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除了登革热,你还应该知道的虫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

2022-08-03 15: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宝山疾控 宝山疾控

NEW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取自基马孔德(Kimakonde)语中的一个词,意思是“变成歪曲的”,描述病人因关节疼痛而弯腰的样子。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

关于基孔肯雅热,你该知道的

特别

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关节痛也可能是基孔肯雅热哦!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关节功能丧失,不能活动。

提醒

01 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基孔肯雅病毒通过受感染的伊蚊叮咬而传播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人群普遍易感。

向左滑动查看内容

02 感染基孔肯雅病毒有哪些临床症状?

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结膜充血、腹痛、斑丘样皮疹或出血症状。一般持续数天或甚至数星期。

向左滑动查看内容

03 基孔肯雅热主要在哪些地区流行?

基孔肯雅热主要流行于非洲、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非洲,主要流行于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在亚洲,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印度和西太平洋地区

向右滑动查看内容

预防基孔肯雅热,我们需要一起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三个环节

1.控制传染源

尽量就地治疗,以减少传播机会。患者在病毒血症期间,应予以防蚊隔离。隔离期为发病后5天。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

2.切断传播途径

睡觉时,最好使用蚊帐防蚊或者蚊香驱蚊。居家的时候,还要做好房屋周边卫生,清除积水、翻盆倒罐,减少伊蚊孳生,降低伊蚊密度。

3.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疫苗。主要采取个人防蚊措施。

重要提示

来自基孔肯雅热暴发流行区的旅行者入境时,如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入境时应当向海关申报,配合海关做好健康申报、体温监测、医学巡查、医学排查等卫生检疫工作。

旅行中或旅行后2周内出现上述症状的人员,应当立即就医或向当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并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

供稿 急性传染病防制科 郑家乐

编辑 郑家乐

审稿 向伦辉 谷臣琳 张勤丽

原标题:《除了登革热,你还应该知道的虫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