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特稿 | 第2000架!东疆一小步,中国一大步!

2022-07-29 12: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天津广播 天津广播

“各单位请注意,CA080航班,预计到达时间为7:54分”

“欢迎东疆综保区第2000架飞机降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7月29日上午7时54分,由中国商飞制造的ARJ21飞机(昵称:“阿娇”)平稳降落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现场接机人群热情高涨、心潮澎湃。这是天津东疆综保区以租赁模式成功交付的第2000架飞机,是我国航空史和飞机融资租赁史上又一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东疆融资租赁第2000架飞机,降落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交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飞机租赁是什么?为什么要租飞机?跟普通百姓的关系有多大?对中国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在十多年前,这些问题还不好回答。因为,它在中国没有先例,没有制度保障,甚至还有不少体制上的束缚......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属于中国飞机租赁的时代来了!今天,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迎来了第2000架融资租赁飞机。

▲视频:7月29日上午7时54分,东疆综合保税区第2000架融资租赁飞机降落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从无到有:“东疆模式”开启中国融资租赁业大幕

您可能要问了,飞机租赁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它温暖可及,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市民小孟说。

▲视频:详解东疆飞机租赁

80后的小孟是一名地产公司的职员,也是一个10岁孩子的母亲。每逢寒暑假她都会带孩子出门旅行,飞机是她首选的出行方式。盘点自己这些年的出行消费,小孟发现住宿、餐饮都涨价了,唯独机票价格不升反降。小孟打开手机里机票预定app,查到了一张自己在2014年7月的订单,那时从天津到厦门的单人往返机票价格是2060元,但就在今年的7月,同样的行程、航空公司、出行时间差不多的机票订单仅有1540元,而这正是飞机租赁的功劳。

数字显示:自2010年至2021年,我国民航业保持高速发展,2010年民航在册客机1597架,到2021年底达到4054架,其中通过东疆以租赁方式引进的运输飞机达1514架;旅客运输量由2.68亿人次达到4.41亿人次、货邮运输量从563.0万吨达到731.84万吨。2021年,中国国内市场占全球商业航空市场份额已经高达20%,在疫情冲击之下这份成绩单依然很亮眼,这也依赖于中国飞机租赁业的腾飞。目前,中国国内的民航飞机中,每三架就有一架是通过天津东疆租赁而来。从“无中生有”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天津东疆成为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注脚。

2006年8月,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后升级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这是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后国家批准设立的第二个保税港区,也是我国当时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007年,天津东疆一期4平方公里通过国家验收,随即面临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这对正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天津东疆无疑像是站在了十字路口的交点,该怎么走?全程经历东疆融资产业从无到有的刘庆良那一年刚刚从清华大学法学专业硕士毕业,考到东疆管委会的这位小伙子打车来报道的路上心里一直打鼓:“我从塘沽上车,司机越开越荒,导航上都没有东疆这个地儿,后来有同事跟我说以前都没有路,他们都是坐船从北疆到东疆来上班。”“一穷二白,穷则思变”这是老领导、时任东疆管委会主任张爱国常对刘庆良说的话。

“空客(天津)总装厂2009年5月交付的第一架飞机,是由中国的租赁公司购买,然后租给了中国的航空公司的。但是,这单交易却是在爱尔兰完成的,那时我们才知道一半以上的飞机是通过租赁从境外引进的。”谈起彼时国内航空金融产业的发展状况,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宗胜陷入沉思,那段时间,他多次参与天津市政府金融创新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文件起草。“最重要的差距是税率,欧洲明显要优于我们,但咱们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经济学家出身的陈宗胜深谙其中的门道。境内境外租赁差别在哪儿?租赁公司最有发言权:“国内租赁公司购置新飞机开展租赁业务时,会被征收高达23%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相反,境内航空公司从国外出租人那里租飞机属于跨境直租,仅征收5%的优惠税率。这18%的税率差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差异,对于国内刚刚启动的航空租赁业务打击很大。”工银航空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鹏回忆道。

东疆可以做什么?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1952年,美国掀开了现代融资租赁业的历史,目前,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业占全球规模的90%,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业务。东疆能进入这个领域吗?

那时南方航空公司想要扩大机队规模,2007年创立不久的工银租赁也是国内租赁业的先行者,他们看到天津东疆拥有的保税区政策优势,主动找上门来:“这业务不一定能挣钱,但我们想和东疆一起试一试。”就在全国的租赁行业因为政策原因无力涉足飞机租赁时,天津东疆和工银租赁都看到了机遇。那一年,刘庆良跟着领导们跑遍了国家各相关部委:“一单飞机租赁业务涉及到方方面面,海关、外汇管理、市场监管、税务、司法,你能想到的和你想不到的我们都会打交道。让我惊奇的事,面对这么创新的业务,从来没有人说过一个‘不’字,全都是开绿灯全力配合。”那时候,刘庆良经常在北京一住就是两个星期,“白天去部委汇报工作,晚上回到酒店赶紧把内容都改出来,第二天再去汇报。”就这样,东疆人磕下来了一个个政策支持。

借助“保税”优势,天津东疆要创造的是“飞机保税进口租赁模式”,就是让注册在东疆的飞机租赁公司,从境外购买飞机“保税”,租赁公司将飞机租给国内航空公司时视作跨境直租,这样就只需要按租金交增值税和关税,从而将国内外企业拉回到同一条跑道。

“为什么我们第一单飞机租赁耗时一年才完成,这里面‘步步惊心’!就拿飞机交付来说,按照当时的政策属地海关必须要实货监管,那就意味着飞机要飞到保税区里来,但东疆哪有飞机跑道,哪儿能停下飞机?”刘庆良他们对此很挠头,在几十公里外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自然是飞机入境的第一落点,但如何完成监管流程呢?那时天津海关创新想出了“异地联动监管”的办法,东疆海关、保税区海关、机场海关通力合作,实现了全程对飞机的状态的查验和监管,这些在十几年后已经很常见的监管方式在13年前的确是影响业务成败的关键。

2009年12月3日,工银租赁在天津东疆开展全国首单飞机保税租赁业务,这是中资租赁公司创新采用境内保税交易结构操作飞机租赁的第一单,填补了中国航空租赁产业的空白。

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但时任工银航空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飞机租赁部经理李涛仍对此历历在目:“当天下午2点多,我开始盯着天空看,过了不久,高空远处先后出现了两个小‘黑点’,他们向前移动,变成了大‘黑点’,轮廓越来越清晰,距离越来越近,最后稳稳停在飞机坪上。”在长达一年的前期合作中,李涛和刘庆良经常为了合同中一个字、一句话争吵,但在共同创造了历史后,他们都难掩心中的激动,刘庆良说:“那时停机坪上有人数限制,我这么年轻的小同志哪有机会,第二天我们都跑过去看飞机,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飞机,能坐500人呢!”随着这两架波音777飞机从西雅图同步抵达天津,成功交付给南方航空公司,标志着中国飞机租赁时代来了!

▲东疆融资租赁首架飞机,2009年12月3日交付南方航空公司

政策策源,集成创新

“保税租赁”这样的模式在2009年还是一项全新的尝试,无先例可循。国家税务总局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费治聪回忆说:“2009年时,我们从税收监管角度已经发现了与国际租赁产业先进地区的差异,既是一次自我革命,也是从企业的实际诉求出发,一定要把税率降下来!”天津市委、市政府以极大的魄力和信心全力支持产业发展,主要领导多次开会研讨,创新了“保税租赁”模式,飞机引进之后,由海关以特殊监管区的模式进行监管,同时,在税务方面做一个税收的优惠政策的备案,飞机租赁在中国由此开始稳步发展。

在首单业务“破冰“后,中国飞机租赁业改革创新从未停步,释放出一波波的政策红利。

2011年5月,国务院下发批复,明确鼓励东疆推进租赁业务先行先试,完善项目子公司(SPV)管控模式,这意味着“一架飞机就是一个公司”,更为灵活、便捷。同时给予东疆开展飞机租赁创新、优先利用外债指标等系列政策。

“从首单跨境转租赁交易到首单飞机联合租赁交易,再到首单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飞机租赁业‘摸着石头过河’,闯出一条条发展新路,积累了出口租赁、联合租赁、离岸租赁等40多种租赁业务模式。”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局副局长时金凤说。数据显示,2012年中资租赁商机队规模为209架,在中国民航租赁机队占比为26%。如今,这一数字分别为1223架、60.7%。

飞机租赁历来被誉为全球租赁业“皇冠上的明珠”,它的突破发展也直接促进了我国商业模式、监管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助推营商环境进一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近年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就一直根据市场需求,向人民银行总行、外汇管理局争取租赁业专项支持政策,2015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开展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金融改革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

税务方面,早在2012年7月,融资租赁出口退税就在东疆先行先试。两年后,该政策的试点范围由天津扩大至全国。

“那年,我的领导跟我说过一句话,小刘,咱们什么时候能做到1000架飞机,这个产业就成了。”刘庆良回忆起往事,满脸都是笑容,那时东疆政策研究室的新职员“小刘”心里在想,第一架飞机咱们就做了整整一年,啥时候能做到1000架,没想到这句话在2017年就实现了。那一天“小刘”依然无缘到现场,因为还有一大批政策创新等着大家乘风破浪。

近年来,国内大批飞机租赁公司崛起,航空公司采购同样机型的飞机租金不断下降。工银航空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鹏分析说,成本下降主要由两大因素所致,“其一是我国保税租赁模式的出现,打破了国外租赁公司的市场垄断,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价格也更加透明,飞机的年租金率从10%左右下降至7%左右;其二是相较从境外租赁公司租赁飞机,通过保税租赁模式引进飞机,航空公司不需额外再缴纳6%的预提所得税,这些都为航空公司飞机引进节约了可观的成本。”

采购成本低了,资金支配更灵活了,飞机租赁迅速扩大了航空公司的机队规模、运力和服务能力,在国内一些支线城市,市民出行越来越方便。张艳欣来自贵州兴义,以前想搭飞机去往全国各地,必须先到贵阳或者重庆,沿途大巴需要4、5个小时。而这几年,航空公司与兴义万峰林机场推出了“云上公交”,市民可以高效“通程”到全国各大城市以及其它支线城市。以华夏航空为例,截至2021年底,共有58架飞机,支线飞机41架。而在这58架飞机中,自购5架,通过租赁方式引进53架。

航空应急救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救援力量。而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却显得有些不足,其中,尤其以直升机数量短缺最为严重。中国通用航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昱告诉记者,作为航空应急救援的“国家队”,通用航空近几年从国外引进了4架多灾种救援重型直升机,每架上亿元人民币,都是通过我国飞机租赁方式采购。这些“大块头”在西藏林芝等高海拔区域森林火灾救援中派上了大用场。中国通航也因此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可以更加轻松地展翅高飞。

东疆模式,中国方案,服务世界

疫情下,全球航空客运市场较为低迷,货运市场却相当火爆。波音曾在2020年预测,未来20年全球航空货运量将翻一番,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届时将增加2430架货机。但飞机“客改货”是一个大工程,涉及工程技术、适航认证、监管等方方面面,想要顺利完成“客改货”很不容易。对此,天津东疆给出了创新解决方案。今年春天,交银租赁旗下的一架波音737-800客机租约即将到期,但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这架飞机还很“年轻”,机龄短且飞机状态良好,因此交银租赁打算在国内给这架飞机找一个新婆家。恰好中国邮航在货运领域急需扩充机队规模,但要想租下这架客机,就意味着要先退租、再租赁,期间还要对飞机进行“客机改货机”,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东疆海关党委委员韩伟解释说,“在跨境租赁之下这架飞机需要退租离境,然后再回到境内。在疫情当前之下,无论是机队也好,还是飞机整个离境,给企业就增加了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

那么,能否在飞机不离境的情况下完成退租手续、同时进行飞机改装、把大量成本节省出来?企业带着这些难题找到了东疆综保区管委会和东疆海关。韩伟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我们通过电话、邮件、云视频,联系了航空企业,联系了改造厂,联系了航空公司所在地海关,把这个事情在海关监管可控的前提之下,打造了一个完整的监管模式。”

飞机“客改货”涉及工程技术、适航认证等方方面面,全流程要在海关监管下完成。东疆海关再次推出了租赁+模式,联合多地海关实现异地监管,联动作业。目前,改装后的货机已经开始执飞中日、中韩货运航线,至少为企业节省超百万元成本。这项业务顺利落地不仅打通了飞机退租—改装—再租赁的全流程保税处置路径,也为后疫情时代飞机资产处置探索了一条新路,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全国首单保税客改货再租赁飞机

7月16日,在位于天津空港经济区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天津海特)的二期机库里,1架波音737-800飞机被20多个千斤顶托举着。舱门大开,机身内部的座椅已被搬空,身穿深蓝色工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打铆钉。不远处,带有浅绿色保护性底漆的主货舱门已经就位,等待安装。这是天津海特的第10架“客改货”飞机。“我们前期交付了4架波音737-700和3架波音737-800。”天津海特总经理陈健聪告诉记者,此前完成改装的飞机有6架交付给了国外货运航空公司使用,1架交付给了天津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使用。

从改装市场来看,订单需求量依然较大。“目前我们的‘客改货’订单已经排到了2024年,今年下半年还有4架飞机排队入场。”据陈健聪透露,天津海特正在规划第3条“客改货”产线,并评估建立三期机库,有望进一步扩大产能。“近几年,天津海特借助了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政策,得以快速发展。比如说,公司获批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开展境内外航空保税维修和再制造试点业务。”陈健聪解释,目前境外飞机转国内航空公司运行,如果在天津海特执行维修、改装业务,可以不再额外调机至境外,而只采用形式申报。这项政策的实施,为客户节省了调机费用与调机时间。与此同时,天津海特每架次飞机可以减少1100万元左右的保证金,节省可以节省40万元左右的利息支出,使得公司在国际航空维修、改装市场竞争中取得了较大优势。

这样一来,天津就实现了从飞机制造——飞机租赁——飞机维修改装的全产业链发展。

随着我国飞机租赁业近年来的发展成熟,令各行各业都看到了租赁的优势,也直接推动了这种模式向各产业渗透,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目前在融资租赁领域,船舶、海工平台、轨道机车、医疗设备、工程装备、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已形成了门类齐全、产品丰富的产业形态,中国也正成为全球租赁生态圈中的一个新兴枢纽地。

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飞机租赁业从无到有,更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突破。天津东疆综保区,已经成为仅次于爱尔兰的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全国飞机租赁产业增长极和动力源。截至2021年底,南沙、厦门、上海自贸区等地也凭借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构建了融资租赁服务与航空产业统筹融合发展的多方共赢格局。

中国的飞机租赁企业也同样刷新着“全球显示度”。目前在全球排名前20的租赁公司中,中资租赁公司占了8家,并持有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飞机资产。中资金融租赁公司深度参与到全球航空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话语权持续增强。

让国产飞机飞上蓝天,是几代航空人的梦想。近年来,国产大飞机的建造,彰显出我国不断增强的制造实力。而这其中,也离不开飞机租赁业的助力。“目前国产ARJ21飞机进入规模化运营阶段,飞机租赁积极参与购机融资工作,提供多元化支持。租赁公司是最具金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航空业主体,国产飞机发展特别是在市场导入期,非常需要这类创新型的金融服务。”中国商飞公司市场营销中心战略创新研究部部长兼飞机金融服务部部长黄祖欢表示。

▲中国商飞ARJ21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已交付ARJ21飞机71架,其中租赁交付占比约达80%,并有超过半数通过东疆租赁交付。在前期进行了多次离岸租赁业务尝试后,中国飞机租赁企业也正摩拳擦掌、精心谋划,希望未来能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全球市场中,进一步建立我国航空产业的全球影响力。

“未来几年,C919、ARJ21等国产飞机交付量会逐渐增大,前期重点是服务国内航空公司和客户。但全球化订单是国产机的目标,要将其交付给境外航空公司,也需要更加完善的离岸业务模式支撑。针对离岸业务,我们不断和以东疆为代表的自贸区、保税区探讨,总结目前在境外开展业务时的经验和瓶颈,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更全面的行业参考。”李鹏表示,未来如果能实现在境内设立项目公司,把国产飞机出租给境外航空公司,而且用人民币去计价、结算,就相当于把这条航空产业链条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从规则的参与者到制定者,从行业的跟跑者到领跑者,东疆综保区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杨柳表示:“未来‘中国方案’将服务全球飞机引进!东疆将全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飞机租赁中心,并积极打造国产飞机租赁中心和飞机出口租赁、离岸租赁中心,不断提升中国飞机租赁资产管理能力,形成行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方案。”

记者 | 翟婧秋

编辑 | 程婷

原标题:《特稿 | 第2000架!东疆一小步,中国一大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