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恒读《城市研究关键词》|作为百科全书的城市

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 陈恒
2022-08-13 11:09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城市研究关键词》,[美]雷·哈奇森编著,陈恒、王旭、李文硕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8月出版,1073页,598.00元

我心目中三件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依次是城市、文字、大学,城市包容了一切,文字记载了一切,大学孕育了一切。城市是人类最美妙的、最奇特、最富有想象力的发明,代表着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城市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她充满着魅力和刺激、爱情和阴谋、灵感与创造、机遇与可能、平等与自私;城市生活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相互联系的方式,踏入每个街道都是一次令人眼花缭乱的体验,危险的陌生人在周围游荡;城市又密布着无情的剥削、异化、势利和狭隘。但正是这些正反之间的张力使城市成为生产知识、创造文化、制造传统的地方,城市不但保存了历史与记忆、传统与文化,更激发了联想与想象。我们的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巨型超级城市。

马可·波罗行记激发了善于赞美人类爱与想象力的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创作出不朽之作《看不见的城市》:

当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走访过的城市时,忽必烈汗未必全都相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位鞑靼君王听我们这位威尼斯青年的讲述,要比听任何信使和考察者的报告都更专心,更具好奇心。……这个时刻的他,会发现我们一直看得珍奇无比的帝国,只不过是一个既无止境又无形状的废墟,其腐败的坏疽已经扩散到远非权杖所能救治的程度,而征服敌国的胜利反而使自己承袭了他人的深远祸患,从而陷入绝望。([意]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密译,译林出版社,2019年,第3-4页)

这个忧郁的皇帝,他明白他的无边的权力并无多大价值,因为整个世界正在走向毁灭,一个幻想的旅行者在向他讲述一些不可能存在的城市,例如一个微小的城市,它越来越大,最后成为由众多正在扩张的同心城市构成的城市……(同前,前言,第5页)

岂止是卡尔维诺的小说,十九世纪的伟大小说几乎都有一个城市作为背景,就像我们把对巴黎的身体和灵魂的最佳描述归功于巴尔扎克一样,那些对伦敦的描述也是狄更斯和柯南·道尔作品的主题。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历史,也有自己的城市。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城邦的动物”。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就是城市历史”。白兰士(Vidal de La Blache)说,“自然界准备了场地,而人类则以满足其需求和欲望的方式来组织场地”。齐美尔(Georg Simmel)说城市是一个互动的网络。皮雷纳(Henri Pirenne)说,“在任何一种文明中,城市生活的发展都必须依靠工商业”。帕克(Robert E. Park)说城市是“可以触及但是不相互渗透的小世界构成的马赛克”。芒福德(Lewis Mumford)认为,“城市是时间的产物”,“是人类寿命冷却和凝固的模具”,“这些地点是先具备磁体功能,尔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在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看来,城市是人与世界进行沟通的媒介,城市生活是人类了解世界的镜子。德·塞尔托(Michel de Certeau)认为城市是“秩序的筛子”……城市不仅是多维的,城市更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引发无数想象。

在当代学科分类中,很难单独为“城市研究”设定一个固定领域,她似乎一直无法获得合法的学科身份,而只能从属于社会学、历史学、城市规划、地理学等学科。多样化、碎片化、专业化成为城市研究的特征,因为变化万千的城市总会引发城市研究的新思考、新角度、新方法。人人都拥有自己的城市,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城市,涉及的内容既广泛又分散,这就使研究城市似乎无从下手。比如关于城市“夜晚空间”的研究,就涉及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夜晚的城市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夸张版本,带有一种高度的孤独感、社交感、恐惧感和愉悦感”,哪个领域的学者不感兴趣、不愿涉猎?虽然城市研究令人感到漫无边际,它主要涉及的问题有三个方面:各个学科是如何研究城市的,教育机构是如何教授城市的,学者们是如何从城市的角度为公共政策提供决策服务的。城市研究的复杂性归根结底是如何理解城市引发的:城市究竟是什么?如何定义城市?

一方面,在英文中,“urban”(都市的)与“city”(城市)虽是同义词,但二者内涵不完全重叠。对列斐伏尔来说,城市(city)是一个物质的地方,而都市(urban)则是描述和构成它的动态力量。前者主要关注城市外在的、物理的形态,我们可称之为“规划史”,后者主要关注城市化进程,我们可称之为“城市化史”,两者大体构成了“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的主体。另一方面,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研究的复杂性。在列斐伏尔看来,各门专业科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等)提出了为数众多的名称来描述“我们的”社会,描述现实与各种深远的趋势,描述现实性与潜在性:“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技术社会”“丰裕社会”“休闲社会”“消费社会”——每一个名称都包含了一部分经验或概念真相,也包括一部分夸张和推论([法]亨利·列斐伏尔:《都市革命》,刘怀玉、张笑夷、郑劲超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页)。城市研究犹如大海捞针,令人无从下手,因此,需要一本指南,让研究者不至失去方向。美国学者雷·哈奇森(Ray Hutchison)编著的《城市研究关键词》便旨在全面地涵盖目前城市研究领域内的所有主题,让初学者有个迷津指南,让爱好者有个阅读文本,让研究者随时可以查阅。

《城市研究关键词》英文原版

对于城市研究者而言,雷·哈奇森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他是威斯康星大学格林湾分校社会学教授兼城市与区域研究室主任,曾负责威斯康星大学格林湾分校的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门的社区发展工作研究计划,研究领域涵盖城市涂鸦、城市休闲和城市中的少数族裔,并开设城市研究导论、城市社会学、城市时空以及美国城市街头帮派等课程。此外,哈奇森教授还是一位活跃的知识分子,曾与美国森林服务局、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等多家机构开展合作,凭借优秀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斩获罗穆阿尔多·德·比安科基金会(Fondazione Romualdo Del Bianco)国际优秀奖。

作为一位知名的城市研究者,哈奇森曾与马克·戈特迪纳(Mark Gottdiener)共同编辑出版《新城市社会学》New Urban Sociology,1994年英文初版,2019年第六版,译文出版社2018年中译本为该书第四版),该书影响深远,开创了社会空间模型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城市社会学研究。2009年出版的《城市研究关键词》是哈奇森教授的另一部代表作,它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城市大千世界的斑斓色彩,跃然于纸上,我时常被这本书的广博视野所震撼,许多未曾想过的问题,竟也被作者纳入到城市研究的范畴中来。伴随哈奇森为我们列出的辞条,城市世界的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从伊斯兰城镇的大巴扎到纽约世界博览会,从中世纪荒野中的商队旅馆到现代城市中的保障性住房,从贫困破败的隔都到富丽堂皇的购物广场,都被一网打尽。

《新城市社会学》中译本

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城市的世界,人类已有超过半数居住在城市里,而这一数字仍将继续增长。从古至今,城市集中了人口、资源、财富、思想和创造,无论是“孤独的文明”特诺奇蒂特兰,还是“回望绣成堆”的长安,一直到今天以洛杉矶为代表的后现代都会,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政治经济枢纽,也是精神思想的聚居地。然而,城市汇聚的巨大力量,处理得当有利于促进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处理不当则会成为巨大的破坏力量,造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巨大浪费。合理的城市化可以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改善人居环境,使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反之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面临的许多挑战正来自城市,人口过密、交通拥堵、恐怖袭击,城市自古以来就蕴含着危险与未知。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全球发展不平衡等当代重大的国际性问题亟需解决,而这些问题大多伴随着城市膨胀而生,如果不依托全球城市网络的战略,它们很难被化解。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城市的世纪里,城市研究无疑是学术共同体乃至公众舆论中的重要话题。

如前所述,即使是城市问题专家,也很难为“城市研究”树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是因为它包含众多研究领域,而每个领域又包含许多分支学科,这些领域与学科还存在广泛的交叉。城市政治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史都是城市研究的组成部分,各有其理论体系和学术系谱,它们相互之间又有明显重叠:政治机器是城市政治学的话题,但在城市历史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城市蔓延是城市地理学者关注的话题,也会对城市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此众多的专业领域和交叉学科,生产出无可计量的关于城市的知识,编纂一部以城市为主题的百科全书,确乎是一件费力却不讨好的差事。对于这种复杂性,《城市研究关键词》有清醒的认识。本书包含近三百五十个辞条,涵盖城市研究的学科路径(如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主题(如建筑、性别),城市社会问题(如犯罪、毒品),城市规划议题(如社区发展、区划),城市理论(如非均衡发展、全球化),城市交通(如机场、地铁),城市文化(如波西米亚、涂鸦),城市区域(如郊区、修道院)等类别。除此之外,哈奇森教授也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城市列入辞条,以及诸如刘易斯·芒福德、大卫·哈维(David Harvey)、萨森(Saskia Sassen)等在城市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人物。

涉及领域的广泛性是本书最为突出的优点。2005年劳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曾出版类似主题的《城市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the City,Roger W. Caves主编,2013年再版),同样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但无论横向比较研究范围,还是纵向比较研究深度,都无法企及《城市研究关键词》。而在这本书出版十年之后,又有两本城市相关的百科全书问世,也颇有参考价值:美国学者吉尔弗耶尔(Timothy J. Gilfoyle)主编的《牛津美国城市史百科全书》(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Urban History, 2019),这是第一部国别城市史百科全书;奥卢姆(Anthony M. Orum)主编的《韦利·布莱克维尔城市和区域研究百科全书》(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19),该书对世界各地城市和区域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和关键主题进行了系统概述。

《韦利·布莱克维尔城市和区域研究百科全书》

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世界并未复制十九世纪的殖民帝国模式,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尽管在全球城市体系中高居顶层,但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和新兴城市地区同样在这一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联合国的评估,未来二十年间的人口增长,大部分将出现在这些地区。因此与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相仿,城市研究亟需走出西方中心论的阴影,将更多的东方城市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纳入研究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不同于西方城市发展道路和特征的理论体系。《城市研究关键词》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体现出国际化的研究导向。一方面,哈奇森教授在辞条选择时注意到欧美国家之外的大城市,比如香港、孟买、大马士革和圣保罗,它们在当代国际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本书在探讨重要城市现象时,也不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比如在关于城市空间生产的辞条中,扎迦利·尼尔(Zachary Neal)既介绍了纽约和伦敦,也涉及孟买和雅加达。这种国际化视野虽未完全突破西方中心论的藩篱,但无论对城市研究还是城市开发实践,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对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历史悠久的亚洲国家,在借鉴西方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同样有必要关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百科全书这种古老的参考类书籍要想保持其价值,止步于对学术界研究成果的整理归纳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启发来者。对读者来说,阅读百科全书当然不仅是为了了解某一“定论”,更希望能以百科全书为起点,发现继续探索的道路。出版《城市研究关键词》的赛奇出版社(SAGE)曾在2005年推出马克·戈特迪纳和莱斯利·巴德(Leslie Budd)主编的《城市研究核心概念》Key Concepts in Urban Studies,有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中译本),该书收录了四十篇城市研究领域的论文,总结了当时的研究进展,并列出参考书目。与《城市研究核心概念》相比,《城市研究关键词》由于在所涉领域广博性和国际化方面的优势,对于读者的启发和指引更胜一筹。后者的辞条中,既有贫民窟、下城复兴等传统意义上与城市息息相关的问题,也包括同性恋空间、绅士化等前沿话题,尤其是在城市文化领域,嘻哈文化、虚拟城市等新概念也被收入书中。更重要的是,每个辞条之后都附有“进一步阅读书目”,对于研究的深化极有助益。此外,本书在开头部分以字母为序列出了全部辞条,后又将全部辞条纳入不同门类,如此大大方便了阅读和检索,无论是资深研究者,还是入门级学者都可各取所需。

有人把城市视为大容器,容纳了世间千奇百怪之物,也有人把城市视为大舞台,各种戏剧性事件在其间轮番上演。但我更愿意把城市喻为百科全书:现代社会生产的精细分工、生活功能的区域性集聚,在城市空间中得到直观体现,这如同一部打开的百科全书,在科目条分缕析后又重新聚拢起来。而一部《城市研究关键词》则是以城市为支撑,把它已然存在的百科全书式的特点,以及研究者在思想领域的探索,用一种立体的方式加以展示。

当然,除了上述优点外,这本皇皇大作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甚至斟酌的地方。在学科方面,它似乎忽略了城市人类学、城市文学这些重要的研究路径;全球城市网络中城市间的交流与相互作用也只是一笔带过,似有遗珠之憾;编者虽然尽力想突破城市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也关注了非西方的城市研究,但他们在这方面知识储备并不足,因而全书难免失衡。这些是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或者说通过借鉴它来构建我们自己的城市研究时需要注意的。

按照学术界的通行定义,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渐从以农业产业为主的乡村型社会,向以非农业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在人口学上可简单定义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放开了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百分之五十,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百分之五十。

城市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特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样的成就是从新与旧、洋与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经验中探索出来的。当前,我国城市化也已从起步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在加快,规模在加大,财力、物力在增加,人口膨胀压力在加大,城市结构迅速演化,城市正向越来越广阔的空间扩展。中型城市向大型城市发展,大型城市向特大型城市发展,继而进一步形成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这预示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完全摆脱西方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近年来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物质水平的提高,社会问题与冲突也日趋严重,交通、住房、就业、社会秩序、公共道德等问题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城市研究开始变得越发紧迫,如何制定既能解决眼前问题又能兼顾城市长远发展的对策考验着城市研究工作者的智慧。

进行这样的研究并不容易,我国城市研究起步晚,发展慢,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属于边缘学科。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尽管这一领域已取得不小成绩,但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应用实践常会遇到困难,而且伴随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对于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也应付不及。除此之外,城市建设规模大,呈多方面齐头并进之势发展,巨大的建设系统在有限的空间内共同运作,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超系统工程,它涉及不同尺度、不同工种、多种关系、多种利益,更关系到在城市生活的千家万户。而城市发展更涉及人口、经济、社会、国土政策等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毫无疑问,城市研究是一门牵涉众多的复杂学问,它要求城市研究工作者努力从漫长的历史时间中、从浩阔的地理空间中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研究百科全书》或许能在当代中国获得绵绵回音,有助于中国学术界和决策者深化对城市的认识,推动决策的科学化。

本书原名为“Encyclopedia of Urban Studies”,翻译过芒福德和帕克多部著作的宋俊岭先生建议中译名用“城市科学百科全书”,不要用“城市研究百科全书”。他认为:

(道理)很简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讨论城市科学,认定这是一个学科群体,包括城市地理学、城市历史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认知类的学科,加上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学、城市建筑学、城市管理学、城市防灾学等操作类学科,加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学科集成,英文稿将“城市科学”这个学科群体误译为urban sciences。后来被外国同行更正为urban studies。就是这样。您看看你们的百科全书,是不是这样一个多学科的群集?如果叫做“城市研究百科全书”,很容易令人理解为,这里面每一座城市、城镇都能找到……其实并不是无数单个城镇(numerous individual cities and towns)的集合。不是这样,对吧?(宋俊岭先生2015年5月21日信件)

宋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但为了便于出版,最终还是采用了“城市研究关键词”一名。译介是我们这个时代主要基础工作之一,我们是摆渡者、打桩者,希望未来中国出现更多世界性的理论者、思想者,《城市研究关键词》中译本的问世或许能为处于转型时代的中国提供一些借鉴,为都市研究者带来一些阅读的便捷。

    责任编辑:丁雄飞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