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华东师大古文字学新生:心里赤诚,“冷门绝学”就不会冷

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2022-08-14 15:5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8月6日,来自市西中学的王欣雨成为上海首位收到华东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她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专业强基计划。

王欣雨收到录取通知书

古文字的知识系统是以“字”为基本单位的,“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因其知识系统与传习方式的特殊性,在外界看来,古文字学属“冷门绝学”。

专业看似冷门,但对王欣雨来说,与古文字学的相遇却是必然。她讲话慢悠悠,爱逛博物馆,喜欢《红楼梦》,读完了《说文解字》,在b站上也会跟着看古文字相关的视频和课程。

“古文字学一定会走向世界的。年轻人更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觉悟,只要心里赤诚,冷门就不冷,板凳也不冷。”王欣雨说。

8月13日,王欣雨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在专业选择上的思考和过往学习经历。以下是澎湃新闻与王欣雨的对话:

王欣雨拆开装有录取通知书的信封

澎湃新闻:8月6日那天,收到录取通知书是什么场景?

王欣雨:那天其实见到录取通知书第一眼的是我的家长,一大早就收到了。我当时恰巧不在家,听到消息就飞奔回来了。路上心情非常雀跃,觉得终于尘埃落定了。

虽然我前两天就查到了录取结果,但真的拿到纸质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感觉还是不太一样。我小时候曾幻想过自己来华东师范大学读中文,后来有幸上到一节倪文尖老师在我们高中上的公开课,听他导读了《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革命文学的单元;又在b站上看了很多刘擎老师、黄平老师等的视频,对这所大学就建立了更多感情和向往。

王欣雨在高中进行诗剧表演。

澎湃新闻:当时怎么会想到报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专业的?

王欣雨:4月份,华东师范大学公布了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我当时就对文科组的古文字学方向很感兴趣。

这和我的家庭教育有关。我的母亲是高中语文老师,我初中开始就跟着她读了许慎的《说文解字》。平日里,自己也会看于丹的《字解人生》,包括我特别喜欢清华大学黄德宽老师的《古文字学》,这一本带我入了门。

我印象很深的是,小学时去看了台北故宫的甲骨之约展览,从现场的甲骨文拓片上,我看到龟甲中线左右的对称结构,很多是记录占卜的,这让我觉得很惊奇,也很有敬畏感。

在我看来,甲骨文记载着过去书本上从未阅读过的历史真相,当代人是有使命将这种文化传递下去,并加以发掘的。

澎湃新闻:为了强基计划的面试,做了哪些准备?

王欣雨:面试是在7月26日举行的,28日我就查到了录取的结果,特别开心。

为了面试,我看了《说文解字》的精讲,复习了一些造字理据的知识。在b站上看到了整部武汉大学《说文解字》的公开课,一边学一边记一些比较难的古文字构成。

王欣雨的说文解字笔记

王欣雨的说文解字笔记

王欣雨的说文解字笔记

准备了这些后,等到7月份去面试强基计划,就还比较顺利。面试老师问了我对古文字的兴趣从哪里来的,问了我对说文解字有什么了解和分析。我说了说文解字的“六书”理论,举了几个字来分析,比如象形字“日”“月”、指事字“上”“下”这样的。

澎湃新闻:今年上海高三学生有一部分时间是上网课度过的,你有怎样的学习体验?

王欣雨:今年我们的网课从3月底上到了6月头。其实一开始我还挺担心自己会经不住诱惑、在家“摆烂”,但事实上对我没有太大影响。我反而用一种更平缓的心态控制了学习节奏,也能休息得更充分。

虽然身边少了奋笔疾书的同学,但其实我们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每天我们白天上课,晚上会一起开腾讯自习室自习。我架一个ipad在身边,开着摄像头,和小伙伴们一起互相督促写作业,一般从晚上七点开到十点。我们如果有不懂的题目,会叫上班里懂的同学,在线上自习室里一起听他讲解,软件上有白板的功能,很方便。

6月份重回校园,知道高考延期一个月,一些同学觉得心理压力很大,但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额外的“福利”。趁多出的这个月,我们模拟了高考的场景,在线下锻炼做题手感,准备得也更充分。今年的高考分数,总体也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澎湃新闻:我看到你在初高中时还会表演话剧,除了传统文化,还有别的兴趣爱好吗?

王欣雨:喜欢读书,虚构、非虚构作品都会读一点,虚构类喜欢《马可瓦尔多》《喇咕吟唱的地方》,也很喜欢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推荐的书,比如《夜晚的潜水艇》《仙症》。非虚构类比较喜欢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梁庄十年》。

《红楼梦》其实高中以前就看过,但当时看了一会儿就看不太下去,所以第一遍从初中断断续续读到了高中。到了高中,我又拿出来认真看了一遍,依然读得不快,但感觉读进去了。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先生能根据不同角色的口吻,创作出那么多符合他们性格的诗,我边读边非常赞叹。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薛宝钗,她博学多才,举止得体,又有管理的才学,“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真的很强大。

我还很喜欢话剧。初高中我一共创作过三个剧本,一是改编《剧院魅影》;一是将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诗进行组合,讲述他们在那个年代的故事;还有一个叫《旗手与萧红》,讲萧红写《生死场》时,跑去向鲁迅讨教学习的过程,这个剧本前后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打磨,了解了萧红的生平背景,翻了她的作品,又看了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

王欣雨在博物馆拍下的古文字。

澎湃新闻:上大学前的这个暑假有什么安排吗?

王欣雨:最近在读专业书,看一位社交平台上中文系的同学开的书单,我就先挑了《文学批评入门》看。这本书教你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写出好的批评评论文章。就是我读了一个星期才读了一半,一边读一边想,有点慢。

另外就是登陆华东师范大学的网站、社交平台,了解学校,我看了一些社团,希望自己以后能有机会去话剧社。

澎湃新闻:对即将要投入学习的专业,有什么期待吗?

王欣雨:对于我来说,我希望自己能在未来学习的过程中,跟着老师们挖掘出新的特有文字,翻译它,探寻千年历史的传承,看文字背后当时的社会土壤。目前想的是,以后能走学术路线。

实话说,刚看到“冷门绝学”的时候,整个人抖了一抖,“冷门绝学”四个字的高度太高了,感觉应该是最厉害的人去研究最厉害的东西。但作为年青人,我也认为应该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觉悟与精神。我想,古文字学一定会走向大众、走向世界的,只要心里赤诚,冷门就不冷,板凳也不冷。

    责任编辑:徐晓阳
    图片编辑:蒋立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