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放屁多不一定是在排毒,还可能是3种疾病的“预警”,别不当回事

2022-08-01 17: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九叔 39健康网 收录于合集 #生活百科 32个

放屁会传播病毒吗?

在评论区获取暗号查看答案噢

如果要给各种尴尬的场景排个名次,那么「在电梯里放屁」绝对常年霸榜第一,尤其是又臭又响,而你还在最前面的时候。

很多人认为,放屁多只是身体排毒的表现而不理会。也正因如此,身体通过放屁发出的某些疾病预警信号,常常被人们忽视,等大病到来时,已经无力回天。

为了保住小命,身体放屁发出的信号,还是留个心眼观察吧。而要弄明白具体是哪些信号,得先搞清楚:屁从何而来?

当我们吃下各种美食,除了喂饱我们自己之外,还养活了肠道内1000万亿个细菌。

细菌一边分解食物,一边产生气体,当气体囤积到一定量级,便需排出体外,而这些气体就形成了我们的屁。

在这些气体中,其实有99%都是没有味道的,只是剩下的那1%,不仅臭气熏天,危害性还不小。

其中的硫化氢,就是一种闻起来像臭鸡蛋的神经剧毒物质。

浓度只需百万分之一,就会产生恶臭味;浓度超万分之一,就能破坏嗅觉神经。

正常来说,身体的代谢是有节律性的,比如一个人一天的代谢消耗,基本在一个固定数值上下小小地波动,放屁也是如此。

美国肠胃医生利维德曾做过统计:

普通人每天平均放5-10个屁,男生一个屁大约有110cm3,而女生一个屁大约有80cm3。

如果某天放屁突然增多,就要注意了,因为这可轻可重。

正常情况:小case

1、经常吃高淀粉食物

如红薯、芋头、土豆等高淀粉含量,它们里面的氧化酶在肠道环境下,更容易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2、吃了特殊药物

比如降糖药阿卡波糖片,它会引起腹胀、放屁增多等,属于药物正常的不良反应。

疾病信号:需警惕

1、肝脏病变

因肝功能异常,胆汁分泌减少,进而引起消化不良,肠道细菌可以分解更多食物,结果就是产生的气体明显增多。

此外,肝病还会伴随体臭、面黄、脱发等症状,具体可以点击九叔之前分享的��

2、肠道出现感染

当体质变弱或食用不干净的食物后,肠道的产气肠杆菌会大量繁殖,导致肠道感染,出现产气增多的现象。

3、大肠癌

肠道发生病变后,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同样导致肠道气体增多,而且味道难闻。尤其需要留意臭鸡蛋味和腥臭味的屁。

臭鸡蛋味道来自硫化氢,主要来自肠道细菌过度参与食物分解,导致硫化氢含量增多;

腥臭味来自消化道的血液,或者恶性肿瘤压迫消化道导致出血带出的腥臭。

如果你放的就是这类型的“臭屁”并同时有下面几个症状,就要警惕大肠癌!

排便不规律

比如平时一周排便3次,但最近一天就拉了3次,这种情况就要注意了。

便血

大肠癌会导致消化道溃疡,肠道破溃出血,血液会附着便便上一同被排出。

腹部不适或疼痛

突如其来的不适和疼痛感,大多由于肿瘤增加,压迫到组织神经。

4、便秘

便秘导致便便无法及时排出,长时间在肠道内滞留,而细菌也不挑食,分解完食物后又看上了便便,于是产生更多更臭的气体。

如果你们跟小九一样是吃货,又不想出现大型社死现场,叔再送你们点减少屁量和臭屁的办法。

1、减少纤维和含硫食物的摄入

纤维食物可以被产甲烷菌分解出无色无味的甲烷,但2/3的人缺少这种细菌,就会产出滂臭的硫化氢;

含硫食物会被产气荚膜梭菌分解,产生粪臭素和吲哚。

2、少吃难消化或油腻的食物

难消化的食物对细菌而言是一顿丰盛的美味,细菌分解的食物越多,产生的气体越多,臭气的总量也越多。

而油腻的食物对肠胃来说不太友好,它会加大肠胃的消化难度,同时影响肠道环境,降低其消化能力。

3、吃饭时不要狼吞虎咽

过快进食会连带很多空气误入消化道,容易堆积更多气体,促使放屁。

参考资料:

[1]《警惕!每天放屁远超15个,并伴随这些情况,很可能是「肠癌」预警》.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2022-01-29

[2]《每天放屁数十次,27岁姑娘确诊肠癌晚期!有一种屁,你千万别忽视》.院长在线 .2021-08-15

[3]《为什么有些人放屁这么臭?是不是有病?》 .果壳. 2016-01-12

[4]毛华,黄丽韫.浅谈大肠癌的病因预防.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6):19-20.

[5]王欣.大肠癌高危人群的预防.医疗装备,2016(8):193-194.

[6]牟坤.大肠癌的治疗和预防.大健康,2019(5):0105-0105.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