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拾话 | 刘阳:彩照记录真实,黑白还原记忆

2022-08-12 14: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拾城摄影师联盟 拾城

读懂一张照片,也想读懂照片背后的创作者。长久以来,拾城习惯将照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展现在观者面前,让他们替摄影师说话,现在,我们将这些习惯于埋头在相机背后的摄影师拉到照片前,听他们的故事,去理解藏在照片中的、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拾话】是拾城推出的摄影师访谈栏目,本期为第十八期。

刘阳

我叫刘阳,是一名摄影师,对纪实摄影充满热情,也做过几年记者。有些东西会变,比如对照片和世界的理解。有些东西也不会变,比如对影像的执着,以及记录真实的欲望。

Q&A

©拾城 刘阳

「拾城人问拾城人」

王炳皓:你的照片以黑白的为主,出于什么原因?有受到谁的影响吗,或者说喜欢谁拍摄的黑白照片?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拍黑白照片,但应该不会有摄影师抵触黑白照片。原因其实没什么特殊的,拍单色可以让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被摄主体身上,许多人也认为黑白摄影更能接近事物的本质。

关于喜欢的摄影师实在没法一一列举,因为太多了。我是做新闻出来的,早期新闻摄影领域的巨匠们几乎是当年学摄影时的“必修课”。不论是布勒松、还是马克·吕布,亦或特立独行的比如寇德卡——你可以不去模仿他们,但你无法忽视他们。单单是看这些人的作品本身也是对自身审美的一种提升。

©拾城 刘阳

朱骏:为什么选择黑白的色彩风格?黑白和彩色的区别对你来说是什么?

这个问题跟上面炳皓提出来的类似,我继续展开聊聊自己的浅见。

在摄影器材方面,我们这代摄影师的成长其实只伴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它本质上还是数字数据。但我相信大家应该还留有小时候胶片相机时代的一些模糊印象。印在相纸上的照片随着时间推移是会产生严重色差的,有时候会影响我们回忆起真实颜色是什么——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老照片味道”。

以前我一直觉得,这个所谓的“老照片味道”是不是就是一种潮流,是所谓的“复古”。就像任何东西一样,当你加上时间这个维度时,事物本身就被赋予了超越它本身的价值。而上面说,我们现在拍的照片是数字数据,这种虚拟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它再过三五十年也不会褪色发黄,是不是就没有那种“味道”了?

©拾城 刘阳

直到前段时间我读到一个观点。俄国文坛在上世纪有一位大师叫什克洛夫斯基,他是形式主义学派的创始人,认为创作应该“务求新奇”。这里延伸一下,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为“陌生化”。我觉得这很好地佐证了黑白摄影存在的现实意义:将复杂的色彩摒弃,相当于抽掉了事物本源的一个维度。而随着时间推移,即便是摄影师本人也可能忘记照片原本的色彩。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一种“陌生化”展示,将色彩维度人为替换成了时间维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就像前面说到的胶片摄影一样,产生了“老照片味道”。

所以总结一下,对我来说,彩色照片是记录真实,但黑白照片则是还原记忆(尽管它和我们的记忆一样,总是不那么真切)。

©拾城 刘阳

陈维松:在摄影道路上有没有对自己影响深刻的摄影师或其他人?

薇薇安·迈尔,我自认为吧。至少以她为榜样。

王炳皓:目前在使用哪款相机?感觉你用手机拍照也很多,对于你来说两者有何区别?

现在使用尼康Z72。手机拍摄可以让我低调更便捷并快速融入现场。相机画质更好一些更专业。不管是相机还是手机都是摄影师眼睛的延伸,找到适合自己设备就好。

©拾城 刘阳

周馨:你喜欢家具,这个爱好带来的乐趣和摄影的乐趣有什么不同?

如果把这种事物看做某种有灵性的东西,那么从性格上看,家具比摄影更委婉。比如,同样是讲述“人”的故事,摄影可以选择的表达角度就非常多,如果你不喜欢绕弯子,可以向你的读者直接表达你所想的东西。

但家具有些不同。我们常说,老家具往往能反映一个家族的兴衰。这是从它当下的状态去感受出来的——家具本身不会告诉你这些,所有的感受都是你在看到它之后自己产生的主观感受。所以家具也会讲故事,只不过它的讲述更加委婉,并且这个故事当中有你的参与。

新的家具也是一样。设计师精心设计出来的家具是会有他想要表达的艺术诉求的,作为家具的使用者,我们能够通过这些物件与设计师本人实现精神上的一次互动。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摄影本质上还是单向的,一张照片当你拍完的一瞬间,它的价值就已经在那里呈现了;但家具则更多地需要我们作为受众去互动。

©拾城 刘阳

浦峰:当妈妈后,你对摄影的兴趣减淡了吗?摄影的方向有没有变化?

对摄影的兴趣没有变淡,但客观来说,能够投入的精力确实变少了。毕竟时间就那么多,你总要想办法去平衡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摄影方向上,当然更多地也会将镜头对准孩子。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方向上的变化,但对我来说的确是一种新的体验——孩子以前也拍过,但更多是旁观者的角度;而自己做了妈妈,心境上难免从局外转至局内,你会清晰地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即“我变成了见证一个生命成长的亲历者”。

©拾城 刘阳

宋璐:在拾城的作业里看到你拍了很多小朋友的内容,这是因为成为妈妈以后而特别关注小朋友嘛?工作中觉得什么类型的照片最“难“拍?

我一直很喜欢拍小朋友,孩子们是反映社会最真实、最清澈的一面镜子,孩子们也很乐意配合,把最自然一面展现出来。

最难拍的照片,我觉得是我自己琢磨不透的照片。比如你要拍一组人物肖像,当你清楚拍摄对象的性格、爱好、或者其他社会属性的时候,你的镜头表达起来就会游刃有余;但有时候你琢磨不透,这就很困难了。当然,往好处想,难拍的题材才更有挑战。我也鼓励各位摄影师朋友不要怕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拾城 刘阳

周馨:作为拾城元老,这些年,你觉得拾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是随着新鲜血液的加入,最大的变化是拾城的视角也变得更加多元。现如今专攻影像内容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很多样化。而拾城始终坚持摄影最本源的精神内核,其实是有些“摄影原教旨主义”在里面的。这个东西有人说它是坚持跟情怀,有人说它是迂腐、不会变通,我在和大家一起学习的这些年当中是深有体会的。

我有时候也会想:我们总是在强调“好照片会说话”,但这些沉默的、未来注定躺在某块硬盘里的图片资料,真的能完整地、真实地还原历史吗?会不会是因为我们作为摄影师的执念,一厢情愿地为纪实摄影戴上这样一顶高帽子?

但随着拾城队伍的不断壮大,我的这些疑问开始自我消解了。正如摄影没有取代绘画、留声机不会取代文字一样,纪实摄影这个分支也不会被其他表现形式所取代。恰恰相反,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有了更多的媒体手段,我们是可以通过交叉比对去验证某个历史事件的原貌的。比如这几年的疫情,许多摄影师站在不同角度跟立意去拍摄它,在未来所有这些资料都会成为交叉比对当中的不同视角。

所以对我来说,拾城的壮大意味着我们在这个分支上能做的事情更多了,这是好事。

©拾城 刘阳

- 拾城出品 -

微博/绿洲:拾城DIXPHOTO

Instagram:dixphoto

Facebook:Dixphoto

编辑:王炳皓

视频:王伟哲

设计:袁诗然

(2022.8.11)

《拾城2020/2021》(一套两册)

限量400本

拾城近40名成员的“年度图片”

目前正在热销

一起拾城 | 如何向拾城投稿?

原标题:《拾话 | 刘阳:彩照记录真实,黑白还原记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