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展示苏州社会治理“最美窗口” | 姑苏区:社会治理新模式绘就姑苏“幸福底色”

2022-08-08 23: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2020年5月,苏州被确定为全国首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苏州市紧扣“争创示范城市”奋斗目标,全力推进“八心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八个走在前列”,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在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上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苏州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开设“苏州市域社会治理成果巡礼·走基层”专栏,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做法和工作亮点,用鲜活案例展现基层率先、示范的实践成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建立完善“社情民意联系日”,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姑苏建设;改善基层社会的“微循环”,全面做精做细“微网格”治理单元。近年来,姑苏区围绕苏州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目标任务,全面融入全市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大局,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健全、社会治理能力快速提升、社会治理风险有效化解、社会生态全面优化为重点,加快走出一条彰显时代特征、符合姑苏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社情民意联系日

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

▲7月2日,9009路支线正式开通,为周边居民公交出行提供极大便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去年9月以来,为进一步畅通基层民主协商渠道,激活居民自治动能,努力争取“群众没有不满意”,姑苏区深入实施“社情民意联系日”项目,将每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社情民意联系日”,全区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8个街道169个社区,主动听取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实现“网格事、网格议、网格治”,进一步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

“有了这个社区公交,去菜场买菜或换乘其他公交方便多了,原来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现在坐公交只要十几分钟,而且现在天热,我们能吹着空调出行,对我们老人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姑苏区永林二区的彭阿姨说道。7月2日,社区公交新湘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临时线(9009路支线)正式开通,为周边居民公交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近期,因中心城区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程建设需要,莫邪路(相门桥匝道至娄门桥匝道段)自5月30日起实施半封闭施工,原有3条公交临时调整走向,周边部分居民公交出行受到一定影响。在6月12日保护区、姑苏区第10期“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上,新湘苑社区居民提出改善公交出行的相关诉求,保护区党工委书记、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承诺将以最佳解决方案回应群众关切。该活动结束后,姑苏区城管委、平江街道办事处立即牵头市架空线指挥部、市交通执法支队、苏州公交集团、苏州场站公司、姑苏交警大队、姑苏区停车管线站、新湘苑社区、设计单位等,实地踏勘、群策群力,通过半个月的时间,新开一条临时社区公交微循环线路并保障安全畅通运行,切实解决新湘苑社区周边居民出行“最后一米”问题。

针对梵门桥弄公共过道不时有瓦片掉落的安全隐患,金阊街道会同石路房管所派人紧急修补,摘除了悬在居民头顶的威胁;北园新村64幢沿河通道有段围墙出现大面积裂缝,平江街道立即召集城建处、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实地查看,仅用一周就消除了危险;针对孤寡人群的安全需求,白洋湾街道第一联动工作站立即启动应急类民生小事项目,共为25位老人安装烟感、燃气探测器、一键呼叫按钮等设备……

截至目前,姑苏区已举办十期“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已接待居民群众8195位,收集问题诉求5940件,听取意见建议2976件,累计解决或答复8200余件,党群关系持续紧密,代表委员履职担当,居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微网格”治理

改善基层社会“微循环”

▲姑苏区人民法院向市民积极开展“古街水巷”零距离诉讼服务。

基层社会治理关系到千家万户,如何进一步疏通基层社会“毛细血管”、 切实改善基层社会的“微循环”?近年来,姑苏区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做精做细“微网格”治理单元,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每天早晨,二郎巷社区“微网管家”方芳准时到岗后,都会来到她所负责的片区四处查看。楼道、居民房旁边有无垃圾,特殊人群和困难户有啥新的需求,出租房里有无安全隐患等,都需要她记录整理,并形成10组工单分类上报。文明城市创建、动态防疫有啥新要求,也需要她动员居民积极参与。遇到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方芳又当起“老娘舅”,四处奔波直到把问题解决。

姑苏区双塔街道联动分中心沈阳昇介绍,目前,像方芳这样遍布基层的“微网管家”,双塔街道共有470多名。在实际工作中, 姑苏区细化网格单元,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户”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微网格”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格群共治”,畅通居民群众诉求渠道,提升网格化社会治理在居民群众中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度。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微网格”内的服务管理也进一步细化。当好风险隐患排查员:充分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发现上报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各类安全隐患;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在常态化走访过程中,了解居民生活情况,一旦发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努力把小矛盾化解在网格,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当好诉求处办监督员:跟踪居民诉求办理进度,通过电话回访、现场核查等形式,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平江街道永林小区曾被列为管控区域。疫情过后,“微网格”高速运转、上门入户,发出社区更新问卷调查563份,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21条,涉及小区建筑整治、活动场地、绿化景观、安全设施、社区服务、围墙修缮等方面问题,为区有关部门“4大基础提升、1个创新服务”(市政交通提升、建筑提升、环境美化提升、安防提升和服务创新)解决思路提供第一手详实的资料和决策依据。

“微网格”重点打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两条通道,形成信息流动生态圈。“有了这个有力抓手,我们就可以随时了解居民群众的动态需求,有啥难事棘手事就能迎刃而解,助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做精做亮苏式生活典范。”姑苏区委政法委综合治理工作处处长、区社会综合治理联动中心副主任李希介绍说。

平安姑苏建设

筑牢守护安全第一防线

▲为做好辖区出租型公寓房和私房出租长效管理,姑苏公安采用“警格+网格”警社联动模式积极摸排。

近年来,姑苏区依托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平安姑苏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治理经验做法,为全市创新基层警务工作贡献姑苏力量。

翠锦苑小区是苏锦街道的征收搬迁安置小区,出租率高,人员结构相对复杂,管理难度偏大。2021年,姑苏公安和街道以综治和平安建设重点项目开展为契机,选取翠锦苑作为试点,推进“慧眼安居”项目,安装智能人脸识别道闸、智能烟感报警器、高空抛物抓拍智能摄像头、电梯电瓶车上楼报警器,实现小区数据自动采集、自动更新、高效获取,提高小区整体治安水平。

为做好辖区出租型公寓房和私房出租长效管理,2020年,姑苏公安、沧浪街道在摸清“人、房、业”等底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三色管理”和“警格+网格”等警社联动模式,走出更为高效、精准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针对房屋性质、使用状态等,姑苏公安等部门按三色分类标识,直观标明房屋管理现状,实行分类管理。

反诈一直是市民关心的热门话题。为进一步壮大反诈宣传队伍、营造全民反诈的社会氛围,今年5月,姑苏公安邀请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员工到安防体验馆参观。观前派出所副所长丁源介绍,反诈宣传在安防体验馆占比达四成,展区内设有展板、电子屏,展示播放诈骗案例,更有模拟手机、答题互动等沉浸式反诈体验,用于揭露诈骗手段。

近年来,姑苏区全面构建平安姑苏建设协调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精耕细作姑苏动态巡防体系,建成苏州市区首家“刑事速裁、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教”三位一体的“一站式”办案中心。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养老诈骗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全区平安稳定形势持续向好。整合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行政复议中心等平台机构,建立“三调联动+司法确认”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双塔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时代命题。姑苏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孙建雄表示,姑苏区将持续探索和开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护航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完善制度机制、夯实基层基础、科技信息化支撑、社会治理法治化、群众满意认可等八个方面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群众更满意的“平安姑苏”“法治姑苏”。

编 辑 | 夏 铭

核 发 | 张蓝之

来 源 | 苏州政法

在看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支持

点击右下角 写留言 发表你的心声

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

原标题:《展示苏州社会治理“最美窗口” | 姑苏区:社会治理新模式绘就姑苏“幸福底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