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西岩:凤凰后裔栖息的赤色丹霞

2022-08-13 08: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 讲好自然保护地故事

这是保护地故事发表的第59个作品

作者:黄波 曹倩婷 

插画:陈汝惠 王艳华 

设计:邓帆

动效:江炫辰   

编辑:黄波

支持单位:浙江东西岩风景区

万历庚辰(公元1580年), 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从浙江丽水出发,持竹杖、蹬芒鞋,和同伴一起穿过重重山峡,拨开林木,在湛然天光下,见一钟一鼓两座奇峰相峙,又有大量造型奇特的山石散布周边,在云雾中或成威武将军,或成缠绵夫妻,或成庞然蒸笼,与传说故事相映,演绎出光怪陆离的神仙、奇人传说。

 

俯瞰东西岩云海,两座山峰如神仙遗弃的钟鼓©浙江东西岩风景区提供

他慨然叹曰:“海内称十八洞天……青田石门为最胜,缙云仙都为最奇,而穹窿崛起、怪伟环峙,莫过于宣平之东西岩”。

这位老人就是明朝进士、江西提学佥(qiān)事何镗,而他留文之地就是一座少有人知的洞天宝地——东西岩。

 01 

绝妙千古迹,只此东西岩

古来浙江多名山,知名者如普陀山、雁荡山、天台山,它们不仅天然成趣、各擅其胜,并且多处交通要道附近,方才广为人知。

而那些偏离官道的名胜,就成了少数人的“秘密”,东西岩就是如此。直到何镗写下《东西岩游记》之后,东西岩寂然依旧,它的命运什么时候才能发生转变?

仿佛是某种传承所在,1585年何镗离世,两年后,江浙大地上诞生了一位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他,是否能向世人宣告丽水东西岩的名号呢?

可惜的是,徐霞客一生足迹遍布中国大地,而家乡附近的名山大川更是多有到访,但依然没有东西岩的记载存世。

 

东明洞©浙江东西岩风景区提供

直到明朝末年,一群畲族民众大量迁入丽水,据记载,其中一支蓝姓家族于1635年来到宣平东西岩附近,筑起村镇,繁衍生息,东西岩终于迎来了它等待已久的“知音”。

 

身穿传统服饰的畲族民众©全景视觉

那以后的岁月中,这支凤凰的后裔,用他们的灵魂与东西岩的灵气契合,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和东西岩一起沉淀、打磨,逐渐焕发出了独属东西岩的美。

 

烟雨朦胧中的清风峡©浙江东西岩风景区提供

东西岩之美,在于山野自成的丹霞之色,在于自然力量雕琢的奇峰怪石,更在于当地民众与山共处的和谐之韵,是故有人称“千年畲寨,万古丹霞”。

 02 

世外秘境,灵秀东西

如今的东西岩位于丽水城西北19公里处,瓯江支流宣平溪下游虎迹溪的侧畔,景区总面积2.64 平方千米,以其奇伟怪险的山水风光、小巧清秀的丹霞地貌闻名于世。

 

航拍东西岩©脚爬客/摄

何为丹霞?

远观山色如渥丹,近观山体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这便是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典型特征示意©脚爬客/制图

东西岩最醒目的便是东西对立的两岩,当我们站在西明湖畔,向西南方向看去,可见平地上立起两座山峰,一者如鼓,即为东岩,也叫赤石楼,一者像钟,为西岩,也叫天师楼。它们就是两座丹霞山峰。

东岩属于城堡状丹霞景观,特征极为典型,山顶平整,崖壁陡峭,如同刀削。而山麓徐徐下缓,没入森林之中。

 

东岩©浙江东西岩风景区提供

西岩则顶端浑圆,小巧玲珑,与东岩一方一圆,相传是仙人从天上打落的钟鼓,落地化为石峰,但实际上东西岩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从水底升起的。

在距今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恐龙横行大陆,而燕山运动则在不停改造中国大陆的形状,在浙江南部板块俯冲造成了强烈的地壳断裂,断裂带东南侧的地块大幅度下沉,形成了老竹陆相簸箕型断陷盆地,这里就是东西岩所在区域最开始的样子。

 

丽水市及周边地区地形示意,可见群山之间的老竹盆地©脚爬客/制图

古老的盆地中,平坦的地面上河流纵横、丛林密布,而周边则是高山环绕,发源于高山的河流在向盆地流动汇集的过程中,将含有铁质的岩石碎屑沙土冲刷到盆地中堆积,逐渐形成了巨厚的沉积岩层——也就是东西岩丹霞岩层的基础。

 

厚重的红层,是沉积的地质历史©脚爬客/摄

在潮湿而炎热的气候下,铁质氧化使富含铁质的岩层变成红色,最终形成了如今东西岩丹霞美丽的红色。

距今65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地壳普遍抬升,东西岩所在的湖底也逐渐隆起,形成了原始的东西岩山体。

 

云海中的东西岩©浙江东西岩风景区提供

那么东西岩千奇百怪的山峰造型又是谁打造的呢?

让我们回头,在西明湖东北方向,能看见一块圆圆的岩石和山体分离,像是古时蒸饭的饭甑(zèng),又像是头戴钢盔的古代武士,它就是东西岩十景胜迹之一:玉甑岩,它就隐藏着东西岩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秘密。

 

玉甑岩©脚爬客/摄

在早远的年代中,玉甑岩与它背后的岩石本是一体,由于地壳抬升,山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在岩层内部形成一系列断裂,其中有一组交错的垂直节理,将玉甑岩切成石柱状。

伴随着陡崖崩塌后退的过程,石柱逐渐孤立,加之岩层的不同部位抗风化能力有差异,导致石柱出现了奇形怪状的起伏。

 

玉甑岩形成示意,本图为猜想图,仅供参考©脚爬客/制图

地壳运动导致岩层内部出现垂直断裂,将岩块切割成不同大小的岩石和山峰,伴随这一过程发生的风化侵蚀、流水下渗和冲刷、冰冻侵蚀、重力崩塌等作用力,就是东西岩奇景形成的力量。

 

十字峡,为四块巨岩组成的十字形山峡,互垂直断层切割而形成的四条深而窄的裂缝,在地表雨水的不断侵蚀下,裂缝破碎的岩石被流水冲刷带出,最终成了深窄峡谷©脚爬客/摄

行走在东西岩景区之间,一路经过清风峡、卓笔峰、穿身洞、将军岩等巉岩怪石,随处可见的还有极其繁茂的林木。

 

将军岩©脚爬客/摄

由于东西岩地处江南一带,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并且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南方红豆杉、樟、枫槠漆、石楠、罗汉松、槐(木荷)等古、珍、稀树种散布林间。

 

厚朴,仅供参考©脚爬客/制图

峡谷和山地中丰富多样生态环境,保护有大量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区内已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银杏、凹叶厚朴、短萼黄连等。属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的有黑麂、中华穿山甲,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有水獭、猕猴等。

一路行走,步步都在回顾东西岩的过往,当你我站在东岩之顶,从山石林木之间再度跳脱而出,东西岩的故事,方才见到如今的真容。

 03 

凤栖丹霞畔,畲染东西岩

东岩高度虽然仅有60余米,但已足以俯瞰四方。道路、屋舍、村寨、田地,视线之内人类留下的痕迹,都离不开一个民族——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山里人或住在山里的客人,是一个神秘而传奇的古老民族,其先民是长河“武陵蛮”的一支,大约在13、14世纪迁徙到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的山区。

作为以刀耕火种、耕山狩猎为生的山民,他们在东西岩生活的千百年里,将较为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结合,形成了独属于东西岩畲族人的生活哲学。

 

据畲族各族族谱等文本记载,有研究推论畲族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分散迁徙,其中有一支迁徙至宣平后定居,宣平后被划给了毗邻的莲都、松阳、武义三区县,其中莲都即为东西岩所在之地,该图仅供参考©脚爬客/制图

畲族由迁徙转向定居之后,总结出了一句俗语:“造成风水画成龙”。

在他们的认识中,风水不仅是天然的,也可以是“造”出来的。常年和大山打交道的他们,深知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居住环境、加强绿化。

所以我们看到的畲族村落,多处于避风、向阳、有水源之地,并且在建筑周边栽种有各类树木和植物,将生态功能和居住功能完美统一,畲民称此即"风水"。

风水已成,人人如龙,在东西岩的绿水青山之中,畲族民众垦山筑田、采摘打猎,聆听大地的反馈,与自然共处的经验让他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并将这些痕迹写在了他们的歌声中,传遍了东西岩的每一寸土地。

三月采茶暖洋洋,采茶又见耕田郎。

栽的田来茶叶老,采的茶来秧又长。

七月采茶茶叶金,姐妹家堂织手巾。

两边织出龙狮子,当央织出采茶人。

畲族山歌《采茶歌》

畲民尤爱种茶、饮茶,一年之中会在清明、立夏、芒种、夏至、大暑、寒露分六次采茶,并且创作了大量茶歌,如《摘茶盘歌》《十二月采茶歌》《茶山情歌》《茶娘歌》《敬茶歌》等等。

 

畲族凤冠©全景创意

凤凰栖于梧桐之地,而这支不断辗转于山间的民族,最终找到了他们追寻的地方,并将传承在血脉中的古老生命力,与东西岩一起,在新的时代中,成为一处崭新的风景。

 04 

无问东西,自然前行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被提出,东西岩良好的生态和独特的畲族文化,成为了自然馈赠当地人保护环境的“金山银山”。

如今,何镗对东西岩所作的叹息之言已经不复存在,如山的大地史书,向世人发出雏凤之声。

 

航拍东西岩顶©脚爬客/摄

幽幽虎迹溪,巍巍东西岩。在围绕东西岩规划建立的地质公园中,人们在确保了当地居民不受影响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东西岩的自然生态环境,争取让这片土地上的“千年畲乡,万古丹霞”,沿袭千百年岁月中自然相处的方式,继续前行。

山水、森林在生长中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而这一切又为东西岩森林康养、自然教育、地质科普、文旅活动等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看,这就是这片土地沉淀所生的赤色霞光。

参考文献:

[1]罗来,向芳,田馨,宋见春.浙江丽水老竹盆地白垩系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30(02):19-25.

[2]石奕龙. 明清时期畲族的香火继嗣方式——以丽水市老竹畲族镇沙溪村蓝姓宗族为例[C]//.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2005:669-683.

[3]蒋炳钊.从《盘瓠王歌》探讨畲族来源和迁徙[J].民族学研究,1982(01):69-77.

另,本文亦参考了《浙江省民族乡(镇)志老竹畲族镇志》《风情东西岩》,特此鸣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