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朝统治者是怎么打击假道学的? | 循迹晓讲

2022-08-04 17: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谢承汇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谢承汇

策划:谢承汇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约10分钟

自从南宋官方推崇程朱理学之后,在这片土地上兴起了一股风气。什么事儿,只要牵扯上道德,就能无限拔高。这在当时被称为道学,是主流学派。

◇ 程颐(左)与朱熹(右)画像

到了清朝,满洲人当权,他们再怎么汉化,道学这种东西,本质上是看不上的。人家讲究实用主义,对这种“虚”的东西没兴趣。但是迫于统治需要,不得不表面上尊重道学,重用那些道学大家。但其实心里对他们非常瞧不起,经常找个机会就收拾一下这帮人。

今天咱们就聊聊清朝统治者是怎么打击道学的。

乾隆三十六年二月,乾隆去山东曲阜拜祭孔庙。一天挺忙,该拜拜,该上香上香。晚上接见一下山东官员。有个叫尹嘉铨的山东布政使,也在被接见的官员之中。

这个尹嘉铨是当时的道学名士,至少他自己对外介绍是这么说的。而且他这个道学名士是家传,他爸尹会一当年就自称道学名士。还被雍正帝嘉奖过,不过这会儿早就死了。

◇ 乾隆画像

没一会儿,轮到尹嘉铨面圣了,他跟别的官员不一样。其他官员见了乾隆都跟耗子碰见猫似的,各种好词儿招呼,吹捧。尹嘉铨不介,直接跟乾隆做自我介绍,还特意说了他爸是个道学名士,自己如今也继承了道学名士这个头衔。把自己吹了一溜够,开始主动跟乾隆要封赏,而且要的还是孔雀花翎。

孔雀花翎就是清宫剧里说的什么一眼二眼三眼花翎,在清朝官帽后面插着的那个。孔雀花翎可不是那么好得的,只有有爵位的人,才能封赏,是一种非常代表身份的东西。

◇ 双眼与单眼花翎

而且这玩意儿从来没有主动要的,都是皇上赏的。尹嘉铨要是学其他官员,把乾隆捧上天,没准还真能得一个。但他主动要,乾隆不高兴了,脸上变颜变色。

尹嘉铨一看乾隆脸色不对,还解释:您一定得赏我,要不回家我媳妇儿看不起我。

这话说得就过分了,您在单位跟领导说话这么说么?头儿,该给我涨工资了啊,要不然回家我媳妇儿看不起我。那估计第二天就该办离职手续了。

但是这次,乾隆只当他一时抽风,没搭理他,拂袖而去。

回北京后,这事儿就被乾隆皇帝忘到脑后,直到10年之后,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号。乾隆皇帝批阅奏折,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给自己上折子,又是这个尹嘉铨写来的。

这会儿的尹嘉铨已经退休回家抱孙子了,他写奏折是给自己父亲讨赏,希望乾隆念其父亲是道学名臣,让乾隆赐他爸一个谥号。

◇ 清 尹会一辑《士鉴录》

赐谥号这事儿也是大事儿,在当时,谥号是朝廷对大臣一生做出的“官方评价”。一般来说,得礼部主持,内阁议定,皇帝亲批。而且没有主动要的,跟孔雀花翎一样,得皇上开心才赏你。

乾隆顿时想起10年前在山东的经历,写了个批复:这种事儿也是你主动求得?本来应该让刑部治你罪,但考虑到你爸跟我关系不错,免了。但你要还不安分守己,肯定办你。

这本批完了,乾隆拿起下一本奏折一看,还是尹嘉铨。内容跟上一本差不多,还是给他爸求谥号。而且还用清朝官方认定的几位道学名臣,范文程,李光地举例子。乾隆一看,当时就急了。御笔朱批: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

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捉拿抄家环节。惹乾隆生气的下场,基本都是这样。乾隆确实太生气了,想在弄死他之前好好羞辱一下他这种假道学。

◇ 官员在审判犯人

“想吃冰,下雹子”,尹嘉铨自己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在抄家的过程中,负责官员发现了不少他的问题,尤其是在他跟亲朋往来信件中,说的事儿哪是个道学名士应该干的?比如说:尹嘉铨的媳妇儿给他介绍了个50多岁,但是识文断字的女人,要给他当小妾。这东西就有点儿臭不要脸了。乾隆命令审问官员,好好羞辱一下尹嘉铨。于是在审问的时候,发生了很有意思的一段对话。

审问官员问:尹嘉铨!你媳妇儿给你写信,说给你介绍一个50多岁,但是会写字的女人当小妾,有没有这事儿?

尹嘉铨答:有。

审问官员接着问:人家是处女,励志终身不嫁,而且都50多了,你还让你媳妇儿说媒。你知道廉耻二字怎么写么?这是正经人干的事儿么?

尹嘉铨回答说:我当时糊涂,不知道人家立志不嫁。现在想想真是我廉耻丧尽了。

逼着一个道学名士在公堂之上承认自己廉耻丧尽,可以说这已经是相当大的羞辱,以那会儿读书人的价值观,这就够自杀的了。可这还没完,审问官员还有更狠的问题要问:我们查过了,你媳妇儿是个母老虎,不可能让你纳妾。这次她主动给你介绍,肯定是知道,你不可能娶人家,以此博个好名声。看来,你是假道学,把你媳妇儿教的也是欺世盗名。是不是这样?

此话一出,尹嘉铨就差直接找地儿嗑死了,但公堂之上,周围一帮差官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只能承认:是我把我媳妇儿带坏了,我是假道学。皇上明察秋毫。

等这帮审问官员玩够了,就把尹嘉铨判了个凌迟处死。当然了,乾隆爷最后大发慈悲,特别开恩,改凌迟为斩立决。

◇ 斩首

这种事儿在清朝不是孤立,整个清朝,尤其是雍正乾隆这对父子,对道学的打击一直很严厉。

比如雍正时期,搞了个杨名时案,杨名时是雍正时期道学大家,官拜云贵总督。因为屡次泄露国家机密,雍正忍无可忍,就把他撤职了。按理说,道学大家是不在乎所谓功名利禄的,没想到这个杨名时,明明有错在先,反而各种给雍正上折子抱怨,就是不认错。

雍正实在忍不了了,打算羞辱一下他。特意组织三堂会审,找了各种理由恶心杨名时。今天说你贪污,明天说你调戏妇女,后天说你沽名钓誉。反正什么丢人说什么。还特意下旨,让当地官员看住了他,不许他死。要不就成全了他所谓“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了。最后活生生把杨名时逼疯了。

◇ 《阅微草堂笔记》清 纪昀

不止是统治者变着花样打击道学,普通人也对道学嗤之以鼻,《阅微草堂笔记》里面就记载了这么件事儿:有一个村里居然有两位道学大师。一天,这两位道学大师带着学生进行一场辩论赛。两位大师席地而坐,面前放着桌子,上面摆放纸墨笔砚,随时写点儿笔记。就在两位大师吐沫星子横飞的时候,一阵风吹来,把桌上的纸吹走了几张。周围人一看,纸上居然记录了两位大师制定的,把邻村寡妇家的田地瓜分的计划。

由此可见当世人对这些道学人士的鄙视。

话说回来,虽然雍正乾隆干得的也不干净,但这些假道学人士确实太脏了。没什么真凭实学,整天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圣人”的样子:孔子穿什么自己就穿什么,在外面吃饭讲究粗茶淡饭,回家大鱼大肉各种招呼。平时说话也都是下巴看人。确实挺欠打的。其中有不少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

比如说明朝末年,李自成进北京,当时的道学领军人物,时任内阁首辅魏藻德,立刻找到李自成,跪着跟他说: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给您盼来了,您是明君,我们愿意追随您。李自成都不拿正眼看他,问了一句:听说崇祯都自杀了,你怎么不去死啊?之后就把他宰了。

假道学人士号称什么“平时袖手谈心性,临时一死报君王”。且不说这是不是对的,您连一死报君王也没做到啊。可见这帮人有多恶心。虽然说乾隆皇帝处理他们的手段也不算光明正大,但对这帮披着道学外衣的真流氓,我只能说:活该!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原标题:《乾隆:朕认为,假道学这股歪风该管管了 | 循迹晓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