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电力传输终极答案?最长超导工程完成大负荷试验 这些公司已布局

2022-08-10 21: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能源日报 ,作者宋子乔

新能源日报.

财联社及科创板日报旗下产品,聚焦新能源产业链,提供新能源行业权威、专业的信息及服务。

国内,产业链相关单位正在申报5公里级的超导电缆工程,有望进一步推动这项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编辑|宋子乔

今日早盘,A股电网板块继续活跃,超导输电方向领涨,截至午间收盘,超导概念指数(BK0679)涨2.3%,中超控股反包涨停5天4板,通达股份此前涨停,永鼎股份、长高电新、百利电气、金冠电气、万马股份、西部超导等纷纷大幅冲高。

消息面上,近日,全球最长的超导工程——上海电网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完成大负荷试验,输电能力最高提升十倍。

超导输电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可实现输电过程中的电力零损耗,可以说是最理想的电力输送技术,也因此被誉为下一代电力传输战略性技术。

此前,高温超导电缆因为成本高、技术积累少等不足之处,大都用在百千米级以下的线路之中。而上海的超导电缆线路长达1.2公里,由3根400米长的电缆连接而成,示范作用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链相关单位正在申报5公里级的超导电缆工程,进一步推动这项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超导输电优势突出 商业化进程加速

一般而言,输电时的损耗主要由电阻生热造成。超导输电的原理是,将超导材料制成的电缆置于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中,使其达到超导状态,就能将电阻几乎变为零,传输强大电流的同时降低电能损耗。

据了解,在日常运行情况下,超导电缆的载流量相当于4-5根同电压等级普通电缆,在大负荷运行状况下相当于7-10根普通电缆,可解决大城市电网“窄通道大容量”的输电难题。

线损低、传输容量大之外,超导输电技术同时具有走廊占地小、消耗较少的金属和绝缘材料、无污染、低噪音等优势。

根据第三方机构核查数据,上海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与常规电缆相比,实现了14%的减排效果,同时节省了70%的地下管廊空间。

“当超导电缆长度达到5公里时,与常规电缆相比,减排效果可达27%。如果将超导输电技术运用到钢铁企业的话,减排效果将更加明显。” 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理事长汤亮此前表示。

放眼全球,超导输电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多国正在计划开展超导电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如美国AMSC已经正式启动将三大电网实现完全互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Tres Amigas超级变电站”项目,采用高压直流超导输电技术实现电网互联;德国计划在“十四五”推进一项名称为“Super Link”的超导电缆工程项目,探索12公里长超导电缆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此外,日本、韩国、荷兰、丹麦等国家也正在积极运筹本国的超导电缆规划,构建超导电缆输电网络。

招商证券此前指出,超导技术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引领技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在城市电网改造、磁悬浮交通、大科学装置等领域都展现出广泛应用前景。其认为,尤其是高温超导输电,被誉为本世纪电力行业的一场革命,将会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电力应用技术之一。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这些A股公司已有布局:

新能源日报往期报道代表企业及人物

(排名不分先后)

深度内容

锂电

宁德时代 | LG新能源 | 国轩高科 | 亿纬锂能 | 赣锋锂业 | 中科海钠 | 杉杉股份 | 当升科技 | 欣旺达 | 蜂巢能源 | 天奈科技 | 嘉元科技 | 中创新航 | 杭可科技 ……

光伏

隆基绿能 | 通威股份 | TCL中环 | 晶澳科技 | 晶科能源 | 大全能源 | 天合光能 | 大全能源 | 禾迈股份 | 昱能科技 | 奥特维 | 金博股份 | 中信博 ……

氢能

亿华通 | 雪人股份 | 致远新能 | 厚普股份 | 美锦能源 | 中泰股份 | 全柴动力 | 国富氢能 | 雄韬股份 | 未势能源 | 捷氢科技 ……

储能

派能科技 | 新风光 | 中储国能 | 博力威 | 南网科技 | 晶科科技 | 国电南瑞 | 中天科技 | 德方纳米 | 锦浪科技 | 格林美 | 百川股份 ……

新能源整车

比亚迪 | 小鹏汽车 | 蔚来 | 理想汽车 | 长安汽车 | 东风汽车 | 北汽蓝谷 | 江淮汽车 | 广汽集团 | 福田汽车 | 吉利汽车 | 长城汽车 | 小康股份 ……

自动驾驶

百度 | 长光华芯 | 天岳先进 | 中威电子 | 德赛西威 | 四维图新 | 智驾科技 | 华阳集团 | 中科创达 | 纵目科技 | 宏景智驾 ……

出行

曹操出行 | T3出行 | 嘀嗒出行 | 哈啰出行 ……

充换电服务

特来电 | 能链智电 | 星星充电 | 易事特 | 国家电网 ……

特色栏目

对话新能源100人

前晨汽车创始人兼CEO黄晨东(智能驾驶商用车场景践行者)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动力电池行业勇闯者)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光伏产业海内外垂直一体化布局领航者)

众钠能源总经理夏刚(钠离子电池创新者)

宏景智驾创始人兼CEO刘飞龙(自动驾驶大潮中的探索者)

昱能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凌志敏(国内微型逆变器先行者)

纵目科技创始人兼CEO唐锐(自动驾驶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老兵)

持续更新中……

碳中和周报

快递传递全球碳中和最新政策、市场、技术及投融资等信息

原标题:《电力传输终极答案?最长超导工程完成大负荷试验 这些公司已布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