关的习俗是过年守岁。“岁”代表“木星”,因为每过一年这颗福星就往前进一格,人们相信这一福星含有“岁星”的寓意,能在岁首给人降福。所以人们习惯除夕时守着木星等待降福,逐渐形成“守岁”习俗。由此可见,这些星系都在我们不曾意识到的角落,深刻地影响着日常生活。

阜阳西汉汝阴侯墓出土七星北斗式盘

古人除了通过二十八星宿导航,另一种更简易的方式是寻找北极星。若把观测的时间固定为傍晚,则二月春分时斗柄指东,五月夏至时斗柄指南,八月秋分时斗柄指西,十一月冬至时斗柄指北。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发现了斗转星移的秘密,总结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今天我们用北斗命名导航系统,古人也曾通过北斗七星进行方位的定位,这样的命名因此显得格外适宜。

02 天宫与天问

关于天宫的想象,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屈原《天问》中曰:“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古人早期对于九重天的信仰,事实上源自人们对于“九”这个数字的崇拜。

“天问一号”效果图((图源: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屈原《天问》中的描绘,就像坐着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遨游。他对于鸿蒙远大的宇宙发出了一连串的提问:传说天有九层,那么是谁最初设计规划、实施建造呢?平面的九天到底有多大,到达了哪里,连接着哪里?不动的恒星天体系,它们的绳子在哪里?光芒又传到哪里?支撑天的八个柱子在哪里?为何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月亮为何有圆缺,月中的黑点是什么?

而后期受佛教的影响,又逐渐形成“三十三天”的说法。根据小说的描述,这座由三十三宫组成的“空间站”上有七十二座宝殿,宝殿的用途各不相同。比如主体是凌霄宝殿,相当于今日空间站的“核心舱”;“通明殿”相当于空间站的“节点仓”,承担来访航天器的对接。

中国空间站总体构型是3个舱段,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整体呈 T 字构型。

在古人想象的天宫世界中,“通明殿”就是对接等候区。《西游记》中曾记载,孙悟空在东海抢了金箍棒后,龙王去找玉帝告状,手下对玉帝说:“万岁,通明殿外有东海龙王敖广进表,听天尊召。”龙王上天宫,首先要在通明殿“对接”。因此今日空间站被命名为“天宫”,颇有古今对照之趣。

03 玉兔与嫦娥

假如未来在月亮上建一个空间站,我们给它取名字叫什么?有人认为可叫“广寒宫”,亦可叫“蟾宫”。因为蟾蜍是人们在想象月亮时最早拟出的一只神兽,而月亮上的玉兔很可能是在蟾蜍之后才出现。

《楚辞·天问》里有这样一句:“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月亮它究竟有什么德行,能经历阴晴圆缺又死而复生呢?后一句的意思是顾菟常在月亮之腹,有什么好处?

河南南阳西关嫦娥奔月汉画像石,月亮上有一只蟾蜍。

《天问》提到的“顾菟”并不是兔子,闻一多在《天问·释天》中举出十来个证据,证明古人最早观察月亮时发现月亮上有阴影,幻想中最早登上月球的神物应当为蟾蜍。

之所以将阴影化作蟾蜍的想象,很大原因是古代人们早期对于生育的信仰。先秦时期人口意味着劳动力和生产力,人们希望多繁育人口因此对于生育能力强大的生物形成了崇拜,蟾蜍信仰由此而来。

那么玉兔是怎么想象得来?闻一多给了一种解释,他认为玉兔很可能是因误读而产生。本来月亮上只有一个蟾蜍,后世人们在流传中就将蟾蜍逐渐误传成菟。而再结合嫦娥奔月的故事,美女配兔子的形象似乎也比蟾蜍更为般配。

《程氏墨苑》中明人绘月宫兔子在捣药。

嫦娥奔月的完整记载来自于汉代的《淮南子》,这本书中说射日的后羿从西王母处拿到不死药,结果嫦娥偷偷吃完之后升天到了月亮上。而在汉代《初学记》卷一引古本《淮南子》,认为嫦娥最后脱身一跃奔上月亮之后化为了蟾蜍。

唐朝以前这样的传说都很流行,但唐朝之后人们的审美开始变化,这一嫦娥变蟾蜍的故事版本也就逐渐失传,取而代之的则是月宫仙人的形象。今日的“嫦娥”与“玉兔”,也因此在历史的文本之中找到了依托。

    责任编辑:鞠文韬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