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0年,79家,1.9万亿

2022-07-30 09: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992年7月28日,在一片阡陌农田中,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开园。这一晃,就是30年!

3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聚集了2.3万家企业、1800家高新技术企业、179家外资研发中心……如今,由高科技园区升级迭代的张江科学城,国家战略、平台资源和高端人才资源不断汇聚,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科创地标。在这片“创新策源地”,诞生了无数创业者的创业故事,也造就了一批企业的上市梦。

根据张通社Link数据库统计,在过去的30年里,张江共有79家企业成功上市,IPO总募金额超1900亿元,总市值超1.9万亿元。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国内半导体清洗设备龙头盛美上海、跻身国内体外诊断市场第一梯队的之江生物、“科创板CRO第一股”美迪西、“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再鼎医药……这些知名的高科技企业,都曾在张江这片创新沃土上孵化“长大”,并成功上市。

01.2019年进入上市高潮,科创板和深沪主板成为集中上市地

1994年1月,国内玻璃制造业龙头企业耀皮玻璃于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来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由此拉开了张江企业上市的序幕。此后在国家政策的护航下,越来越多的张江企业茁壮成长,进入资本市场的大门。

从79家张江企业的上市板块来看,35家企业于科创板上市,18家于上交所主板上市,18家于港交所上市,5家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3家于深交所主板上市,另有5家于境外(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可见科创板和深沪主板成为张江企业集中上市地。

                                          ▲张江开园30年以来的上市公司

其中,双重上市公司(指同一家公司在两个证券交易所同时挂牌)共有5家,分别是复旦张江、君实生物、上海医药、再鼎医药和中芯国际。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医药是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位列全球制药企业50强;复旦张江、君实生物和中芯国际均是国内实现“A+H”上市的龙头企业;再鼎医药201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20年9月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第二只回港中概股,今年6月底又宣布于香港联交所主板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

从上市时间来看,79家张江企业的上市之路,与张江产业生态和创新创业环境的形成同频共振。以十年为界,2000年前,仅有7家张江企业上市,1999年上海市政府启动“聚焦张江”战略,采取了一系列规划措施支持张江,张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后10年间有8家张江企业陆续上市。

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示范区建设与发展从此拉开序幕。2018年11月,面对张江科学城的科技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

国家战略从顶层给予了张江创新策源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张江驻扎和成长,但推动更多企业上市似乎还差点“火候”。直至2019年科创板的推出,资本市场的“硬核科技”时代悄然来临,无疑为张江企业走向上市铺就了高速通道。

数据统计,2019迄今共有51家张江企业成功IPO,单是科创板上市公司就有35家,约占68.6%,并创造了A股史上多个“第一”的耀眼成绩。如“中国芯片IP第一股”芯原股份、“中国基带芯片第一股”翱捷科技、“数字化X线探测器第一股”奕瑞科技、“A股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第一股”南模生物、“RNA诊断第一股”仁度生物……

与此同时,国资背景、市场化以及产业化的投资机构纷纷向张江投来关切的目光。如近日登陆科创板的益方生物,背后集结了经纬中国、浦东科创、启明创投和礼来亚洲基金等资本力量。作为创投界的国家队,浦东科创共投出了22家张江上市公司;作为创投界的明星机构,启明创投投出了6家张江上市公司。

从早期孵化到陪伴成长,从助力上市到战略支持,一家家投资机构在与被投企业共成长中感受着张江精神。

02.3家张江企业市值超千亿,上市公司“扎堆”生长

从张江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来看,截至7月27日收盘,总市值超500亿的张江企业有9家,分别是中芯国际、韦尔股份、璞泰来、宝信软件、爱旭股份、中微公司、上海医药、派能科技和君实生物。这其中,中芯国际、韦尔股份和璞泰来更是以超千亿市值位居前三甲。

中芯国际自是不必多说,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其回归A股之路可谓迅速,从提交申请到登陆科创板,中芯国际仅用了37天,不仅刷新了A股IPO最快纪录,而且成为近十年来最大规模IPO,募资超 500 亿元。

韦尔股份由清华校友虞仁荣于2007年创立,2017年在科创板上市。公司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技术演进,在CMOS图像传感器电路设计、封装、数字图像处理和配套软件领域积累了显著的技术优势。目前,韦尔股份已发展为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企业,客户包括华米OV、奔驰、奥迪、海康威视等。

璞泰来是国内锂电负极材料龙头企业,2012年成立于张江。公司所服务的锂离子电池市场,处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及⾼效储能相关的关键产业环节,主营业务则聚焦在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工艺设备领域,现已形成了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涂覆隔膜、自动化涂布设备、铝塑包装膜等业务的全面延伸。

深挖张江上市公司的地理位置,还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张江的某些道路上,密集分布着上市公司。

比如走在张东路上,会依次看到国内首家无线连接芯片上市公司博通集成、国内玻璃制造行业最早一批上市的公司之一耀皮玻璃、全球电子设计制造领导厂商环旭电子以及“微创系”宏大医疗版图——微创医疗、微创心通医疗和微创机器人。尽管所属领域不同,但这6家公司都在各自领域精耕细作着。

在碧波路上,同样呈现类似的“扎堆”现象,走出了晶晨股份等6家上市公司,围绕集成电路、医疗器械、文娱传媒、企业服务和新工业领域百花齐放。还有瑞庆路上的凯利泰、奕瑞科技、之江生物和仁度生物4家医疗器械企业 ,郭守敬路上的宝信软件、大智慧、金桥信息和霍莱沃,以及龙东大道上的张江高科、韦尔股份、海优新材和欧普照明……

这些平常的张江小路,走出了许多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立足于世界前沿的科技上市企业,见证着张江这个创新策源地的日新月异,连接了张江的过去和现在。

03.积流成渊,30年走出张江“硬科技”特色

从行业分布来看,张江上市公司主要聚焦于医疗健康和集成电路领域,分别有31和17家,合计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60.8%。此外在企业服务、汽车交通、光电通信、生产制造、文娱传媒、新能源、新工业、新材料、金融等领域均有涉猎。

在医疗健康领域,张江上市企业主要分布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疗电商四大细分赛道,尤以生物医药企业居多,共有16家。其中上海医药、再鼎医药、复宏汉霖、和铂医药、和誉医药、华领医药、嘉和生物和药明巨诺于港交所挂牌上市,艾力斯、皓元医药、迈威生物、三生国健和益方生物于科创板上市,复旦张江和君实生物则实现了A+H两地同时上市。

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张江上市公司中,芯片设计企业以11家占据大半壁江山。除了韦尔股份和博通集成于主板上市,芯原股份、晶晨股份、晶丰明源、乐鑫科技、聚辰股份、格科微、普冉股份、翱捷科技和思特威均为科创板上市公司。此外,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中微公司、盛美上海,芯片制造领域的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安集科技、芯导科技也都是业界耳熟能详的名字。

这样的布局,与张江的产业生态高度契合,也是张江30年聚焦“硬科技”的成果。

回望30年前,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是新兴科技领域十年磨一剑、动辄投资上亿的“硬骨头”,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更是一张“冷板凳”,但这都代表了国家战略赋予张江的使命。

30年来,从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到现在20倍的扩增,张江的生物医药版图急速扩张,打造出全国最知名的“药谷”,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区域之一。

同样早早被写入张江产业发展蓝图之中的,还有集成电路产业。2000年,中芯国际、华虹宏力落户张江。在其带动下,一批与集成电路相关的企业迅速在张江集聚,逐步形成了一条包括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制造供应等在内的产业链。如今,张江成为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

从1到79,是张江企业快速奔跑的实力,也是张江与张江企业共同谱写的产业“进化史”。

30年沧桑巨变,30年默默耕耘。从最初的17平方公里,到如今220平方公里,目前张江已形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等9大产业集群,实现了从地理名词到科创之城的蜕变。

而立张江,逐浪前行,在张江不断丰富的产业生态中,未来必然会有更多张江企业,开启上市征程,进入资本市场的大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