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联线智慧法院】面对面变“屏对屏” 司法服务仍然“心贴心”

2022-08-12 16: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疫情防控不松懈

审判工作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这是包头铁路运输法院全体成员

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要求

2022年8月4日,一次突如其来的全民核酸检测打破了人们的常规,但是包头铁路运输法院的庭审并没有被打破。法官在法庭,当事人在“云端”,证据、文书实时共享,电子签名一键送达……这场“科技感”十足的庭审程序正在综合审判庭法官的主持下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因疫情影响,无法和当事人‘面对面’,只能‘屏对屏’,但是我们依然‘心贴心’的为当事人做好诉讼服务。”案件主审法官这样说道。

由于受疫情影响,近几年开展网络庭审成为常态,诉讼参与人从立案到拿到判决书甚至一次法院也没跑过,已不足为奇。包头铁路运输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积极探索和实践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模式,保证疫情期间审判工作“不掉线”。

目前,包头铁路运输法院综合审判庭的每名法官手中都有当事人在外地,因疫情管控无法来法院参加庭审的案件,便会打电话询问案件的相关流程是否可以通过线上进行。随即书记员会运用嵌入数字法院系统的“集约送达平台”对案件进行了电子送达,当事人点击短信内的链接,即看到与纸质版完全一致的传票,并一键生成送达回证随案入卷。收到电子传票后,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法官对该案件进行互联网“云庭审”,实现了“疫”线坚守不松懈,“云上”诉讼不打烊。庭审结束后,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开庭前的诉讼材料,开庭后的庭审笔录,当事人当庭提交的证据,辩论意见等均上传至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法律文书自动生成智能模板,法官在电脑端法律文书智能辅助系统中进行“双屏撰写”等均在网上办理完成,随后书记员将裁判文书通过电子送达,实现一键送达。

“过去,从案件受理到起诉、庭审、执行等,需要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多次跑法院;现在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通过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登录,即可上传文件、证据、电子签名等,而且可以视频方式参与庭审,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让阳光司法接受监督。”这是法院干警在疫情期间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开展工作的共同感悟。

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

实现防控办案“两不误”

既便民利民,同时更是向“智慧”要成果

向“科技”要效率的大势所趋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

改变的不仅是办案的方式

更是办案的理念,疫情之下

坚持防疫和审判两手抓、两不误

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

保证疫情期间

司法服务不缺位、司法保障不松劲

原标题:《【联线智慧法院】面对面变“屏对屏” 司法服务仍然“心贴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