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致敬与超越,中央歌剧院全新演绎《利哥莱托》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2022-08-07 16:56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2022年是中央歌剧院成立70周年。4月下旬,历经7年建设的中央歌剧院剧场开门揖客,投入运营。随后由于疫情防控,“庆祝中央歌剧院成立70周年 2022年演出季”顺延至6月正式开锣。在西方歌剧《茶花女》《图兰朵》相继上演后,中央歌剧院于8月4日至6日推出威尔第经典歌剧《利哥莱托》的全新版本。

演出由中央歌剧院首席常任指挥袁丁执棒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和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中心,携手孙砾、李爽、么红等歌唱家共同完成。

《利哥莱托》剧照。本文摄影 何伦、张正东等

易立明、幺红30年后再聚首,“歌剧刻画的人性是永恒的”

歌剧《利哥莱托》又名《弄臣》,是编剧弗郎切斯柯·马里亚·皮阿维,根据维克多·雨果的戏剧《国王寻欢作乐》改编。1851年初,威尔第以40天的速度完成了《利哥莱托》的全部音乐。1852年,《利哥莱托》在威尼斯首演。

“女人啊,爱变卦,像羽毛风中飘。不断变主意,不断变腔调,看上去很可爱。功夫有一套,一会用眼泪,一会用微笑……”为了在首演中给观众一个惊喜,威尔第直到演出的前一天,才把那首著名的咏叹调《女人善变》的乐谱交给演员。果然,首演一再被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打断。《利哥莱托》和《女人善变》不胫而走,传遍各地。传颂至今,早已成为世界剧坛经典,更是各家歌剧院团彰显演出实力的试金石。

1993年版节目单

1993年,中央歌剧院特邀莫斯科大剧院知名导演安西莫夫执导《利哥莱托》。全院上下高度重视,角色是通过层层选拔产生,演出获得巨大成功。2022年,时隔29年,为了完美演绎这一全新版本的《利哥莱托》,中央歌剧院特邀导演易立明执导,歌剧表演艺术家、男中音歌唱家孙砾饰演“弄臣”利哥莱托,男高音歌唱家李爽饰演曼图亚公爵,演唱那首风靡全世界的经典选段《女人善变》。中央歌剧院副院长、女高音歌唱家么红,首席常任指挥袁丁,以及剧院新一代青年艺术家,悉数为这部歌剧倾注心血和热情。

导演易立明与女高音歌唱家么红

易立明曾参与1993年版的制作,彼时担任灯光设计。在他看来,“歌剧刻画的人性是永恒的。与29年前的首演比较,新版《利哥莱托》的演出场地变了,主创团队变了,排演方式变了……但是,中央歌剧院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没有变。”

以惯常视之,“弄臣”是利哥莱托的职业,他就是一个小丑般谄媚,供人消遣的对象。但他到底是好人,是坏人?还只是一个普通人,观众需要在剧中寻找答案。

新版《利哥莱托》模糊了时代背景,将故事和角色都赋予了鲜明的现代特征。简短的前奏拉开了的序幕,也交代了阴暗的诅咒动机,这个动机在随后的剧情中多次出现。大幕开启,一座圆形的古罗马斗兽场自舞台后方旋转而来,时装秀表演开始,此时,将利哥莱托设定为时装秀导演,用时装元素构建戏剧故事和诠释戏剧角色……

舞美设计

舞美设计则以古罗马竞技场为原型,在舞台上构建了一个具备四重旋转的大型表演空间,每一幕以故事情节来转换,都在这一舞台完成表演。公爵的抒情咏叹调《女人善变》,吉尔达的咏叹调《亲爱的名字》,公爵与玛德莱娜、吉尔达和利哥莱托的四重唱《美丽的爱之女》等著名唱段,深受观众喜爱,引来全场热烈的掌声。

就澎湃新闻记者现场观摩:第二幕演出结束后,按照这出戏的演出惯例,利哥莱托、吉尔达父女此节的二重唱第一遍唱罢,还会再唱一遍。随着全场的掌声雷动,两位演员孙砾和么红从猩红的幕布后走出,么红更是俏皮地眨了眨眼睛,在不少粉丝的“Bravo”声中再度开腔,“伟大的神明啊,我爱他爱得多么真诚,但他对我却如此薄情。我求您哀怜这负心的情人!”

值得一提的是,么红是1993年版的见证者,也是当年的“吉尔达”,“《利哥莱托》是我进入中央歌剧院后主演的第一部大戏。1993年,我刚毕业,是剧组中年龄最小的演员,完全靠着一股闯劲与热情,把导演的要求做出来。”

《利哥莱托》剧照

“凤凰于飞”,京城再添一处文化新地标

在中央歌剧院长达70年的建院历史中,先后在国内首演、推出并保留了一批世界歌剧经典剧目,主要有《图兰朵》《茶花女》《蝴蝶夫人》《卡门》《叶甫根尼·奥涅金》,以及《白毛女》《红军不怕远征难》《红色娘子军》《马可·波罗》《霸王别姬》《山林之梦》《红帮裁缝》等等,不一而足。但在几代歌剧人心底,始终萦绕着一个共同的遗憾:别的剧场再好,终归不是自己的“家”。

2015年,中央歌剧院剧场破土动工。经过2000多个日夜艰苦奋战,尤其是近三年来克服数次疫情反复的干扰,这座从设计到建造匠心独具的剧院终于“凤凰于飞”:它东西长约138米,南北宽约56米,建筑总高度47.2米,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沿着正对东二环车水马龙的长阶拾级而上,18根环绕剧场周围的28米立柱首先映入眼帘,由于扭转角度各有不同,恰似凤凰尾羽灵动绽放。

新落成的中央歌剧院剧场,完全可与世界一流剧场比肩——整体设计以“凤凰”为核心立意诠释建筑内涵主题。剧场色调以金黄色为主,内部金黄色与红色相交织,东西方元素融为一体。椭圆型观众厅呈螺旋放射分布,恰如同凤凰腾飞时洒下的光芒。

剧场在设计之初便借鉴了古希腊剧院设计元素。正式投入使用后更创下多个行业第一:拥有全国最大乐池的专业歌剧剧场,150平方米的乐池可坐开120人,能容纳演奏瓦格纳歌剧的超大编制乐团;观众席1至3层为楼座,4至6层共有49个包厢,“楼座+包厢”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开创国内歌剧院先河。此外,马蹄形的看台结构造型能让C位观众实现距演员24米的最佳体验,混响时间则被控制在1.6秒-1.8秒的绝佳阶段。无论身处剧场何处,观众们都可以获得几乎一致的声音体验。

据北京当地媒体此前报道,在剧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大困难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剧场向西20米就是东二环绿化带,向南一墙之隔就是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大楼——东南西北都碰不得,唯有向上做好这篇“崇高”的大文章。新剧场建造全程,都采用了BIM智慧系统管理,材料进场以天为单位,精准吊运到施工区域,甚至每一个钢结构构件的安装方案细化到以分钟为计算单位,“整个工程使用了上万个构件,每一个出厂时都有独特的二维码,来到工地扫描后可以精准安装到位。”虽然剧场工程的建筑面积只有“鸟巢”的1/3,但每平方米的用钢量与“鸟巢”几乎相当。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