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庆跳车救人失右腿铁路工即将出院,希望明年脱离拐杖行走

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邱萧芜 通讯员 曾浩云
2017-12-26 19:49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7月6日,重庆荣昌段火车站的车站值班员徐前凯为救一位横穿铁轨的老人,跳下火车将老人拉出危险区域,自己的右腿却不幸被列车碾过。(01:27)
徐前凯在进行康复训练。 文图片均为 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供图

将近半年时间过去了,今年夏天为救人右腿截肢的重庆荣昌站车站值班员徐前凯已装上义肢并不断进行康复训练。他说,预计本周内就可以出院,“希望明年内可以不借助拐杖行走,早点返回到工作岗位”。

26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局集团公司)徐前凯举行表彰报告会。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报道,今年7月6日,徐前凯为救一名横穿铁轨的老人,被卷入车轮下,右腿截肢。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徐前凯同志表彰报告会。

如果能重新选择还是会救人

30岁的徐前凯穿着一身黑色西装,义肢被隐藏在西裤下。如果不是拄着拐杖、走路迟缓,常人很难发现他腿部有残疾。

在表彰会上,徐前凯再次回忆事发救人时的情形:

(7月6日)那个下午的天气跟往常一样闷热,作业场跟往常一样火热,伴随着鸣笛声、对讲声和车列行进声,徐前凯站在推进车列前端,和同事陈周锐正在进行调车作业。

大约运行到车站联络线道岔处时,徐前凯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一名动作迟缓的老人正在横穿铁道。他急忙向司机发出停车指令,然后大声呼喊,并使劲吹响口笛,可是老人并没有任何躲闪的迹象。15米、10米、8米,眼看老人近在咫尺,徐前凯顾不上多想,飞快地跳下车,一个箭步冲向老人,拽住老人使劲往外拉。老人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力量吓懵了,下意识地想挣开徐前凯。惯性作用下,车列还在缓缓滑行,徐前凯用尽全力抱住老人使劲向铁道外一推……就在此刻,车轮承载着80余吨的重量,从徐前凯来不及抽回的右腿碾过……老人得救了,他的右腿没了。

陈周锐回忆,当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把担架放到徐前凯身边时,面对已经不完整的肢体,他和工友一时竟不知该怎样把徐前凯抬上担架。这时,徐前凯强忍着剧痛,挤出一丝笑容说:“帮下忙,担架移过来一点。”说完,在大家的注视下,徐前凯自己侧身翻进了担架。

被徐前凯救的老人名叫蔡本善,今年68岁,耳背。事后,蔡本善前往医院,跪倒在徐前凯的病床前,向他表示感谢。

徐前凯说:“看着胃出血尚未痊愈的父亲为我跑上跑下,继续做着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看着母亲顶着日渐增多的白发为我忙前忙后,脸上仍是一如既往的慈爱和焦虑,我的心里像针扎般地难受。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段时间的经历会在脑海里闪回,有时候突然感到右脚掌痒痒的,不自觉地伸手去挠,却是空荡荡的,这时候,失落和隐忧也会涌上心头……但是,如果时光倒流,如果重新面对险情,我的选择依然不变。”

徐前凯作报告。

入选“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候选人

铁路成都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徐前凯住院治疗期间,铁路部门从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为其全力提供最好条件,安排专人定期守护照料。社会各界也为徐前凯的假肢安装、医疗条件等提供最大帮助。

为了早一天重新站起来,徐前凯在截肢手术后十天就躺着举起了哑铃,开始练习手部力量。第十八天,在父亲徐荣贵的搀扶下,他拄着拐杖试着走了几步。11月9日,徐前凯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装了义肢,并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开始适应性康复训练。

据徐前凯的主治医生介绍,徐前凯康复进度和穿戴义肢行走的情况都优于常人,从脱离危险期到依靠双拐下地行走,从右腿伤口完全愈合到穿上义肢独立行走,徐前凯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以惊人的意志力进行治疗和康复。

“(穿的)鞋子不一样,感觉差别很大。”徐前凯说,他现在已经可以穿着板鞋、在没有人搀扶和拐杖的帮助下缓慢得在平地行走了,但穿上皮鞋或其他鞋子,还需要慢慢磨合。

徐前凯告诉澎湃新闻:“希望明年内可以不借助拐杖行走,早点返回到工作岗位”。他说,他很想回去工作,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徐前凯救人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事发5天后,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向徐前凯学习的倡议。此外,他还获评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2017年度“中国好人”、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2017年度“重庆好人”,并入选2017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候选人。

除了由所在单位承担徐前凯的治疗费用外,徐前凯还获得来自重庆市政府、铁路总公司等单位的奖励共计18万元。

从“小米渣”到“小超人”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营长刘波涛告诉澎湃新闻,徐前凯英勇救人的事迹已在军地引起强烈反响,赢得了军民的广泛赞誉。

刘波涛回忆,2006年2月,徐前凯被分配到由其担任连长的边防9连,直到次年12月义务兵服役期满退伍。徐前凯刚入伍时,身体瘦弱,体能较差,战友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米渣”。

但徐前凯没有气馁,拼命“开小灶”查缺补漏、强化训练。5公里武装越野,他给双腿加绑沙袋还要多跑几公里;单双杠手臂力量不足,他举哑铃、做俯卧撑直到汗水滴湿整张报纸;手榴弹投不远投不准,他把背包绳一头栓树上一头绑手上来回挥动练爆发力、练“瞄准”,以致手掌脱皮见血。

有一次,连队组织武装5公里越野,刘波涛看到徐前凯落在队伍后面,以为他偷懒,没想到他的右脚踝已经肿得有碗口那么粗。原来徐前凯不慎崴脚,刘波涛告诉他不用再跑了,可徐前凯咬着牙说:“还有700多米就到终点了,我能坚持。”

尽管是最后一个冲过终点线的,但徐前凯却赢得了全连战友的鼓掌喝彩。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他的体能科目全部达优,长跑、器械测试还经常杀入“前三甲”,这不仅让全连官兵刮目相看,更成为当年的模范标兵。后来,大家改叫他“小超人”。

时任连队指导员的蔡忠贵了解到徐前凯的救人事迹后,召集当年在连队的部分战友,利用周末时间从全国各地赶到重庆,代表连队退伍老兵做了一面锦旗送给徐前凯。 因表现优异,徐前凯2006年底被连队党支部评为“优秀士兵”。回想起往事,蔡忠贵说:“这小子居然拒绝了!他找到我说自己管理能力差,应该给更优秀的同志。”最后连队“硬塞”给了他一个嘉奖。

刘波涛说,在老部队,徐前凯的事迹赢得官兵众多点赞;在云南河口征兵现场,徐前凯的事迹广为流传,成为征兵工作的“活广告”。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